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燕 焦玲玲
[摘 要]要发现某件事情是否可能的界限,唯一的途径是跨越这个界限,从不可能跑到可能中去——亚瑟·查理斯·克拉克。印度電影《不可能的爱》是由裘格尔·汗斯拉吉导演的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剧中男主人公个性鲜明,形象饱满,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就是围绕影片故事情节发展,浅析男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使读者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部影片背后的意义。
[关键词]自信;勇敢;真诚;人性;《不可能的爱》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123 — 02
在亚洲的电影市场上,除了经过早期成熟发展的日本电影,以偶像剧为主的韩国电影,和日益发展的中国电影外,就要数独树一帜的印度电影了。印度电影始于19世纪末,1896年在孟买第一次放映的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激起了一些印度人制片的兴趣。从此电影伴随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度过了百年岁月。它以艺术的方式向世界展示印度历史、文化、宗教、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内涵。
在印度这种“闻乐即起舞”的民族天性的影响下,印度电影也具有这种快乐的鲜明特色。唯美的画面,动感的旋律是印度电影讲述故事情节的手段。影片《不可能的爱》就是这样一部节奏欢快,情节浪漫,结局圆满的喜剧电影。自2010年上映以来,受到了各方好评。此部影片的导演裘格尔·汗斯拉吉是演员出身,曾出演过多部影片,例如《有时快乐有时悲伤》、《日月相助》等,后又成为导演和编剧,2009年导演了《不可能的爱》。此部影片成功刻画出男主人公阿沛·夏尔马——一个学习型,木讷,单纯,默默无闻的痴情呆子形象。这个故事将他与众人追求的漂亮校花连在一起,命运的造化,使这段不可能的爱成为可能。
一、阿沛·夏尔马的自信
自信,从古至今都是一个热议的话题。自信是一个多维概念。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人“自我”的核心部分。自信心是个体完成某件事情,某项活动的主观条件,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系统。简而言之,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对于完美的爱情,很多人都不相信,但很多人的内心深处却期待着。可是不自信,又怎么能让别人相信呢?罗曼·罗兰也说:“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要相信自己能拥有这样一份甜美的爱情,别人才会相信你能够带给她(他)一份矢志不渝的爱情。强烈的信念,相同的恋爱观,才会使彼此都收获一生的圆满。
《不可能的爱》这部作品开篇以男主人公阿沛·夏尔马第一人称的口吻来自我介绍,自称“校园风云人物”、“学校的灵魂”等等,表面是玩笑,其实是自嘲。但是他却并不自卑,他说“就这样,这就是我,阿沛·夏尔马,而阿丽莎,则是我一生最爱。我还没跟她表白过,不过有一天,她会知道的。”他坚信“爱与战争面前人人平等”。
《不可能的爱》采用音乐歌舞的形式,使整部作品的感情基调都处于轻松、明快之中。影片在男主人公自我介绍之后,就插入了一段节奏感十足的歌舞。通过歌词大意“爱得无望又无助啊……不可能的爱,不可能的爱……不可能的爱”、“我是蛤蟆,你是天鹅”等,表现阿沛·夏尔马内心痴情,却不敢言明的复杂心情。女主人公青春靓丽的外表与男主人公其貌不扬的长相形成鲜明对比。阿沛·夏尔马也知道自己与阿丽莎之间的差距,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这段“不可能的爱”,而是选择默默守护着自己喜欢的女孩,他总是告诉自己“一切都会好的”。
影片中可以看出,阿沛·夏尔马很自信,因为他始终相信“阿丽莎,我一生中的最爱”,总有一天会知道他的心意,所以阿丽莎在命运的安排下,在七年之后终于明白了他的爱,在被感动之余,她也相信阿沛·夏尔马能带给她一生的幸福,所以最终接受了这位痴心不改的“呆子”。
二、阿沛·夏尔马的勇敢
在英雄的自传中,“勇敢”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他们正是因为具有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才能够在历史的洪流中搏击,在时代的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任何时候都把自己当做一个强者,不为自己找任何退缩的借口。都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但是真实的生活中少了编剧家虚构的戏剧情节 ,也没了安徒生童话般的浪漫动人,生活就是生活,要学着勇敢,学着坚强。身残志坚的例子不胜枚举,家境贫困却发奋图强的人物也数不胜数。勇敢的生活,勇敢的面对,勇敢的去爱。
