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韦
摘要:本文,首先从寝室管理重视程度、安全教育的开展情况、寝室消防安全设施投入等方面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寝室存在的一些安全管理问题,进而重点从建立健全学生寝室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寝室安全人防工程建设、加大寝室生活设施和安全设施的投入和维护、降低可控性案件发案率以及注重寝室管理中的人文管理等方面探讨了解决高校寝室安全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学生管理寝室管理安全管理
1.高校学生寝室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1.1寝室管理者缺乏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足够重视
高校的寝室管理者由两部分构成,即学生寝室管理部门及学校职能部门。目前寝室管理者未能实现管理的制度化,管理措施实施效果不佳,其原因在于他们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安全缺乏正确的认识。要想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要加强制度的实施力度。部分高校的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是因为住宿管理者与学生工作部门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大部分学校都对管理制度做出了规定,如禁止使用某些电器,否则给予某种处分,现实中,虽然有些学生违反了相关制度,但很少有学生受到处罚。
1.2安全教育工作不到位,学生缺乏寝室安全防范意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大学生拥有的贵重物品也越来越多,若不能妥善保管很容易发生失窃事件。特别是一些比较粗心的大学生往往乱放物品,将一些贵重的物品放置在床上、桌面上,将大数额的现金放在桌子、柜子或衣服口袋里,平时出门时也不记得要关好门窗,为偷窃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大学生寝室防盗设施不完善,失窃事件频繁发生,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应当加以重视。
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些学生故意破坏公共设施,如消防栓,导致发生火灾的时候根本没法使用。部分大学生在寝室乱拉电线,使用高功率电器,如电热毯、电锅、电饭煲等,消防安全令人担忧。大学生安全意识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校对安全知识的宣传不够。根据教育部的调查,大学教师中有六成表示学校每学期开设的关于安全教育的课程在10节课以下,有四成的教师表示学校里从没有开展过消防演习等活动,可见学校对安全的重视,在安全方面采取的行动还远远不够。
1.3消防设施不够完善,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按照消防的要求,学生寝室楼的底层,如一二层楼不应该安装防盗网,以避免遇到火灾时学生无法逃生。但如果严格按照该规定实施,又难以避免大学生盗窃事件的发生。此外,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如寝室刚建设时用料问题,使得寝室消防通道的大门不可避免的受到损坏,很多门已经锁不上了,只能加装链条使用。但这其实是不符合消防要求的,因为一旦发生火灾,人员将很难逃生,带来不可预计的后果。
1.4寝室生活设施配备不齐全,存在潜在安全隐患
对于一些年代久远的学校建筑而言,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生活水准的提升,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住宿要求了。如热水供应、垃圾的处理、寝室取暖及网线的接口缺乏或不足等。正是这些方面的原因促使学生乱拉电线或网线,并使用大功率的电器,这无疑增加了寝室的消防隐患。按照相关统计,学校里有超过八成的学生使用过“热得快”,一些学校在进行安全检查时,从学生寝室里搜到的电饭煲、电锅等大功率电器高达几百余件,可见问题的严重性。
1.5寝室安全防范硬件设施投入不足
部分学校领导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认为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很小,因而缺乏对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视。这导致学校在安全防范投入方面的吝啬,许多学校在安全方面的投入都很不够,涉及物防、人防、技防及制度的相关建构偷工减料,导致硬件设施不足,管理体系不完善。在部分校区,尤其是一些老校区,存在着基本灭火设施不足、紧急疏散通道缺乏、灭火器长时间不更换等问题。这些安全隐患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暴露无遗。
2.高校学生寝室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2.1建立健全学生寝室安全管理机制
对于学校安全问题,各级的领导应加强重视,统一思想认识,切实认识到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性,始终做到警钟长鸣。要秉持安全无小事的观念,调动学校各方面力量,做到齐抓共管、统一行动。建立安全责任制,做到逐级逐层加以落实,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确定相关责任人。在工作中,要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责任网络,让学校各级都签订安全责任书,层层进行把关,使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做到责任到人。加强横纵两个层面的管理,编织学校安全防范网络,形成学校安保的新局面。
学校安全防范工作应建立起长效机制,以预防为主,做到标本兼
治。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制度,对学生在用电、用水、住宿、防盗、防火、卫生等各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都加以具体的规定,以便在事件发生时有制度可依。其次要加强制度的实施,应建立起完善的安全检查制度,对学校安全进行定期检查,检查中要做到点面结合,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立即加以整改,防止问题的扩大化。此外,还应建立起巡查、门卫、值班及安全事故的责任追究等制度,要严肃处理那些渎职及玩忽职守的行为,根据学校相关制度规定给予这种行为以严厉的处罚。
