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对策

2014-05-30 03:19王敏修士宽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职业危害浅谈

王敏 修士宽

【摘要】 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基本情况和危险因素,为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提供依据。随着医学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手术室的各种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加强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对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职业安全与健康是指以促进并维持各行各业工作人员的生理,心理及社交以达到最佳状态为目的,并防止工作人员免受健康因素的伤害及将工作人员安排在适合他们生活工作的环境里。现在全世界每30秒钟便有一名医护工作者被污染针头刺伤,国内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率为62.8%-98%,手术室职业暴露率位居榜首。手术室人员针刺伤或利器损伤的发生率为96%,患血液传播疾病的80%-90%是损伤所致。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道,医务人员因锐器刺伤而被感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的概率分别为2%-40%,3%-10%和0.3%-0.5%,而易感人群被刺伤后,感染概率会更高[1]

【关键词】 浅谈;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自我防护对策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01-02

1 影响手术室职业卫生的安全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

1.1 化学因素包括 消毒剂,麻醉剂,化疗药品。化学性因素的危害,手术室护士每天生活在低浓度挥发性化学消毒剂及微量麻醉废气的污染环境中,长期接触对人的皮肤,眼睛及呼吸道的刺激性非常大,对中枢神经有害,可引起职业性皮炎,哮喘,肺水肿,同时对听力,记忆力,理解力,读数字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等也产生影响。环氧乙烷,乙醇,甲苯还能诱发细胞突变,并具有积累反应,有致畸,致癌作用,戊二醛会引起皮炎,过敏,结膜炎等。[2]消毒灭菌剂及麻醉废气,手术室相对封闭,空气中存在着很多有害气体,化疗药物其毒副反应主要有对脊髓的抑制,生殖系统的影响及过敏反应,药物通过气化经皮肤,呼吸道吸收,手术室护士在术中常要接触这些化疗药物,电离辐射对人体特别是血液系统的危害最大。

1.2 物理因素包括 锐气,电刀切割伤,针刺伤,光,电离辐射,噪声,CO2挥发,电刀切割烟雾。手术室属于噪音污染严重的科室,长期在噪声下工作易引起疲劳,睡眠障碍,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烦躁和听力下降等。[3]而电离辐射对生育期及孕期护士有引起生育功能降低和胎儿畸变的危险[4]国内近年文献报道,02年-06年我国调查资料显示,针刺伤在临床的发生率极高,1075人中有866人发生过针刺伤,刺伤率高达80.6%。医务人员属经血或分泌物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医务人员中特别是护士有很高的刺伤率,每年将有近百万次针头扎伤事故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特点:需要的血量特别少,如感染乙肝只需0.4毫微升,每毫升感染乙肝病毒的血液中含有1亿个乙肝病毒微粒,每毫升感染艾滋病毒的血液中含有成千上万个艾滋病毒微粒。乙肝病毒在干燥环境中可存活一周,而仅存活>10分钟。感染经血传播的疾病途径主要有皮肤刺伤,皮肤接触,粘膜接触

1.3 生物因素 细菌-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血液,尿液,粪便,脓液等各种分泌物和排泄物中,也可存在病人的衣物及用过的器具中。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消化道及血液中,如肝炎病毒,艾滋病毒,冠状病毒等。

1.4 社会心理因素 包括病人的疾病死亡,超负荷的工作,患者需求,医疗纠纷,社会竞争。心理因素是影响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手术过程的连续性,无规律性,手术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紧张,加上频繁的值班,人体生物钟的改变极易导致心理性和生理性疲劳。

2 自我防护对策

2.1 化学性危害的防护 对于戊二醛,甲醛等有害物品,必须戴上防护手套和口罩,操作完毕后必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深呼吸,加快气体交换。

2.2 物理性损伤的防护 防针刺伤,防噪声,防光,防电刀切割烟雾,防高温,防锐器切割伤。防针刺伤的方法: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内套针头退出后随手放入锐器盒,避免操作后针头放置不合理误伤自己或他人,正确使用注射器,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或分离使用过的针头,玻璃碎片,注意将该锐器直接放入锐器盒,规范操作行为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手术中防护:规范锐利器械的传递,即使用“非接触技术”,该操作技术使用传递中介物-肾形弯盘,把刀,剪,缝针等锐器放在肾形弯盘内传递,收回。防止术中传递时刺伤医务人员,加强对易造成损伤的缝针,电刀,骨碎片,布巾钳等的使用管理。加强手术组同伴的默契配合,养成良好的外科操作习惯,预防手术配合操作中的锐器伤。

2.3 生物性危害的防护 手术病人的生化检查,HBV及HIV等病毒携带者手术的安全防护,急症等无生化检查一律按感染手术处理。

2.4 环境因素的防护 安装空气净化装置,保持手术室的安静,密闭性好的麻醉机,良好的排放系统,严格控制参观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具:如手套,口罩,帽子的使用。

2.5 社会心理生理健康的防护 学习心理学知识,合理安排工作和娱乐,尽量减轻行为负荷节约体力和能量,改善工作条件,术中交替活动下肢,加强身体素质锻炼,养成良好的姿势和习惯,减少静脉曲张的发生,减轻身体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海濤.手术室的血液感染与安全措施[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1,20(9):440.

[2] 邵秀英.手术室新护士发生职业危害的因素及防护措施[J].临床医学,2006,26(10):93-94.

[3] 张斌,张环.手术室护士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预防[J].吉林医学,2004,25(5):85-86.

[4] 吉樱,马晓军,周萍.浅谈现代医院手术室危害因素及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6):351-352.

猜你喜欢
职业危害浅谈
浅谈Schwarz引理及其推广和应用
浅谈ICP-MS的使用与保养
为诗浅谈
浅谈圆锥曲线中的创新题
介入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的研究现状
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
浅谈失眠证的辨证施治
浅谈中小企业融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