《不可能的爱》中阿沛·夏尔马在阿丽莎醉酒失足落水的那一刻,奋不顾身的跳下河救她。然后开始幻想着阿丽莎因此而爱上他,但事实却是第二天,他手捧鲜花来到阿丽莎门前时,却听到了她和父亲的争吵,阿丽莎被父亲勒令退学带走了。就这样,阿沛·夏尔马很失落,决定要忘记她。但是镜头一转,七年后,他仍然勇敢的守护着这份“不可能的爱”。明知道不可能,没有希望却依然坚持着,这更是一种常人所无法拥有的巨大勇气。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七年后的镜头画面是,阿沛·夏尔马和他的父亲同时起床,走路,共进早餐,俩人十分相似的动作让人忍俊不禁。这意在表明他受父亲的影响很深,且对话中也流露出对父亲的崇拜。但是当他制造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软件“联合体”时,他并没有寻求父亲的帮助,而是勇敢的走出去,推销自己的成果。虽然被骗子窃取了发明软件,但是当他决定离开父亲的保护,远去新加坡夺回自己的研究软件的那一刻,他就不再是那个事事都要询问父亲,没有自己主意的男孩了。他做出了这个勇敢地决定,就意味着他迈出了父亲的羽翼之下,要独立的接受风雨的洗礼了。
有人说,“爱说出口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是那个在沉默中为你付出的人,真正的爱,很难说出口。” 阿沛·夏尔马就这样默默的勇敢的独自守护着这份“不可能的爱”。
三、阿沛·夏尔马的真诚
以诚学习则无事不克,以诚立业则无士不兴。真诚,即真实诚恳。曾国藩先生曾给“诚”下过一个定义:一念不生是谓诚。故“诚于中,必能形于外”。真诚在内心就是纯净无染,表现于外就是真实不虚,率真自然,如此则胸怀坦荡,正直无私。真诚是立世的不二法门,它能使人广结善缘,使人生立于不败之地,从而缔造幸福美满的人生。当今社会,人际关系十分重要。无论政界要员,还是商场人士,都需要人脉支持。而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就是真诚。友情也好,爱情也罢,以心交心,方能有所收获。
无论是影片开始时,阿沛·夏尔马帮同学写作业,还是去见投资商,他都表现出了他的真诚。当阿丽莎把他误认成前来应聘的保姆时,他一直解释,但心急的阿丽莎没有给他机会。就这样,阴差阳错,他留在了阿丽莎家里做一名保姆。让人感动的是,当他父亲听说阿丽莎是位单亲妈妈时提出疑问,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知道你在想什么,爸爸,这些都不会影响到我,对我来说阿丽莎依然是阿丽莎”。
随着影片情节的发展,阿丽莎通过接触这位“男保姆”,渐渐被他的真诚和善良所打动。而阿沛·夏尔马用真诚和阿丽莎的女儿,这个之前保姆们忍受不了的“小怪物”成为了好朋友。阿丽莎的女儿——聪明的泰妮娅,看出了这个“田鸡先生”对妈妈的感情,逼着阿沛·夏尔马讲述了他们之间的故事。被感动的泰妮娅决定帮助她的保姆先生,就在学校的演出中,表演了这段痴情的故事。最终促成了这对有情人的圆满。
真诚回应真诚。影片的圆满结束,也似乎在说着一个古老的寓言“善恶终有报”。善良的男主人公阿沛·夏尔马用真诚和痴心,夺回了属于自己的研究软件,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结语
这部影片名为《不可能的爱》,但却给了观众一个圆满的大结局。影片成功塑造了阿沛·夏尔马这个自信、勇敢、真诚而痴情的男主人公。通过他身上闪现的这种人性的光辉,能够使大众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有所感悟。就像《巴黎圣母院》的作者雨果大师坚信,人性纵然有时黑暗,却终究是光明的,黑暗与光明交织,追寻光明永远是人類前进的主题。带着这样的信念,雨果将自己关在房间里,用一件羊皮大衣作为抵御法国漫漫寒冬的武器,隆冬过后,他将自己的巨著一气呵成。但雨果毕竟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片浪花,作品中的艾斯梅拉达再也不能为加西莫多送水,现实中的雨果大师也不能再继续创作,可他们留给世界的,是熠熠生辉的人性,是永远不会磨灭的美丽人格。
“一个伟大的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对于当前黑暗社会的否认,对于未来光明的向往。”“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沈从文如是说。通过对影片的解读,和对男主人公阿沛·夏尔马的形象分析,不难看出导演的意图。一方面借助影片传递男主人公身上的闪光品质,人性的善良、自信、勇敢、真诚而痴情。另一方面也是通过作品传播一种信念,“不可能的可能”。就像影片开始时字幕中出现的“要发现某件事情是否可能的界限,唯一的途径是跨越这个界限,从不可能跑到可能中去。”这是英国著名科幻作家亚瑟·查理斯·克拉克提出的基本定律二。影片中阿沛·夏尔马正是由于这种信念,才一直坚守着这份“不可能的爱”,最终成就了“不可能的可能”。
一方面对陌生人处处提防,一方面抱怨人性冷漠;一方面指责他人麻木不仁,一方面又告诫亲友遇事莫管。这便是当今社会的最真实写照。总是活在灰色的天空下,又怎能鼓起信心迎接阳光?如果事事不可知,事事不可信。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如何建立?和谐进步的社会如何发展?远离不加分析的怀疑主义,不做“冷眼旁观的看客”,就像歌中所说“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天下大同,在现在看来似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几百年前的人们对于“飞天”、“登月”也觉得是不可能的,任何事情在没实现之前似乎都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人人都相信自己,相信社会,付出真心,跨越这个“不可能”,那么,就会迎接“不可能的可能。
〔参 考 文 献〕
〔1〕 陈萌. 试论印度电影中的舞蹈〔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06).
〔2〕 孙小絮.探析印度歌舞电影的独特魅力〔J〕.南京艺术学院,2012,(04).
〔3〕 孙琬.简谈印度电影〔J〕.电影艺术,1984,(03).
〔责任编辑:谭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