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进炎
【摘要】目的:通过实验分组的方式来探讨中医辨证疗法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40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采用的是西医治疗同中医辨证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而参照组采用的是单纯的西医治疗方法。结果:实验表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9%,而参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的疗法来治疗慢性胃炎,可以减少治疗时产生的不良反应,确保治疗的安全和可靠,进一步地对治疗效果进行改善,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56.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6-0102-02
所谓的慢性胃炎指的是由各种不同的因素而引起胃黏膜发生炎性病变,慢性胃炎也是内科中十分常见和多发的一种疾病,一旦患者的慢性胃炎复发,就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因此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将中医辨证治疗应用到西医治疗之中,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这一年之中我院收治的140例慢性胃炎患者,这些患者都经过了胃镜检查以及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将这14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的患者各有70例。其中实验组有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在20岁至77岁之间,年龄中位数为48.5岁。而参照组中男性患者有35例,女性患者有35例,年龄在24岁至75岁之间,年龄中位数为49.5岁。参照组采用的是传统的西医治疗方式,而实验组采取的是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医辨证治疗的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在性别以及年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的是传统的西医治疗方式,使用奥美拉唑胶囊以及胃黏膜保护剂,如果出现腹胀现象的患者则需要额外服用潘立酮,一个疗程的治疗周期为四周,在两个疗程的治疗结束之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而实验组是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之上,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症对患者进行分类,然后辅以中医辨证治疗,观察其疗效。
1.2.1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类型的患者临床的表现有口干、口苦、小便的颜色比较黄、患者容易烦躁和发怒。在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时应该主要采用一些清热泻热、和胃止痛的药物。处方中主要包括了苍术、茯苓、半夏各15克,厚朴、藿香各12克,黄连、陈皮、干姜等各10克。如果患者食欲不振,那么可以在处方之中加入5克的山楂,如果患者出现呕逆的现象,那么可以在处方之中加入5克的竹茄。嘱咐患者用水来煎服,每次服用400毫升,分三次来进行服用。
1.2.2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类型的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乏力倦怠、舌苔较白等,在进行治疗时应该采用一些健脾温中的药物。处方中主要包括了党参、茯苓、白术各15克,生姜、半夏、陈皮等各10克,吴茱萸、灸甘草各8克,大枣、柴胡各5克。用水煎服,每次服用400毫升,分三次来服用。
1.2.3肝胃气滞
肝胃气滞类型的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两肋憋闷、食后容易出现饱胀感、口苦、舌苔薄白等症状。在进行治疗时应该采用和胃解郁、理气止痛的药物。处方中主要包括了党参、柴胡。白芍、茯苓等各15克,川穹、当归、川辣子等各12克,藿香、佛手、枳壳等各10克,黄连、甘草各8克。如果患者出现胃脘胀痛的现象,那么可以在处方中加入荔枝5克,如果患者嗳气频作,那么则可以在处方中加入菖蒲5克。用水来进行煎服,每次服用400毫升,分三次服用。
1.2.4胃阴不足
胃阴不足类型的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口燥咽喉干、大便比较干燥、胃脘隐痛等症状,在进行治疗时应该选择养阴益胃的药物,处方中包括了生地和枸杞各15克,玉竹、乌梅、丹皮各12克,栀子10克,黄连、甘草、吴茱萸各8克。如果患者出现胃脘胀痛的症状,那么可以在处方中加入吴茱萸和麦芽各5克,如果患者口燥咽喉干,那么可以在处方中加入芦根5克,用水煎服,每次服用400毫升,分三次服用。
1.3临床观察
经过实验和观察,实验组的患者消化不良、上腹疼痛等现象明显消失,经过胃镜检查胃黏膜也没有发生病变的部位。一些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了明显的缓解,胃黏膜病变的范围也有了明显的缩小。而參照组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没有实验组明显。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 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n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实验组 70 40(57.1) 18(25.7) 7(10.0) 5(6.9) 65(92.9)参照组 70 22(31.4) 15(20.8) 15(20.8) 18(25.0) 52(74.3)X2 - 24.0 3.8 16.5 22.1 20.3P - <0.05 >0.05 <0.05 <0.05 <0.052结果
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9%,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3%,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实验表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并且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都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3讨论
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可以避免胃炎反复发作的现象,从胃炎的发病原因入手,并且同西医治疗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将中医辨证治疗应用于慢性胃炎的治疗之中,可以提升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治疗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并且可以显著地改善治疗的效果,全面地提升慢性胃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这一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秦立伟,刘桂英.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62例[J].光明中医.2010(12).
[2]胡为斌.自拟疏肝和胃汤治疗慢性胃炎12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16).
[3]马启林.愈胃饮治疗慢性胃炎135例[J].光明中医.2008(11).
[4]梅和平,梅君.健胃止痛汤治疗慢性胃炎49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0(12).
[5]林江萍.平胃汤治疗慢性胃炎90例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