2.2加強寝室安全人防工程建设
其一,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
学校应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学校领导身体力行是一种不错的方式,通过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宣扬,师生的安全意识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同时,学校要加强安全知识的培训,邀请一些专业人士对如何防盗、防火及发生事故时该如何自救进行讲解,阐明违章用电的危害性。学校也可以鼓励学生工作人员通过举办安全方面的知识讲座或举办一些活动进行图片展示等行动,让学校安全的理念深入人心,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二,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检查力度
为把安全隐患扼杀在襁褓中,避免学生在寝室中使用违章电器并留宿外校人员,学生寝室管理人员应加强管理。寝室管理人员应加强检查力度,尤其是违章电器使用的检查,加强夜间巡逻。检查工作可以分为定期、不定期两种,以便更好的发现安全隐患。
其三,加大对违纪学生的处罚力度
學校应加大对学生的处罚力度。部分学校安全工作没做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处罚力度较小,如仅对使用违章电器的学生进行通报,或仅当面批评教育等,使学生不畏惧犯错误,这无疑是一种纵容。在以后的安全工作中,应当明确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处罚措施,并加以严格执行,使学生真切的认识到违反相关规定的后果。
其四,提升员工的业务素质
员工在学校安全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应该定期对其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如防火防盗等,并定期进行消防演习使他们的业务技能得到较好的提升,确保他们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冷静和正确地加以处理。对寝室门卫进行定期检查,了解他们对本公寓学生的认识程度,以及在工作中是否做好了外来人员的登记工作。此外,还应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在学生工作中做到以理服人,而不是强硬执行,引起学生的反感。在学校安全工作中,各工作人员都应承担起自己的那份责任,切实做到责任到人。
2.3设施投入和维护
其一,加大对安全设施的投入力度
由于投入不够,高校里的很多设施设备都已经比较陈旧,达不到规定的标准。以后勤保障为例,由于该项工作的不到位,使得一旦发生火灾等情况就无法满足消防工作的需要。所以学校应该根据国家规定的消防标准加大改进,保证意外发生时可以有效应对。
其二,加强对安全设施的维护和保养
对安全设施的保养和维护也是至关重要的,校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安全设计进行检查,保证其可用。应该经常检查消火栓有没有生锈,出水是否顺畅,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对安全通道进行检查,保证其通畅,并检查报警装置是否可用等。通过对这些安全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可以保证在火灾等意外事件发生时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
其三,完善寝室设施,改善住宿环境
一些违章电器的使用是近年来学校火灾事件频发的主要诱因,因此应加强重视。以热水供应为例,大部分北方学校的热水供应场所设置在寝室外,一般是在学校食堂附近,寝室内一般是没有热水供应的,即便有,也不是每层楼都设有供应点。许多学生感觉提水不方便,于是便使用热得快在寝室内烧水用。还有一些学生为了取暖在寝室内使用电褥子或电暖气等,这些大功率的违章电器增加了引发火灾的可能性,同时也反映出设施设备的不完善。所以,要想杜绝违章电器的使用,学校必须从加强设施建设入手,为学生提供更方便、更好的生活环境。
2.4降低可控性案件发案率,提高安全工作水平
学生寝室安全防范工作应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学校要想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学生安全工作的水平,就应该积极联合当地政府的各方力量,如消防、公安等,与之密切合作,降低可控案件的发生率。学生寝室的安全工作不容忽视,只有将安全防范工作做好了,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促进他们更好的成长。因此,学生寝室安全防范工作应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将其作为一项群防群治的系统工程。该项工作应该得到学校、当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并相互配合,努力做好学生的安全防范工作。
2.5注重寝室的人文管理,构建和谐管学关系
山东农业大学为了促进管理者及学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为了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它将文化活动作为载体,将温馨服务作为切入点,在公寓里举办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如提供针线包、打气筒、饮用水等设施设备,提供天气预报、电话查询、新闻早知道等服务方便学生的生活。除了这些外在的东西之外,还通过举办一些活动不断地拓展学生寝室的内涵,如大学生寝室文化节、大学生寝室评比活动、室名和室训的征集及寝室征文等。上述这种无微不至的服务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满足了学生的生活需要,也拉近了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利于寝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尹勇培.高等院校学生寝室安全管理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3,03:78-79+83.
[2]李鑫.浅谈高校学生寝室安全管理[J].职业,2013,30:63-64.
[3]姜岩,宋瑞梅.高校学生寝室安全管理对策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6:241-242.
[4]刘胜富,邓靓.校园寝室安全规范化管理研究[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四川卷)[C].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