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2014-05-30 12:20刘云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鄢陵县特色农业对策措施

刘云

摘要为了解鄢陵县特色农业发展状况,探寻出鄢陵特色农业相应发展对策,促进农民增收,研究以鄢陵县农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收集,对鄢陵县的花卉苗木、牲畜养殖、休闲观光农业状况进行调查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多年的发展,鄢陵县初步形成3种特色农业产业带。针对该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发展状况的措施。

关键词鄢陵县;特色农业;问题;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6-01759-06

AbstractIn order to learn the state of specialized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of Yanling County and further to explor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and developing rural economy, taking the specialized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of Yanling County as research object, the situation of flowers and plants, breeding industry and tourism agriculture was investigated and comparatively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several years of development, Yanling County has three initial industrial belts of specialized agriculture.

Key wordsYanling County;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鄢陵县农业发达,是传统的粮棉大县。但长期以来,农民以种植粮棉为主,随着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粮棉大县的优势逐渐丧失,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势在必行[1]。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消费结构出现显著转型,从而推动休闲生活方式的发展。农民种植花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畜牧业养殖逐年增长,休闲观光旅游也日益兴起。鄢陵花卉苗木种植迅速发展,一跃成为“河南省畜牧强县”。日益兴盛的休闲观光旅游成为鄢陵经济快速发展的独特亮点。

目前,关于鄢陵产业发展的研究多有报道,如基于产业集群理论,分析研究鄢陵花卉产业集群发展环境[2];通过实证研究分析鄢陵花卉旅游的发展趋势[3];基于实地调查与案例分析法对鄢陵县的休闲观光旅游的研究[4]。

但是,关于鄢陵特色农业发展的研究尚未见详细报道。据此,该研究以鄢陵县特色农业为发展对象,于2013年3月初,通过对鄢陵县进行实地调查,走访林业局、畜牧局、旅游局等部门,充分收集有关鄢陵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数据。除此之外,研究还收集许多特色农业相关文献,分析鄢陵县花卉苗木业、牲畜养殖业、休闲观光旅游业发展现状,归纳其产业特点,发掘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以期促进鄢陵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并为鄢陵县特色农业、精品农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1鄢陵县农业发展总体概况

鄢陵县位于河南省许昌市东部,地处河南省中心地带,位于114°02′~114°19′ E、33°46′~34°14′ N,西距许昌市70 km,西北距郑州市110 km,北距开封市70 km,南距漯河市70 km。总人口63.4万,面积866 km2,其中耕地6.64万hm2。鄢陵县地处千里伏牛山脉以东,万里母亲河黄河以南,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北距郑州机场70 km,西距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35 km,311国道、325省道、237省道[5],许亳高速横穿东西;219省道、兰南高速纵贯南北,处于全省“米”字型高速公路网核心区、郑(州)许(昌)漯(河)食品工业带中心区、兰南高速、许亳高速也在鄢陵交汇[5];该区属于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6]。

鄢陵县农产品资源丰富,是全国优质棉、优质小麦生产基地。2012年,全县小麦、棉花产量分别达到40.0万t、6 810 t[5];杂果、油料、烟叶等特色农业形成了“数村一品”或“一乡一品”[5],产量分别达到 20 833 t、2 834 t、2 123 t,粮棉产量逐年攀升(表1)。鄢陵县素有“花都”、“花县”之美称,享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美誉[6]。花卉苗木种植发展迅速,种植面积已达4万hm2,是“中国花木之乡”,被誉为“中国花木第一縣”。 此外,鄢陵县还是全国畜牧养殖示范县、生猪出口大县和供港生猪大县。2012年全县养殖小区发展到96个,年出栏生猪94.8万头,牛出栏14.7万头,羊出栏18.4万只,家禽出栏625.07万只,肉、蛋产量分别达到8.7万t、0.9万t,畜牧业产值达28亿元。

近些年,鄢陵县休闲观光业发展迅速。该县充分利用花卉苗木资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已先后建成了一大批乡村休闲景区,例如“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 “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花乡农家乐”、“中国蜡梅园”、“千亩莲池赏荷园”、“万亩樱桃园”等一大批生态旅游观光景区,生态旅游节期间游人如织,盛况空前。2011年,鄢陵县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7]。

2研究方法

2.1文献收集法

由于近年来特色农业在全国各地迅速兴起并且得到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特色农业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从而积累了大量新的研究成果。以特色农业为研究对象的课题、文章在很多期刊和报纸上都有刊载。因此,这些理论和文章为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2实地调查法

