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鸿雁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的热情,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挖掘学习潜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笔者的几点体会如下:
一、建立融合的师生关系,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的前提,是激活学生的情感,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首先要求教师自己做学生情感的楷模。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激励的作用,对数学和数学教学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并倾注极大的热情,这样长期感染学生,就能使学生在老师情感的熏陶中,逐步强化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就会越来越喜爱数学的学习。其次,对学生施以爱,由学产生的积极情感能转化为动力,这种动力又能激发学习兴趣,推动学生的有效地学习。在教学中我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为学生创设情境,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有所发展,善于扑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评价。
二、深入研究教学语言艺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学习兴趣及其探索知识的欲望,在整个课堂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在新授前,教师的语言要有趣味性,要有吸引力,尽可能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启迪学生参与的动机,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去提供学生主动学的机会,创造学生自主发展的条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题作用。在教学中,凡是学生通过自学就能明白知识,就大胆地不教,学生了解不透领会不深的地方才需要教师给与指点和引导。
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有意识的行动,需要有激励和推动他们去学习的内部动力,达到学习目的,而这种学习动力产生于学习需要。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需要和愿望,为满足这种需要和愿望,就会出现一种激励和推动自己去学习数学的心理力量,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主动参与的欲望主要来自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和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因此,在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点做起的。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例如:我在数学“分数的初步的认识”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吃过苹果吗?”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个人分到的苹果个数。如果有两个苹果,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每人分到几个?学生很快伸出一个手指。“现在只有一个苹果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个数。”这时许多同学被难住了,有的学生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苹果。老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2.获得成功体验,给予激励评价。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后,才会有真正的内在的、高层次的愉快,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特别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成功的积极意义远远大于失败。然而,学生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的,如何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中来,并获得相应的成功。
五、创建良好学习氛围,提高自主学校的欲望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学习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因此,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立体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心理安全的学习氛围,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思维,敢于标新立异。主动地参与学习的活动中来,充分想象,任意表达,那么怎样为学生营造心理安全的学识氛圍呢?在教学中我们非常重视以下几点:
1.教师要通过自己言行,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可亲可敬。
2.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学习方面不讽刺挖苦学生,是每个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以示教师对他提出的问题很重视,若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有偏差时,教师要给与鼓励敢于提出问题,然后再给与点拨和启迪,对学生应该加倍关注,要让他们感受到成功,并树立自信。
3.给学生建立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处在无拘无束,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的状态之中进行学习,只有在这种气氛中,学会才有快乐,有热情,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总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从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并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