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曙华
班级管理的实质是管理学生,而管理学生的本质核心是学生人格修养、习惯的培养,大多数家长感到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老师们也普遍认为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孩子们整天想些什么?这可能是老师、家长们最想弄清楚的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地管理学生,让学生“顺”起来,让学生热爱班级,健康快乐地学习,是每位班主任应该思考的问题。
小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团体,他们刚刚踏入学校,正在经历着人生的第一次重要的洗礼,所以对于小学生的管理、教育、培养要格外耐心。班主任不仅要在学习上,而且要在生活上、心理上全方位地进行立体式教学。那么,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如何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科学、高效地进行班级管理呢?下面根据自己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总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班训,培养学生荣辱观念
“良好班风的形成,是一个班集体真正成立的标志。”如果一个班集体在组建之初,不能尽快形成一股良好的班风,将很难开展以后的工作。而利用班训培养持之以恒的良好班风,则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所以我在开学后制定了本班班训:“自尊自律诚实勤奋”。要求:做人要自尊,行为要自律,说话要诚实,学习要勤奋。制定班训只是走完了第一步,以后还应不断强化,随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结合班训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使班训真正扎根于学生心中,落到实处,这样开展班级工作也就顺利多了。
二、注重学习习惯养成,为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习惯的养成要从“小”处着手。如每天整理书包;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必须专心听讲;作业必须认真书写;每天坚持写日记和课外阅读;乐于思考,乐于观察,勤于动手等诸多方面的习惯。班主任在指导时,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用他们喜爱又容易接受的方式,做出具体的要求和做法。作为班主任要有耐心、有计划地实施,并且注重长期训练。天长日久才能自然而然形成规律,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终身学习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三、运用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管理能力
把竞争机制运用到班级管理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参加班干部竞选。唤醒他们的“自主”、“自管”意识。从小组开始,然后到全班,人人发表竞选演说。根据各自的能力和民意测验情况,最后让全班同学,大大小小都担负一项管理任务。这样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自管”意识,而且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自管”能力。通过“竞选班干制”,使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从而打破了以往班干部被动地贯彻管理的局面。
四、制定合理的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进步
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评上“三好学生”,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三好”的评选制度只是针对部分学生,起不到激励作用。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该采取对学生提出“立志达标”的激励制度,让每个学生制定合理的目标,做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效果。如设立“三星”目标,即文明星、课程全优星、三好星。在班上设立多个奖项,如团结奖、创新奖、进步奖、劳动奖、助人奖、仪表奖、尊师奖等。这样学生们都有机会根据自己的专长而获得荣誉。不同类型和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都有自己各自的奋斗目标,这样学生的个性得到肯定,他们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在合理目标的激励下,朝着更加成功的方向迈进。
五、用“四勤”督促学生
所谓“四勤”,就是脑勤、口勤、手勤、腿勤。作为班主任,脑勤就是要善于观察本班学生的言行举止,研究不同学生的教育方法。或是学习上有波动,或是身体有不适,都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口勤就是要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交谈在学习上、生活上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等。同时,对班上出现的不良现象和问题要及时纠正和提醒。手勤就是班上的大小事情最好亲自动手参与。如果学生完成得不彻底,班主任可以帮助学生一起顺利完成。腿勤就是班主任要经常进行家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通过沟通交流互通有无,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到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来,形成教育合力。
六、用爱撑起学生的一片天空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深处。”我们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6、7岁,正处于溺爱期的孩子。如何让这些孩子自觉地服从班级的管理呢?爱!爱是一种温暖,它可以温暖学生的心灵。作为一名班主任,只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在师生间建立起一种和谐的相互依赖的心理与情感上的协调关系。班主任的爱是无限的,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送与学生。课堂上一个肯定的眼神,作业上一句鼓励的话语,聊天时一个会心的笑,都会给与学生无限的温暖。
苏霍姆林斯基说:“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学者、作家、演员,并非每个人都能发明火药,但每个人应当成为自己行业上的能手——此乃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的学生就如要开采的宝藏,要琢磨的美玉,只要精心開凿,他们就会越来越“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