研究过程中,笔者亲自去鄢陵县各个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走访相关部门,收集关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数据。调查范围主要为:鄢陵县的花卉苗木、牲畜养殖、休闲观光农业集中分布区,调查其发展规模,以及农民的收入情况。笔者以鄢陵县农业的特色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收集数据的分析,对鄢陵县发展特色农业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对策。

2.3综合分析法

对于实地调查数据,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探究鄢陵县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得出鄢陵县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进而探索适合当地农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

3鄢陵县特色农业发展概况

鄢陵县辖彭店乡、马坊乡、大马乡、张桥乡、只乐乡、南坞乡、陶城乡、陈化店镇、柏梁镇、马栏镇、望田镇、安陵镇七乡五镇。不同区域的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环境不同,所以在鄢陵县的各个区域中,农业产业的发展模式并不是千篇一律的。通过多年的发展,鄢陵县形成了3种特色农业产业带,即以柏梁镇、陈化店镇、大马乡为主形成的花卉苗木种植带;以237省道、219省道和永登高速为依托形成支乐-张桥-大马-马坊生猪肉牛养殖带;以彭店乡、南坞清流河为主形成了休闲观光农业带3.1花卉苗木

花卉苗木种植是鄢陵县的特色优势产业,其花卉种植历史悠久,始于唐宋,盛于明清。鄢陵县属于亚热带和北温带的过渡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为黄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是“南花北移、北花南迁”天然的驯化基地[5]。随着在鄢陵举办的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上升到国家层面,鄢陵县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花木生产销售集散地,先后被命名为“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和“中国花木之乡”[7]。

从表1中可以看出,除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保持不变外,棉花、红薯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逐年缩减。而从图2却可以发现,从2002年到2011年间花卉苗木种植面积一直不断扩大。这说明近些年来,鄢陵县把花卉苗木生产作为农业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当地已建成了以大马、柏梁、陈化店等乡镇为中心的花卉示范园区。

3.2畜牧养殖业

鄢陵县是国家确定的秸秆养牛示范县,畜牧养殖业是其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目前,牲畜养殖已初具规模,支乐—张桥—大马—马栏—马坊生猪肉牛养殖带成为鄢陵县经济的重要支撑。截至2012年底,全县新上畜牧业饲养项目38个,总投资8 000多万元,扩建规模养猪场1 064个、肉鸡场52个、肉羊场51个、养牛场78个(图4),新建、扩建标准化饲养小区15个,发展畜牧业经济合作组织26个,畜牧业产值达28亿元,占全县农业生产总值的33%,人均畜牧业纯收入719.4元。

从图4、表2可以看出,鄢陵縣的畜牧养殖投资规模巨大,主要以只乐、大马乡为中心,渐成规模,以猪、牛、羊养殖为主,特别是生猪、肉牛养殖规模较大。3.3休闲观光农业

休闲旅游是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它更注重旅游者的精神享受,更强调人在某一个时段内所处的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存在状态,从而使人达到个体身心和意志的全面而完整的发展[8]。在乡村地区或城市郊区开展的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的旅游活动,则是以乡村田园风光、特色农业景观、乡村民俗文化以及农林生产经营活动为吸引物,以休闲度假村、休闲农庄、休闲农舍等为载体,让以城镇居民为主的旅游者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感受乡土文化、品尝乡村美食,并从中获得愉悦和审美享受[9]。

近年来,鄢陵县充分利用花木资源,科学整合该县生态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不断推出乡村旅游新产品,使鄢陵县的乡村旅游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鄢陵县以花木生态资源为基础,以国家花木博览园、花都温泉度假区等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优势旅游资源为重点,已经先后建成了众多乡村休闲景区(表3)。其中花博园被评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全省乡村游十大热点景区”。鄢陵县依托以上景区推出了“樱桃观光采摘游”、“桃花节”、“蟠桃采摘游”、“特色农业观光旅游节暨瓜王大赛”、“花乡农家乐游”等一批具有鄢陵乡村特色的休闲旅游活动,主要以彭店、柏梁、南坞清流河流域为分布中心。4鄢陵县特色农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鄢陵县的特色农业发展迅速,虽然已初具规模,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其特色农业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表现出诸多问题,这必将影响到该县特色农业今后的深入和可持续发展。

4.1花卉苗木业存在的问题

4.1.1单位面积产值过低。

从鄢陵县10年来花木产业的发展来看,生产规模大幅度增长,虽然单位面积的产值和效益高于种植农作物,但鄢陵县一般每年每公顷的平均产值在6万~75万元,浙江萧山每年每公顷的平均产值在60万~90万元。因此,由于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低,技术管理跟不上,与浙江萧山等其他苗木产区相比,产值和效益始终在低水平层面上徘徊。

