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彦梅
【摘要】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临床病因、诊断方式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45例胎盘早剥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轻型与重型胎盘病因比较,羊水异常(6.7%,14.1%),胎盘异常(26.6%,12.9%),脐带因素(46.6%,35.2%),妊娠高血压(20.0%,37.8%);产前B超检查检出率77.0%,漏诊率13.0%;自然分娩、剖腹产、阴道助产等三种分娩方式中,剖腹产明显高于其余两组,占比例64.0%;轻型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3.3%,重型37.6%,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結论 通过及早诊断、积极处理和加强预防措施,对于提高母婴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胎盘早剥;临床;治疗;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00-02
胎盘早剥,即是指产妇在妊娠晚期时发生的并发症,表现为在妊娠20周以上或分娩期时,位置无异常的胎盘在胎儿分娩前全部或有部分从子宫壁剥离[1]。该病起病急、发展快,若不能及时给予相应措施,将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下面,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45例胎盘早剥产妇的临床资料,旨在加强胎盘早剥早期发现与确诊率,改善妊娠结局。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3年12月到我院妇产科分娩的胎盘早剥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经B型超声波检查、产后或术后胎盘检查,均确诊为胎盘早剥。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妇产科学》[2]中关于胎盘早剥分型的诊断标准:Ⅰ度,产妇存在腹痛但不明显,胎盘剥离面积不大,无贫血体征;Ⅱ度,产妇腰腹持续疼痛,胎盘剥离面积占总面积1/3,无贫血体征或阴道出现微量流血现象;Ⅲ度,产妇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脉搏弱、血压低、严重者甚至休克,胎盘剥离面积超出1/3,阴道大量出血。
100例胎盘早剥产妇中,初产妇32例,经产妇68例,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6.8±3.4)岁,孕周28-42周,平均孕周(36.2±2.5)周。28周内发病者4例(4.0%),29-34周内发病者6例(6.0%),35-36周内发病者17例(17.0%),37周以后发病者71例(71.0%)。
1.2 方法 对100例胎盘早剥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病因 100例胎盘早剥产妇中,轻型胎盘早剥产妇15例,主要病因为脐带异常(46.6%),其次是胎盘因素(26.6%)、妊娠高血压(20.0%)等,由羊水因素所引起的胎盘早剥则较为少有(6.7%);重型胎盘早剥产妇85例,主要以妊娠高血压居多(37.8%),其次为脐带因素(35.2%)、胎盘异常(12.9%)与羊水异常(14.1%)。对比两组数据,轻型胎盘早剥产妇在脐带因素与胎盘异常上均高于重型胎盘早剥产妇,而在羊水异常与妊娠高血压上则明显低于后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超声检查 产妇分娩前,经B型超声波检查,影像图提示阳性者77例,检出率77.0%。可发现胎盘增厚处有不均质回声团块,胎盘、子宫壁间存在液性暗区;余下13例胎盘早剥产妇影像图未发现明显异常,漏诊率13.0%。
2.3 产妇分娩方式 100例胎盘早剥产妇中,采用自然分娩者20例,占比例20.0%,剖腹产64例,占比例64.0%,阴道助产16例,占比例16.0%。对比三种分娩方式,自然分娩与阴道助产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腹产比例则明显高于自然分娩与阴道助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良妊娠结局 轻型产妇:早产2例,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3.3%;重型产妇:早产20例,窒息5例,死亡7例,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37.6%。重型产妇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型产妇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早期诊断对于及早发现胎盘早剥、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在产妇怀孕至20周以上或接近临产时,若经检查发现存在子宫敏感,阴道流血,腹部微痛或有局部压痛等现象,则应怀疑是否为胎盘早剥。基于胎盘早剥的病情可随着治疗的拖延而加重,扩大剥离面积,并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影响预后效果,因此,即使征兆再小,也应提高警惕,尽快诊断。本次研究中,经超声检查,检出率77%,漏诊率13.0%,进一步证明加强胎盘早剥早期诊断的必要性。产妇待产期间,要求医务人员应落实好监护措施,根据产妇临床表现对其进行超声检查,同时实施动态观察,以尽可能将误诊、漏诊率降至最低。
产妇确诊为胎盘早剥时,应尽快结束分娩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轻型胎盘早剥产妇,因其病情较轻,在明确宫缩正常、出血量少、宫口完全打开后可行自然分娩;而重型胎盘早剥产妇由于子宫口处于闭合状态,无法确定产程时间,且常伴有持续出血现象,因此建议行剖腹产。分娩期间,需严密观察产妇宫底高度、子宫硬度、胎心音、是否存在活动性内外出血、血压及脉搏是否存在异常等情况,若术中发现子宫胎盘卒中或宫缩不良,且在行热敷、按摩与宫缩剂注射后仍未改善者,建议行全子宫切除术。
除做好诊断与处理措施外,胎盘早剥预防工作也同样不可忽视。产妇入院后,不仅要注重体格检查,同时还应加大孕期保健与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从而提高产妇对胎盘早剥的警惕性,减少胎盘早剥发生率,尽可能确保母婴获得理想预后。
参考文献
[1] 周莉.31例不典型胎盘早剥临床诊断及分析[J].当代医学,2011,51(01):14-16.
[2] 邹敏,刘正飞,李爽.47例不典型胎盘早剥临床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1,3(02):70-72.
[3] 邹伟丽.胎盘早剥临床诊疗与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05):25-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