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
【摘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分析了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张通过小练笔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感悟生活,从而丰富写作情感、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写作能力,写出有生活、有感悟、有个性的文章,并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提出了可行的操作办法,取得了一定效果。
【关键词】 中学语文 作文教学 写作训练 小练笔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6-012-0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完成对学生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持久的学习热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作文教学而言,就是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写作态度,保持持久的写作热情,掌握科学的写作方法,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但当前的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从写作的情感来看,学生大多缺乏写作兴趣,把写作当成不得已的任务来应付
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有两方面。从教师方面来看,是由于我们从功利目的出发,一味强调作文在考试中的重要性,对学生写什么、怎么写尽心竭力,但对学生对写作持什么态度、有多少热情、有没有兴趣等关注不够;从学生方面来看,谋求高分的唯一目的使写作成了任务和手段,而不是自己内心表达的需求,消磨了他们的写作激情,失去了写作的内驱力,感受不到写作带来的快乐。
二、从写作的过程来看,学生缺少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虚构或模仿的内容较多
同年级学生在同题作文中情节相似、感受相同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对生活的深入体验与思考,写作过程不是对生活的反思与观照,而是将作文精选上的文章简单地改头换面包装后当作自己的文章。作文内容是他人生活的模拟,作文情感是他人情感的复制,作文中自然就缺乏了情感的浸润、个性的思考和心灵的生动表达。
三、从写作的语言来说,文章中用语高度雷同,缺失个性感悟,失语现象严重
孙绍振说:“许多同学写不好作文的原因之一就是摆出一副做文章的大架势。大架势就不是青少年的真正自我,其结果是越写越不像自己。”这样就容易产生套作现象,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语言虚浮,缺失个性感悟。这一现象的造成,既与平时作文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语言训练较少有关,又与电视语言、广播语言、网络语言等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水平的影响有关。
针对上述现状,我主张在作文教学中充分运用小练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以此丰富写作情感、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写作能力,从而写出有生活、有感悟、有个性的文章。
1.通过小练笔,激发学生再现生活的情感,让学生进入愉悦的写作心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和写作情感的激发。因此写作指导要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情感,可发挥小练笔的功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解决。
(1) 创设生动活泼的写作情境,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
情境教育专家李吉林认为,情境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儿童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情境式作文教学是一种创设典型场景,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应根据写作目的,积极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一个有益的启示、一个激发灵感唤起写作冲动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再现生活,让五彩缤纷的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
比如,我针对粤教版必修(1)《表达交流活动》中的“寻觅节日诗情”设计了寒假作业:“收集十幅春联、十条拜年短信、三首春节诗、两个传说,写一篇有关春节文化的作文。”学生对这种作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学生在作业前言中说:“过了十六个春节,但对这个节日的由来、起源和意义,都没有弄清楚,仅是模糊的知道过春节该做些什么。在这个春节里做这么一份作业,应该会让我对春节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还是很让人激动的!”在后记中又写道:“原来春节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人们过年起初是为躲避‘年这个怪兽……这次作业中真的让我懂得了不少,也激起了我对春节更为浓厚的兴趣。”在这样的快乐的写作情境中,学生有了写作的激情、表达的欲望,写作水到渠成,成了快乐情感的自然流露。受此启发,后来,我又引导学生相继对清明、端午、七夕、重阳等传统佳节和一些文化现象进行了探索和资料收集,并编写出版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国传统茶文化》《中国传统酒文化》等校本教材,取得了良好效果。
(2) 营造自由宽松的写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是一种综合性的精神劳动,要靠个人的内在动力而非外在压力,没有学生的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教师讲得再好也收效甚微。而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按照“命题——指导——写作——评改”的结构模式,往往教师一布置作文题目,学生便唉声叹气,直呼“作文作文,难死小人”,于是假大空、无病呻吟就难以避免。要避免这种现象,我们在小练笔的指导中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民主、自由的写作气氛,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惧怕心理,让学生在小练笔中释放情感、智慧,使写作成为一种轻松状态下的自我诉说。