4.1.2产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

目前鄢陵县花木产业已形成了园林苗木、盆景盆花、鲜花切花、草坪地被四大系列产品,其中产值占花木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80%、10%、5%、5%(图7),表现出园林苗木多,鲜花切花少,木本花木多,草本花木少,传统花木特色苗木较少。从种植结构看,中小规格多,大规格少。

4.1.3缺乏大型龙头骨干企业。

鄢陵县现有各级、各类花木企业793家,拥有国家园林绿化资质的企业39家,但被命名为省级龙头企业的只有1家(鄢陵北方花卉有限公司),严重缺少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龙头骨干企业。花卉苗木龙头企业基本都有自己的苗圃场,都是销售自己经营的花木,销售紧缺时才会召集花农集体收购。但是,与农户联系不紧密的苗木企业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经常压低苗木价格,而农户基本依靠苗木企业销售花木,缺乏高端人才和科技能力。

鄢陵县虽有花木产业人员18万人、花木经纪4 000多人、园林规划设计人员100多人,但高端的技术、管理人员缺乏,导致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很差,企业的创新发展动力和花木产品的开发能力十分薄弱。

4.1.4花木产业体系不够完善。

花木生产已经成为鄢陵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但目前花木产业仍处于花木的自身产业阶段,衍生产业发育不足,没形成一个完善的花木产业体系。如由花木产业延伸出来的满足花木产品深加工和花药、花肥、花械、花具需求的加工业、生态旅游业、信息物流业、中介服务业、会展贸易业等衍生产业还处于萌芽状态。

4.1.5资金投入不足。

鄢陵县花木生产资金存在两大困难:一是资金需求较大,企业周转困难,花农贷款困难,花农自筹资金不足,主要靠民间借贷来弥补,而民间借款利息大大高于信用社,加大了花卉的生产成本;二是吸引境外资金比例偏低,花卉产业如果仅依靠有限的银行信贷投入及企业自筹基金,难以做大做强[10]。

4.2畜牧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4.2.1畜牧业发展用地困难。

鄢陵县牲畜依旧是传统的农户分散养殖,粗放式经营,所以用地相对分散,占地需求较大。鄢陵县的土地政策中用于发展畜牧业的土地很少,建养殖场受土地部门的严重制约,因而限制了牲畜养殖规模的扩张,也影响了养殖户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土地问题是鄢陵县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4.2.2畜牧业融资困难。

牲畜养殖是一种投入大,收效慢,且高风险的产业。鄢陵县传统养殖方式基本是圈养,经营规模小而分散。由于融资困难,养殖产业难以转变为养殖产业联合体。鄢陵县服务体系不完善,尤其是畜牧业金融担保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造成畜牧业发展融资较难。

4.2.3畜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鄢陵县牲畜养殖业规模较小,经营较粗放,养殖水平相对较低。在畜产品加工环节,加工企业较少,精深加工环节缺乏,畜产品品种单一,且档次较低,难以拉动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产品加工仍然是鄢陵县畜牧业发展的“短板”。

4.2.4畜禽养殖污染严重。

牛、羊等牲畜粪便和蛋鸡、肉鸡等家禽粪便量大,加上养殖户传统式粗放经营,养殖户专业知识缺乏,养殖技术含量较低。粪便随意堆放,若处理不当,粪污流失会对养殖区造成严重污染,甚至会诱发疫情,造成安全隐患,影响禽畜的安全和畜产品的质量。

4.2.5乡村基层动物防疫体系不完善。

动物疫病、畜产品质量安全等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仍然很大。猪、牛、家禽等瘟疫如不及时防治,会快速传播,造成大面积的家禽死亡,给养殖户带来重大损失。但鄢陵县乡村养殖规模相对而言并不大,加之传统分散经营,并未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乡村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极不完善。因此,村级动物防疫队伍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

4.3休闲观光农业存在的问题

4.3.1资金投入不足。

有些景区档次不高,设施不够完善。很多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如南坞清流河休闲垂钓区、许由寨、甘罗古柏等自然景区和人文景区未能及时有效地开发。以上待开发景区具有开展生态花木观赏游、特色杂果采摘游、生态休闲度假游、农家生活体验游、姓氏文化寻根游等旅游产品的巨大潜质。由于鄢陵财力有限,造成这些旅游资源没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建设进度相对缓慢。

4.3.2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鄢陵乡村旅游资金投入不多,所以宣传力度也相应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鄢陵旅游知名度的提高。目前,鄢陵有“花乡”、“花县”、“中国花木第一县”、“中国蜡梅文化之乡”等称谓,但缺乏系统、全面的宣传,包括城市宣传、乡村旅游宣传等,使鄢陵乡村旅游知名度不高。

