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娇 王晨曦
[摘要]利用Tapio和IGT模型研究了内蒙古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特征。研究发现:选用终端能源消费量核算出的结果更符合内蒙古能源碳排放的实际情况。2003—2010年整体碳排放脱钩特征呈多样化,脱钩指标值变动幅度较大。工业经济模式和资源型经济模式脱钩状态变动频繁,煤化工业经济模式脱钩状态逐渐恶化,农牧业经济模式脱钩状态整体较好。此外,内蒙古“十一五”提出的预期减排指标较为合理,但平均脱钩水平低。建议政府加大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提高减排技术水平,根据地区差异制定各盟市的减排目标。
[关键词]碳排放;经济增长;脱钩弹性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1-0159-02
目前,经济发展呈现的“高碳排放特征”正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发展。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等都体现出各国对碳排放问题的重视程度。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低碳发展成为我国必然选择。内蒙古是我国高能耗、重污染的省区之一,已经成为典型的高碳经济区。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对推动内蒙古技术创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大意义。
脱钩理论最初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目的是探讨如何阻断环境质量损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研究方法主要有Tapio和IGT模型两种。Tapio脱钩弹性是Tapio(2005)研究欧洲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关系时引入的,并根据弹性值大小将脱钩状态分为强脱钩、弱脱钩等8种情况。IGT方程是陆钟武等人(2007)提出的,该模型能在环境负荷保持不变的临界条件下判断脱钩程度,脱钩状态分为绝对脱钩、相对脱钩和未脱钩。
学者们选取的研究主体、研究角度也不相同。孙耀华、李忠民(2011)基于Tapio 模型对1999—2008年各省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进行了测度,发现脱钩状态差异较大。吴振信、石佳(2013)利用Tapio模型,研究了北京地区1999—2008年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表明大部分年份为弱脱钩状态。李忠民等(2010)、徐盈之等(2011)从行业角度出发,分别对建筑业、制造业的发展与碳排放进行脱钩分析。
大多数学者采用Tapio或IGT一种方法从时间角度出发研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不能体现两种方法的相对优势。此外,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大的省市进行分区域研究的也比较少。本文将利用Topio和IGT两种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探讨内蒙古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特征,以比较不同方法的研究结果,并分析内蒙古不同区域脱钩特征的差异。
1基于Tapio模型的脱钩特征研究
Tapio模型以能源消费量为中间变量,将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弹性进行分解,具体公式如下:
能源消费的GDP弹性=E(E,GDP)=%ΔE%ΔGDP(1)
碳排放量的能源消费弹性=E(C,E)=%ΔC%ΔE(2)
碳排放量的GDP弹性=E(C,GDP)=%ΔC%ΔGDP(3)
1.1区域划分与数据搜集
选取内蒙古具有代表性的七个盟市,将其归类为工业经济模式(包头、呼和浩特)、资源型经济模式(锡林郭勒、呼伦贝尔)、农牧业模式(赤峰)、煤化工业模式(鄂尔多斯、乌海)。进行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这些盟市资源禀赋、产业机构、能源消费结构等各不相同,能源碳排放的脱钩特征差异较大。本文采用徐国泉等(2006)提出的碳排放估算公式。整体研究的样本区间是2003—2011年,共核算了原煤、洗精煤、焦炭、焦炉煤气、天然气、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原油、液化石油气、其他石油制品12种最终能源。能源消费总量由终端能源消费量、能源加工转换量和损失量构成,本文选用终端能源消费量,因为内蒙古投入加工转换的原煤量70%左右用于火力发电,大部分都输往外地,不应计入本地能源消费量中。分区域研究的样本区间是2006—2010年,核算了各盟市统计年鉴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石油、天然气三种能源合计数。
1.2实证分析
汇总相关数据,核算出2003—2011 年内蒙古整体终端能源碳排放脱钩指标,如下表1。由表1看出,2003—2011年脱钩状态呈现出较大波动,本文认为主要原因是自治区政府政策取向不同。一方面,在新一届政府上台、五年规划的初期,政府会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能源消费量急剧上升,脱钩状态恶化。另一方面,在五年规划减排目标的压力下,政府有时又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脱钩状态好转。
资源脱钩指数Dr=t/tk是研究资源消耗量与GDP脱钩状态的关键指标。通过整理、核算出相关指标,如表3所示。从表3看出,2004年、2009年脱钩状态为未脱钩,2007年为绝对脱钩,其他年份都为相对脱钩状态,与采用Tapio方法的分析结果一致。
下面,我们用IGT模型分析内蒙古“十一五”规划中的减排指标。“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到2010年GDP年增长率为13%,单位GDP能源消耗下降率为25%,即g=0.13,t=0.05。计算得到2010年GDP比2005年增长84.24%,能源消耗量比2005年增加38.18%,可以判断出“十一五”提出的预期指标较为合理。此外,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为17.6%,计算可得脱钩临界值为0.150,而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率仅为0.036,远小于临界值,说明该时期脱钩状态不稳定,平均脱钩水平低。
较高的模式。农牧业经济模式碳排放量最少,整体表现为弱脱钩。内蒙古“十一五”提出的预期减排指标较为合理,但平均脱钩水平较低。
为实现经济增长和节能减排的双重目标,本文认为:第一,针对内蒙古产业结构单一,非资源型产业、服务业所占比重偏低的现状,应该继续加大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以及服务业。第二,应不断提高减排技术水平,加大对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投资力度。通过引进技术水平高、资源转化能力强的重工业项目,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整体能源消耗。第三,应根据地区差异合理制定各盟市的减排目标,并根据减排任务的完成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奖惩规则。
参考文献:
[1]李忠民,姚宇,庆东瑞.产业发展、GDP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1):108-111.
[2]徐盈之,徐康宁,胡永舜.中国制造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J].统计研究,2011(7):55-61.
[3]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6):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