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晓红
【摘要】 本文通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关键词】 临床护理;不良事件;预防和控制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19-01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现将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1 原因分析
1.1 评估不足
1.1.1 护士对新入院的患者进行压疮、坠床/跌倒风险评估不足 由于护士主观上不重视,或对正确评估标准掌握不准确,导致评估不足引起的不良事件,如压疮、坠床、跌倒等。
1.1.2 医院存在各种可能影响患者安全的治疗 如氧疗、冷热治疗、行动限制以及身体约束等。护士没有准确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是否有安全意识、感觉功能是否正常而导致的不良事件,如术后使用热水袋引起的烫伤,使用约束带引起皮肤损伤等。
1.2 管理不当
1.2.1 制度流程设计不合理 护理部及相关部门在制度流程设计时,考虑不周全,护士执行时出现纰漏。如体温计没有定期检测,测量体温与患者实际不符;中成药与其他药物连续滴注时,导致输液管内药液浑浊等。
1.2.2 不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流程 如不按分级护理主动巡视病房,过度依赖呼叫器,观察病情不仔细,输液巡视不及时,导致液体外渗,局部组织肿胀,甚至坏死。
1.2.3 药品管理不规范 如过期液体未及时发现,需要冷藏的药品未放入冰箱内保存,毒麻药加锁但钥匙保管不妥当,剧毒药未贴标签,与其他药品混放等。
1.3 查对不严,方法不当 因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而导致的不良事件,在实际工作中仍占有较高比例。具体表现在核对病人时仍喊床号,姓名,而不是开放式的查对,有的病人想当然应答,导致发错药,输错液;对药品劑量、用法、浓度查对不严,导致的不良事件。
1.4 沟通不良,宣教不到位 护士宣教不具体,不全面,患者没有掌握,比如术日晨患者没有禁食水、有糖尿病史仍普食。医护沟通不良,如标本采集存在的问题、压疮等。
1.5 护理梯队建设不合理 护士长没有定期培训由于护理工作平凡琐碎,服务要求高,精神压力大,有经验的老护士临床越来越少,大量使用合同工护士,导致护理队伍梯队不合理,过度年轻化,能力不足,缺少临床经验,成为护理安全隐患。
1.6 护士责任心不强,“慎独”意识不够 表现在夜班、节假日期间劳动纪律松懈,操作不规范,服务不到位,主动巡视病房不及时等。
2 防范措施
2.1 加强护士培训和教育,增强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意识 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护士风险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途径[2]。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如疏忽大意,侵权行为等,有据可查,有法可依。
2.2 根据临床实际,重新修订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 护理部规定体温计每日检测,有误差超过0.2℃的不得使用;连续输入中成药和其他药物时,中间有生理盐水冲管等。
2.3 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制度 包括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护士长跟班检查,护理部加强监督,改变查对病人方式。
2.4 做好住院病人的评估 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采取预防措施,如老、幼、昏迷病人,按需要加防护栏,术后病人不使用热水袋,长期卧床病人铺糜子垫等。
2.5 加强药品管理 注射药与口服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放置,定期检查库存液体,使用时先远期后近期,毒麻药上锁,剧毒药贴标签,严格交接班,做到物账相符。
2.6 加强护患沟通,医务沟通 责任护士对患者入院初期、手术前后、出院前做好宣教。宣教要具体、形象、可操作,有实际意义,患者可掌握。
2.7 加强护理队伍建设 全院一盘棋,弹性排班,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鼓励高年资的护士在临床工作,奖金向一线倾斜,护士长对年轻护士进行分层次的培训,护理部定期组织考核,使年轻护士的业务能力不断提升。
2.8 加强假日、夜间护理质量的检查监督与指导 护理部不定期组织护士长业余时间查房,深入病房听取患者及家属的意见,把患者及家属的评价作为衡量护理质量的金标准。
2.9 建立不良事件上报激励制度 为加强安全管理,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我院建立不良事件上报激励制度,对主动报告且积极整改者视情节轻重可减轻或免于处罚,对阻止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的报告,给予适当的奖励;隐瞒不报经查实,视情节轻重加大处罚力度。护士长主动上报不良事件以及安全隐患,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对全院各科室都能起到警示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漓,刘雪琴.我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中国护理管理,2007(11):54-55.
[2] 杨莘,王祥,邵文利,等.335起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