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预防探讨

2014-05-30 19:13宋文英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不安全因素精神科预防

宋文英

【摘要】 强迫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都是精神科常见的疾病。精神科疾病患者往往伴有行为、心理活动、神经功能紊乱等,对其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必须给予优质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和照护,帮助患者稳定情绪、缓解压力。本文主要研究精神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提出预防不安全事件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护理;精神科;不安全因素;预防;建议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15-02

精神科疾病患者的行为和情绪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对精神科疾病患者给予临床护理中易出现医疗纠纷和不安全事件[1]。为了提高精神科护理的护理质量,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本文对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不安全因素提出预防建议。

1 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精神科护理中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是造成不安全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护理操作不规范、缺乏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管理体系、护理人员职业压力较大等。

1.1 缺乏责任心 很多护理人员缺乏较强的責任心,没有正确认识到护理工作职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少数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聊天、打闹、睡觉或酒后上岗等。

1.2 护理人员不按照护理规范进行操作,忽视医院制定的护理规章制度,导致各种护理缺陷事故发生 在护理工作保护约束中,很多护理人员没有按时对患者肢体进行更换,对患者肢体的血液流动情况没有及时观察,导致患者出现皮肤瘀血等,少数护理人员擅自离开受约束的患者,导致患者自主活动,造成骨折等。护理人员对年老、意识不清和情绪激动的精神疾病患者没有加床档,导致患者坠床,造成摔伤等。当同一治疗区存在名字相同的患者时,护理人员没有严格执行安全用药制度,产生护理差错,使患者服错药。

1.3 很多护理人员缺乏职业道德 综合素质较差,缺乏同情心,缺乏护理基础知识,护理技术较差,经验不足,甚至对患者进行打骂、歧视,使患者的心理受到严重创伤,使病情进一步发展和恶化。护理人员对技术培训和知识学习不重视,导致操作技术违规。

1.4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较为淡薄 不懂法、不守法、不知法、不用法,在护理过程中尽不到应尽的义务。在护理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保密原则,擅自将患者的个人隐私、病情等重要信息透漏、传播给他人,对患者进行灌肠、导尿等操作时没有对患者进行遮挡,从而造成患者自尊心受到伤害,不利于身体恢复健康,给患者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

1.5 医院内部缺乏严格的护理管理体系 对患者自身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不能及时发觉和预防,没有对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导致护理过程中缺乏全员化、规范化、全程化、科学化和合理化的护理方法。导致护理工作无章可循、质量较差。病房内的危险物品没有妥善放置,如器械、药品、胶带、绳子、小刀等,导致患者利用危险物品进行自我伤害或对他人造成伤害,从而引发不安全事故。

1.6 由于精神科疾病的特殊性 导致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在社会上受不到应有的尊重,地位偏低,因此精神科护理人员易出现恐惧、强迫、焦虑、自备、紧张、孤独情绪和极大的心理压力,易患心身耗竭综合征,从而对护理工作出现敌对情绪,对患者的同情心下降,对护理工作的热情下降,导致护理工作中出现失误,产生不安全事故。

2 预防不安全事件的建议

2.1 加强责任心和护理培训 医院有关部门应当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培训,增强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职责的责任心。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执行八对三查制度、巡视制度、安全制度,对不同精神疾病的患者进行分级护理,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时必须做到三清、三交、五心和三接。三清要求护理人员对精神科疾病患者做到书面写清、口头讲清和床边看清;三交要求护理人员与护理人员交班时做到口头交班、书面交班和床边交班。无心要求护理人员对精神科疾病患者做到有爱心、护理细心、服务热心、解释耐心和关心;三接要求护理人员与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护理治疗情况、器械使用情况进行交接。在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培训时,应当将相关的法律知识作为重要的培训内容,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和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知识普及,如开展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和考试等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增长法律知识。对已经出现的不安全事件进行总结、分析,从中吸取经验,并以此不断告诫自己。

2.2 加强对精神科护理的管理 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精神科护理管理体制,加强对护理的管理。必须对原有的护理制度进行改进和修订,将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仔细明确,并将差错事故和不安全事故的等级评定、应急预案进行细化,使护理工作有据可查、有章可循。必须加大对精神科护理的监督、检查、考评力度,组建控制管理小组,定期对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规范性进行检查和考评,实现事后处理、事中监督、事前预防。

3 结束语

由于精神科疾病的特殊性,在护理工作中常常出现不安全事件[2]。如果不能保证护理安全,会严重影响患者恢复健康,增加医疗纠纷发生的可能,严重时还会对患者的情绪、心理造成严重打击,使病情进一步发展和恶化[3]。笔者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和文献,从精神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和预防两方面进行研究,供学者参考。

参考文献

[1] 毛绍刚,张丽娜,李桂枝.精神科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12,14(15):47-48.

[2] 吴剑影,周国秀,陈为香.精神科护理常见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6(21):75-76.

[3] 林逸娟,林丽娜.精神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16(10):41-42.

猜你喜欢
不安全因素精神科预防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
参与式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