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对农村妇女干预的研究进展

2014-05-30 10:48阮榴娜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农村妇女健康教育预防

阮榴娜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艾滋病的相关宣传力度也不断加大,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或多或少地掌握了有关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其中,根据我国现状,普通的艾滋病宣传方式在农村的影响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农村妇女,有部分文盲者,使媒体宣传具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农村由于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导致相关卫生知识的匮乏,人们不仅意识不到预防艾滋病,还不了解艾滋病的基本信息,从而容易造成艾滋病在农村人群中蔓延[1]。因此,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对农村妇女干预势在必行,也是有效控制艾滋病在农村蔓延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农村妇女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是一种免疫缺陷性传染性疾病,研究认为,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于1982年经由移民带入美国。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相关数据显示[1-2],全世界死于艾滋病的人数达1400余万,而仍有约2700万人不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全球每天有16000人感染艾滋病病毒,蔓延速度之快,令人触目惊心。我国已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11170例,其中包括艾滋病病人338例,全国实际感染者已超过30万[2]。而目前关于艾滋病并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采取预防措施。

1 农村妇女面临艾滋病感染的风险

农村是社会的一部分,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而且我国农村医疗现状不乐观,体现在基层医疗条件差、乡村医生待遇差、乡村医生技术水平普遍低下以及农村医疗市场混乱这四个方面[3],因此,间接造成了对艾滋病的相关防护措施的宣传不足。而农村不同于城市,通讯设施落后,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且农村妇女有部分为文盲,从而导致农村妇女对艾滋病相关科普知识的匮乏,因此农村妇女容易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这些都是农村妇女感染艾滋病的潜在因素。而随着社会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且社会上性信息泛滥及农村妇女的思想逐渐开放,相当一部分农村妇女对婚外性行为持有认同的态度,陈讯[4]经过调查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农村妇女婚外性行为发生率为58.4%,而由于发生婚外性行为而导致离婚的比例为0%;夏冬艳[5]经过对海南省农村妇女的性观念及性行为调查发现,对一般的婚前性行为有25%的农村妇女认可,有4%的人自曝过婚前有人工流产史,5%的人自曝在月经期发生过性行为,认可婚外性行为的农村妇女占4%,而3%的农村妇女认可卖淫行为。叶蓉蓉在对已婚农村妇女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调查中发现,近1/3的农村妇女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存在错误认识,能说服配偶使用安全套的占14.1%,这些资料强有力地说明了农村妇女性行为的安全保护措施以及性知识的匮乏现象。因此,相关性知识匮乏、医疗卫生差、思想开放、不安全的性行为以及安全保护措施不妥当是农村妇女艾滋病感染的风险因素[5]。

2 对农村妇女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艾滋病经性传播逐渐成为主要传播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步伐加快,使得农村的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从而为艾滋病在农村传播创造了先行条件。与此同时,留守妇女的问题也随之而出[6],留守妇女长期面临性压抑,且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容易发生婚外性行为、卖淫等不良性行为,而在此基础上若不施加保护措施[7-9],容易造成艾滋病在农村的迅速蔓延。而妇女在生理和社会的双重影响下,是最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群体,特别是农村妇女,由于医疗卫生差,信息封闭,性知识匮乏等不利因素,容易发生不安全性行为,从而造成艾滋病的传染。因此对农村妇女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势在必行[10]。

3 国内农村妇女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

“知—信—行”是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支持,其意义在于受教育者需在了解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后,对相关知识建立起完善的、正确的信念,并将信念转化为行动,从而形成习惯并转变为行为[11]。

3.1 农村妇女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目的 我们要针对农村妇女所具有的危害性行为以及危害性行为的潜在因素进行教育,主要是想在宣传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相关技能及措施,并改变原有的危险行为方式,从而达到控制艾滋病的传播蔓延,改善人们生活的目的。而在现代化的开放社会中,我们还要通过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达到纠正人们对艾滋病的错误认识,消除歧视和恐惧等不利心理因素的目的,从而营造预防、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氛围[12]。

3.2 农村妇女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艾滋病易感性,通过宣传艾滋病的感染特性,从而提高农村妇女对不良生活方式的警惕心理;②艾滋病的危害,通过对艾滋病的危害的讲解与宣传,提高农村妇女的思想觉悟,告知其预防艾滋病的必要性;③艾滋病可预防的医学教育,从医学专业角度阐述艾滋病的可预防性,从而改善大家对预防艾滋病的轻视意识;④艾滋病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从预防的角度阐述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从而提出相关预防措施,使得农村妇女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纠正和改善以前的危险行为和不良生活方式;⑤关爱感染者,消除歧视,由于农村相对封闭性,致使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无法被人了解,故部分人对艾滋病的感染性有歧视和恐惧的心理。因此进行反歧视健康教育也是必要的,有利于营造预防、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氛围。⑥感染者的治疗与预防机会感染,对已感染者进行心理疏导以及介绍相关治疗与维持方式,从而改变患者心理,控制患者焦虑、恐惧等不利心理因素[13-15]。

