郭存霞 张建伟 陈小永 陈辉 高海军
【摘 要】目的:探讨微信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微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指导;微信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指导基础上还通过微信平台定期向患儿及家长发送有关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及自我管理内容,比较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结果:3个月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效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微信干预组在自我管理得分及症状管理、疾病共性管理方面的自我效能得分均高于對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微信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其自我效能。
【关键词】微信;维持性血液透析;自我效能
【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19-01
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在特定情景中从事某种行为并取得预期结果的能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指个体自己对自我有关能力的感觉[1]。随着科技和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微信的使用也在广泛的普及。因此我们尝试建立微信平台定期向血液透析患者发送有关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及自我管理内容,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其自我效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年龄在18-60岁之间。排除标准:(1)年龄不符合者;(2)依从性差者;(3)不合作者。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微信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成立微信教育小组,由护士长为组长,培养4名经专业知识培训的透析专科护士具体操作,并由当日值班大夫为小组顾问,负责回答研究对象的问题及相关指导。
研究过程中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健康指导及自我管理相关教育,其中微信干预组由接微信教育小组的成员通过微信平台定期向研究对象发送微信,内容主要为自我管理相关知识、疾病相关基本知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心理护理及并发症预防,并根据研究对象所回馈的信息解决相应的问题,时间为3个月,频率为每周3次。
1.3 研究指标
将3个月前和3个月后两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2]进行评价。GSES共10个项目,涉及个体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的自信心,采用李克特4点量表形式,各项目均为1~4评分。对每个项目,研究对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完全不正确”、“有点正确”、“多数正确”或“完全正确”。评分时,“完全不正确”记1分,“有点正确”记2分,“多数正确”记3分,“完全正确”记4分。注意事项:量表由研究对象自行填写,必须答齐10题目,否则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 统计软件,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两组研究对象3个月前自我效能得分差异五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微信干预组在郑州管理及疾病共性管理的方面的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各种疾病的增多,由此产生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也逐年递增,且年龄日趋年轻化。血液透析的目的在于替代肾衰竭所丢失的部分功能,如清除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一直是护理工作的薄弱环节,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透析期间的饮食,大夫也需要对部分患者透析时营养社区的特殊要求进行培训,不能习惯于原来非透析疗法时的营养方式,因不敢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限制糖、脂肪的摄入,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使蛋白质的利用率下降。
由于医务工作者不能每日提供相关专科指导服务,因此,微信教育随之出现,微信不仅可以发送文字短信,而且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还支持多人群聊。方便了许多不能拼写文字的患儿,也节省了许多人的时间。
自我效能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3],202世纪末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关键理念,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管理、运动等领域。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办的、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它与一个人的个人能力水平相关,但并不代表个人真实的能力水平[4]。自我效能感具有决定任命对行为任务的选择及对该任务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同时也影响任命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思维模式以及情感反映模式。微信教育可以随时反复翻看阅读,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加强了医患之间的沟通,有效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遵医行为,最终使患者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5],从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改善健康状况,控制疾病的发展,增强自我效能,更好的体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Bandura,A.(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84,191-215.
[2] Schwarzer, R.& Aristi B.(1997). Optimistic self-beliefs: Assessment of general 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thirteen cultures. Word Psychology,1997,3(1-2),177-190.
[3] 薛晓莲,薛咏红,汪国成. 自我效能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04,18(5):763.
[4] 王才康,刘勇(2000). 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和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8(3),56-67.
[5] 刘鹏飞,汪涛,王宜芝 慢性疾病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35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