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各地农业经济组织蓬勃发展,对涉农会计人才产生巨大需求,而目前中职学校培养的会计人才不能满足为“三农”服务的需要。通过分析现状,针对问题探讨如何改进中职学校涉农会计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涉农会计 人才培养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业经济蓬勃发展,各地农业经济组织日益发展壮大,对具备农业相关知识的会计人才产生巨大的需求。作为中职学校,在培养涉农会计人才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中职学校涉农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同质化,没有体现农字特色。
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设施农业等技术推广,零星的传统生产方式已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的现代生产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决定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涉农会计人才教育具有很强的行业针对性和发展特殊性,以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培养方案中没有具体涉及“涉农”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及方法,而是笼统的归纳为“面向中小企业及非营利单位,培养从事出纳、会计核算和日常会计管理以及代理记账等工作的会计人员。”。这种“宽”而“泛”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无法培养出为“三农”服务的专门人才,也无法适应会计人才市场差异化需求。
(二)课程设置套路化,涉农会计教材缺乏。
与工业产品相比,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有着明显不同。而事实上,中职学校普遍注重通用型会计专业课程的建设,涉农会计课程设置与普通会计专业区别很小,甚至直接套用其课程设置。主要课程集中在基础会计、会计技能、税收基础、统计基础知识、企业财务会计、经济法律法规、财务管理、会计实训、会计电算化等。没有涉及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以及涉农企业管理等农业与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更缺乏农业会计、农村财务管理等体现涉农会计特色的课程。与忽视涉农会计课程相对应的,是涉农会计教材的缺乏。市场上很难看到适合中职学校培养涉农会计人才的专业教材,这无疑是忽视了农业行业对专业人才的特殊要求。
(三)教学方式单一化,脱离涉农企业实际需求。
缺少贴近实际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教学案例,老师照本宣科,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目前学校所选用的会计类教材中多以工业企业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为案例,使学生缺乏对涉农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认识和实际研究。这种脱离实践的纯理论教学导致学生不能胜任实际的涉农会计工作。
(四)实践教学经验不足,实训基地缺乏。
教师缺乏会计工作经验,尤其是农业会计的实践经验。多数教师在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职,没有在农业企业或农业经济部门从事会计实务方面的经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纸上谈兵,不能与企业经济活动的实务紧密结合。再次,农业会计实训基地缺乏。目前的涉农会计课程仅仅局限于理论教学,而没有相应的农业会计实训基地,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的实践基地多为会计师事务所或工商企业,与涉农企业、农经管理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系不够紧密,究其原因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主管部门是教育部门,而农业行业主管部门对学校的扶持与影响就很少,结果就是农业职业教育与行业合作不够这不仅造成了教师不了解农业会计实际,也造成了涉农会计课程缺乏实训基地。
二、涉农会计人才培养的思路
(一)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涉农会计人才培养要以农为本,面向大农业,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中职学校要培养热爱农业,热爱农民、热爱农村,具备会计学和农业经济管理知识,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高的管理能力,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留得住、用得上”的中等管理专业人才。要掌握农业生产核算所必需的基本知识、技能;具有农村经济管理和服务农村社会发展的基本能力。
(二)加强涉农会计专业课程建设。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应用型涉农会计人才,必须创新理论教学体系,开发涉农会计课程,组织教师编写教材,弥补现有专业教材不足的现状。在涉农会计人才的必修课中增设《农业会计》、《农业统计学》、《农村财务管理》、《经济法》、《农村审计》等涉农会计课程。在实践教学模块课程中融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实习》、《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实习》的内容。
(三)完善涉农会计的实践教学环节。
农业会计涉及种植、养殖及其农产品加工等内容,仅靠校内模拟会计实习远远不够,因此要让学生深入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实习,培养学生对农业会计的感性认识,通过亲临生产现场参观和考察农业生产过(流)程,熟悉农业会计核算管理过程。同时,学校要加快与涉农企业等的联合培养,与地方农委、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共建教科研基地,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村合作,探索多元化的农科教、产学研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升农业会计教学质量,实现涉农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推进涉农人才培养方式改革。
树立为“三农”服务的办学理念,将培养涉农会计人才作为會计人才培养的重点。搭建立足地方、面向农村、服务三农、适应社会的教育平台,培养一批“行业企业留得住,生产活动用得上,产业升级离不开”的农业创新人才。在课堂上多引入农业企业生产核算案例,特别是本地涉农企业的会计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和情景式教学,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和解决实际案例中的问题。学校应响应国家号召,培养农业“创新、创业”型人才,鼓励学生将会计专业知识与“农”字紧密结合。积极引导学生申请农业项目扶持资金、自主创业等,并对自主创业的涉农会计人才给予技术支持和帮助。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可组织老师到涉农企事业单位锻炼半年到一年,了解农业生产管理流程,积累农业会计的实际经验,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避免纸上谈兵。还可以从涉农企业聘请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及管理者开设专题讲座、担任实习指导老师等,传递市场对涉农会计人才的要求,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增长见识。
参考文献:
[1]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送教下乡指导性教学计划(修订)2013(6).
[2]胡翠萍.新形式下高等农业院校涉农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中国电力教育,2013(29).
[3]叶祥松,王朝辉.我国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创新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4).
[4]张春霞.高职院校涉农专业会计课程建设的思考.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