4 國内农村妇女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不足及建议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16],我国对农村妇女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不足:①机构建设不完善:艾滋病是一种致死性疾病且潜伏期长,而人们对艾滋病的重视程度在一段时间内是不够的,而政府在农村医疗方面及基层的预防宣传方面仍缺少重要文件及相关标准,致使基层机构无法落实,基层卫生体系不完整;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不完善:王英[8]对山西夏县村民进行调查,分别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对艾滋病的认识以及防护原则做了调查,其中一半人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了解[17-19],一半以上人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认识有误:卖血,共用剃须刀,不应用安全套等不安全现象也存在于其中,因此国家应加大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不能只在城市,还要重视基层;③基层医护人员水平较低:基层医务人员办公条件差,有的乡镇卫生所开在自家或开在农田中,医疗环境差,艾滋病的检测条件不完善,对艾滋病的感染症状宣传不到位,因此延误艾滋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因此,国家应加大基层医疗设施以及医务资源的投入,完善相关政策,使基层人员对预防艾滋病做到有准备,有信心;④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得不到村镇政府的有力支持: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在农村开展有一定困难,首先在人员召集上有一定困难,其次无适合的地点进行宣传教育,而部分村政府对艾滋病具有抵触情绪,不能提供有力支持,从而对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开展造成一定影响[20-21]。

5 对农村妇女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义

首先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中血源性和性传播与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个人行为是密切相关的,而农村妇女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个人行为方面处于一个较低的认识水平,对其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可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良好的个人行为,从而控制艾滋病在农村的流行与蔓延。而且就目前而言,艾滋病无有效治疗药物,预防则成为针对此病的重中之重,而在预防医学领域,尚无有效的艾滋病疫苗,因此只能通过健康教育达到预防的目的[22]。

6 总结

目前,我国艾滋病形势严峻,不容乐观,艾滋病相关报道屡见不鲜,艾滋病村等例子震惊世界,而艾滋病的预防无论是在媒体报道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很容易接触到。但在农村,特别是农村妇女,对艾滋病以及其传播途径的相关知识认识不全面,甚至匮乏,在与艾滋病人接触时出现排斥、恐惧等不安心理。而世界各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经验告诉我们,健康教育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手段。根据我国国情,除青少年之外,农村妇女是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第二大重视群体,加大基层医疗服务投入、加大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投入、改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条件,是当前在农村妇女群体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因此,做好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农村妇女这个重点人群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不可忽视的,在进行科学知识普及宣传的同时,应关爱艾滋病群体,消除歧视,给予关爱,这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事情,从而营造预防、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宋慧军,米光明,李克宁等.农村妇女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影响因素[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9):1248-1251.

[2]周永碧.我国艾滋病流行的社会性问题[J].现代医药卫生,2002,18(5):371-372.

[3]徐鹏,何慧婧,曾刚等.农村艾滋病病人医疗服务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3,6(2):56-59.

[4]陈讯.越轨抑或常态:理解农村婚外性行为现象的一个视角——基于鄂东北农村的调查与分析[J].西北人口,2013,34(1):115-120.

[5]夏冬艳,廖苏苏,何启亚等.海南省农村妇女性观念及性行为问卷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7):586-589.

[6]钟海波,沈铿,张秀华等.城市社区居民艾滋病知、信、行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6):646-647.

[7]李惠民.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以广州广播电视大学为例[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101-103.

[8]王英,张永泽,许华等.我国农村地区艾滋病流行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1):1349-1350.

[9] 廖枝成, 刘烈茜, 劳蓝茵等. 增城市农村留守妇女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及干预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20):132-133.

[10] 桑新刚, 尹爱田, 李德华等. 农村居民健康相关知识获得方式及需求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09, 25(2):220-221.

[11] 李小宁, 郭海健, 黄明豪等. 江苏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1, 27(5):666-667.

[12] 杨红茹, 米光明, 趙会芹等. 河北省农村妇女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 中国妇幼保健, 2009, 23(33):4677-4679.

[13] 王慕兰, 李小妹. 陕西贫困农村妇女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研究[J]. 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2):19-20.

[14] 易凌, 王忠灿, 姜志宽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干预研究进展[J]. 中国公共卫生, 2010, 26(7):929-930.

[15] 龚双燕, 沈丽文, 赵国芬等. 农村妇女艾滋病健康教育远期效果评价[J]. 中国妇幼保健, 2009, 24(28):3932-3934.

[16] 储晓岳, 秦其荣, 陈然等. 安徽省农村已婚妇女避孕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09, 13(3):256-259.

[17] 赵丽红, 王云萍, 张翠萍. 健康教育对预防母婴分离产妇抑郁症的效果评价[J]. 中国健康教育, 2010, 26(7):553-554.

[18] 程艳, 楼超华, 高尔生. 生活技能培训对艾滋病高发地区高中学生相关知识和态度的影响[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0, (6):344-348.[19] 张文辉, 吕阳, 杜蔚云等. 生殖健康教育对甘南藏区育龄妇女艾滋病知识的影响[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0, (2):89-91.

[20] 何波, 农丽萍, 张建明等. 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1, 15(11):962-964.

[21] 侯万里, 李倩, 王红等. 某收容教育所服教妇女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的定性研究[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9, 43(4):337-338.

[22] 于明明, 谷利斌, 李小妹. 健康教育对贫困农村地区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J].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9, 23(8):2178-2179.

猜你喜欢
农村妇女健康教育预防
扶贫车间+儿童之家 助力农村妇女本地就业增收
谢翠菊 营造农村妇女“幸福站”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农妇与主妇: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村妇女
农村妇女对日常生活的主体性评价——以广东农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