(3) 运用多元灵活的写作评价,鼓励学生的写作信心
传统的作文评价是老师的专利,评价内容狭窄,评价语言程式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
因此,我对小练笔采取多元灵活的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可以是老师(师评生改),也可以是同学(自评自改、互评互改),还可以是家长(家长参评、家长互评);评价方式多样性,可以是书面评语、口头交流,也可以是佳作上墙、范文诵读、投影欣赏等;评价标准有弹性,注重写作能力的形成性评价。
2. 通过小练笔,激发学生体验生活的热情,让学生拥有丰富的写作过程
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关注写作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并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我在小练笔实践中,注重引导学生及时记录生活、思考生活、表达感受。
(1) 利用四季气候做文章。在特殊的天气里,让学生写所见、所闻、所感,用小练笔记录下感性体验。比如,气温骤降或酷暑难耐,我都让学生在小练笔中记下自己真切感受,并重温欣赏老舍《骆驼祥子》中的精彩片段,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明显更能打动人心。
(2) 利用重要节日做文章。媒体一般会提前报道节日,产生大量阅读素材,营造出浓郁的节日氛围。我让学生及时记录下自己感受到的情景。比如,母亲节到了,有学生在这一天为母亲洗了脚,并记下洗脚时的心情及妈妈的神情、动作、语言;有学生写到了在繁华的商业区,志愿者为母亲们献上一束康乃馨;有学生写到了母亲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点滴记忆,字里行间饱含深情。
(3) 利用身边近事做文章。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事情,即使是平常生活中也有许多触动心灵、引人深思的事情发生,及时用小练笔记录下来,由此帮助学生养成勤观察、善思考的习惯。
(4) 利用典型事件做文章。这个典型事件既可以是校园内的,如校运会、艺术节;也可以是社会上的,如中国好声音、汉字听写大赛;既可以是国家大事,如神舟飞船发射、钓鱼岛事件;也可以是世界大事,如马航370失联、巴西世界杯;等等。总之,大事件的界定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应该是他们关注、关心的,是他们可能会存在看法、有话要说的。以此来培养他们对社会的深入观察和思考,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5) 利用争议话题做文章。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和具有争议性的话题,以此来引导他们辩证地看待和思考问题。比如网络的利与弊、现实的骨干与理想的丰满、个性张扬与服从集体、重学与塑德等等。可以先组织辩论,再动笔成文,让学生深入探讨这些话题,梳理头绪,整理思想,使模糊的认识变得清晰,幼稚的认识渐渐成熟,错误的认识得以纠正。
(6) 利用课外阅读做文章。学生可以在小练笔中推荐自己所喜爱的书,介绍书的内容,评价书中人物,分析书中情节。比如,我接合学生参加广州市高中生名著阅读竞赛,在布置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后,以“我最喜欢或最讨厌的三国人物”为题小练笔,并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很好地达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目的。
3. 通过小练笔,训练学生语言表达技巧,让学生具有个性化的表达能力
叶圣陶说:“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能空讲知识。”学生在有了写作兴趣和基本写作能力后,我们要持之以恒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让作文中的语言有自我,有个性。
(1) 训练语言的个性表达。我经常结合小练笔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描述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比如,学生形容运动员跑得快时,大都习惯这样写:“发令枪一响,他犹如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我告诉学生,弓箭是古代生活的常用品,在今天这两样东西已远离我们的生活,所以用“离弦的箭”来形容跑的速度快,没有时代气息,没有体现自我。那应该怎么办?我启发大家,假如你喜欢体育,可以写“他有着飞人刘翔百米跨栏般的速度”;假如你喜欢航空,可以写“他如同歼10战机呼啸升空,直刺苍穹”;假如你喜欢赛车,可以写“他如舒马赫风驰电掣冲向终点”。只有融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独特感受,才能做到语言中有自我、有生活、文如其人。经常进行类似训练,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就能有意识地把陈芝麻烂谷子的话排除掉,努力写出自己特有的感受。
(2) 训练语言的模仿能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课文中有大量值得学生模仿的写作细节,对于文本中的精彩语段,我们除了引领学生诵读感悟,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点”进行练笔。
我们还可以利用写小练笔进行分主题积累、模仿。比如,乡愁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话题,古代和现代都有大量诗文涉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收集整理,到一定数量后,进行对比鉴赏,要求学生模仿自己最感兴趣的表达方式写小练笔,从而训练思维,锤炼技能,增强语言表达的形象性、灵活性、生动性。
(3) 训练课文的续写能力。续写是一种常见的练笔形式,教材中有不少课文言虽尽,但意未穷。我们要敏锐地挖掘教材中的训练点,安排小练笔续写,让学生思维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
总之,小练笔记录了学生瞬间的感受和心路成长的历程,不仅让学生积累了作文素材,锤炼了写作能力,更能引导学生勤于观察、思考、感悟生活,激发出写作兴趣,把写作视为释放情感、表达生活体验的良好途径,值得大力提倡。
[ 参 考 文 献 ]
[1]林厚南.课堂小练笔让语言与精神共生[J].新课程研究,2009(6).
[2]成瑞红.利用课堂小练笔提高学生写作能力[J].新作文.2011(12).
[3]韩晓玲.“小练笔”与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J].甘肃教育,2008(7).
[4]莫纪愿.加强“小练笔”训练的五种方法[J].广西教育A版,2008(8).
[5]陈国丽.小练笔促学生词语积累运用策略谈[J].当代教学论坛,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