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性包块的早期手术诊治体会

2014-05-30 11:18张险峰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残端网膜盲肠

张险峰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6-0099-01

阑尾炎性包块的经典观点主张非手术治疗2~3个月后再择期手术。但其存在炎症消散时间长、易复发、需再次手术等情况。但主要认为是由于阑尾急性炎症反应后阑尾周围出现脓肿和炎性包块,多由细菌感染。阑尾炎性包块粘连型、脓肿型和肿块型。一般临床诊断较为容易,患者多有转移的疼痛,且腹痛是最常见的最早症状、胃肠道症状、乏力、发热,且病程在48h以上者,经查体可触及右下腹包块。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阑尾炎性包块治愈的关键。本院为加强临床诊治手段,对30例阑尾炎包块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现报告并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其中男20例,女l0例;年龄14 - 65岁,平均39.5岁;发病时程3-7d,平均4.5d。术前明确确诊为阑尾炎性包块30例,在手术室麻醉后扪及包块4例,弥漫性腹膜炎2例。

1.2临床表现:发热26例,体温37. 3-38.7℃;4例入院时腹痛消失,其余患者出现右下腹痛、恶心、呕吐、乏力、发热、腹膜刺激征和白细胞升高等症状。

1.3医技检查:由于阑尾充血、水肿、渗出,通过B超检查阑尾呈低回声管状结构,边界清楚,直径3-lOcm,压之形态不变,较僵硬;其余患者为边界不规整的混合性包块,直径2.5 -8.5cm。直肠指诊的辅助检查尤为重要,当阑尾急性阑尾炎右下腹存在明显的压痛点(麦氏点即McBurney点)。此外,X线检查、CT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腹腔镜检查都可以作为辅助检查。

1.4术中所见及治疗经过:本组30例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镇痛完善,肌肉松弛。在右下腹麦氏点行斜行切口(McBurney切口),首先在腹膜处切开一小口,切口5-6cm,吸尽腹腔积液和积脓,切开腹膜用血管钳提起腹壁并外翻固定,从而覆盖保护切口。一般沿盲肠结肠寻找阑尾,先剪断及缝扎阑尾系膜,操作要确切,防止阑尾系膜断端滑脱、出血。阑尾位置较深或因粘连在腹后壁提出困难时,可采用逆行切除法,即先切断阑尾根部,然后再逐次向下分離及切断与缝扎阑尾系膜。切断阑尾前,先在盲肠壁上围绕阑尾根部周围约lcm处用4号肠线做浆肌层荷包缝合,然后用7号肠线结扎阑尾根部,注意残端不宜留得过长,切断阑尾,断端用碘酊酒精消毒,将阑尾鲍端包埋,再将附近脂肪组织缝合。在包块周围用大纱布保护腹腔组织;用手指轻轻钝性分离包块,切除已经粘连呈团块坏死的网膜,进而显露回盲部,将阑尾切除。阑尾穿孔部位一般在中部和头部,所以阑尾根部大多可分离。对根部没有坏死、盲肠水肿轻的患者,在距离盲肠0.4cm处的阑尾根部轻轻钳夹后在压迹处,用7号肠线结扎1次,在距盲肠0.3 -0.4cm处用小圆针4号丝线荷包缝合,在7号肠线结扎阑尾根部,切断阑尾,阑尾残端用蘸石碳酸、75%乙醇和生理盐水的棉球依次涂擦,然后进行荷包缝合,将阑尾残端包埋。部分仅剩少许残端,包埋困难,可在阑尾根部作双“U”字缝合,缝线打结,留1尾线再将阑尾系膜或盲肠肠脂垂或网膜覆盖阑尾残端打结。手术切除阑尾后,彻底切除已经坏死的大网膜和周围的坏死组织,止血,吸净脓液,彻底冲洗干净,解除粘连,用纱布试净,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旋转引流管,手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早期炎症,2-3个月后择期手术。在手术中有一定的风险存在,为了降低手术并发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提高手术技巧。切口可选择在腹直肌旁进行,术中尽量充分暴露视野,手术中的操作应仔细、轻柔,切忽暴力,阑尾脓肿与周围的肠管、网膜等用手指作钝性分离,避免损伤周围脏器。②手术中应切除炎症反应比较严重的网膜组织,清除坏死组织,减少术后肠粘连的几率。③在阑尾基部采用双“U”字形缝扎比单纯结扎更稳固。④对于手术后是否用液体冲洗这一问题,依据实验本人认为如果脓液比较局限,洗净后可以不再冲洗,避免造成扩散。

参考文献

[1]刘安重,史陈让,张兆林等,阑尾周围脓肿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对疗效和预后的影响(附138例临床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7.25(6):329

猜你喜欢
残端网膜盲肠
大网膜扭转1例诊断体会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一例由大网膜破裂致多脏器粘连导致牛死亡的病例浅析
鸡盲肠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在大网膜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新生儿的脐带怎么护理
大鼠盲肠结扎穿刺脓毒症模型死亡率影响因素研究
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断奶幼兔盲肠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延迟断脐法对新生儿脐部感染、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及渗血情况的影响
全胃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漏的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