4.3.3旅游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鄢陵休闲观光旅游管理、营销、策划、创意等各类专业人才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鄢陵休闲观光农业向更深层次发展。鄢陵縣旅游从业人员基本都是中专和职高以下学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高层次的旅游服务人才和中高级的旅游管理人才缺乏,旅游人才资源管理、旅游产品开发策划和营销方面的人才少;旅游人才的分布不平衡,高水平的旅游人才缺乏;服务水平与国内外同行业还存在很大差距,外语水平有限,服务质量不高。

4.3.4吸引力不强,社会资本进入少。

目前,鄢陵已出台了多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措施,但由于招商宣传力度和发展乡村旅游业相关优惠政策力度不够大,对更多社会资本的吸引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休闲观光农业的快速发展。

5鄢陵县特色农业的发展对策

5.1花卉苗木业发展对策

5.1.1加快产业化进程。

为了提高花木单位面积上的产值,必须培育有竞争力的苗木品种和企业,充分发展和利用柏梁镇、陈化店镇花木市场,生产格局逐步由“小而全”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使其成为苗木产业的龙头,逐步摆脱受外地企业制约的局面。采取合作、合资、租赁、兼并等方式,实行“苗圃+农户”、“苗圃+公司+农户”等形式,带动和指导公司和农户育苗,与分散的、规模小的育苗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集团式发展,形成有特色、区域化、专业化生产的苗木生产基地[10]。

5.1.2调整产业结构,培育苗木多样化。

鄢陵花卉品种以观花、观叶花卉为主,应多引进观叶植物、鲜切花及其他种等种植较少的花卉品种[11]。鄢陵县在加强花农培育传统苗木的同时,还应引导、鼓励花农引进新品种,培育新的花种,进而形成不同规格苗木批量生产的格局,促进苗木的多样化,以避免整个花卉结构单一化。

5.1.3充分发挥种植大户的主体作用。

花木种植大户在花卉科技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尤其重要,比如在花卉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情况下,要依靠当地近百名的种植大户和营销大户及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他们直接连接生产和市场,信息灵通,科技及设备水平较高,资金雄厚等优势,组成一支相对松散却又结合紧密的花卉科技队伍,形成较为系统的信息、技术理论[12]。由花卉协会组织科技人员进行每季度的信息、技术、良种、交流,然后再由花协相关单位编印花卉培育常识,定期分发给花农,以更新花农市场信息。组织科技人员不定期对花农进行实地指导,以提高花农的育苗技能。

5.1.4加大高端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科研能力。

鄢陵县政府应加大培养与花木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技术人员和高端人才,并通过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科技协作,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同时,鄢陵县还可以通过建立花卉种苗繁育基地和生产示范基地,增强花木产业的科研力度,进而引导花卉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提高苗木市场竞争力。

5.1.5完善花卉市场体系。

近几年,国内花卉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外花卉产品冲击较大,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花卉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影响了整个花卉产业链的正常运营。目前,花卉业最大的弊端就是低层次的恶性竞争,品牌效应无法发挥,因此要尽快改变低层次竞争局面。要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抓紧建立健全花卉市场体系,消除花卉产业无序竞争的局面[13],整治花卉市场秩序,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秩序。

5.1.6加大资金投入,创建花卉品牌。

政府在花卉产业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创建花卉品牌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应扮演好宣传角色,带领群众向外推销花卉品牌,提升产业知名度,进一步开拓花卉市场。同时,政府还应加大花卉的资金投入,积极引导企业、花农进行品牌创建活动,打造自己的名牌产品,扩大花卉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花木品牌的牵动作用。

5.2畜牧养殖业发展对策

5.2.1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产业基地建设。

以龙头企业为重点,形成龙头企业与养殖基地、养殖户的一体化经营的格局,促进牲畜养殖的产业集群,进而建成优质生猪、肉牛、肉鹅、肉鸡产业生产基地。以市场为主导,发挥养殖大户的带头作用,由政府引导养殖户,遵循“公平、自愿”原则,自主经营,建设完善规范化、示范性畜禽专合组织。坚持优化环境,引进生产、加工等大型企业,进行“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建设。

5.2.2加大财政投入和招商引资力度。

充分利用鄢陵县政府现有的扶持政策,继续拓宽融资渠道,增加养殖业投入,加大对养殖业的资金扶持。结合鄢陵县产业优势,加大争取国家、省、市扶持项目申报力度,更多地爭取政策性资金支持,充分发挥项目效益,提升鄢陵县畜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引进畜产品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增加畜产品附加值,力争引进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吸引资金投资发展畜牧业,为鄢陵县养殖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5.2.3引进和扶持畜产品加工企业。

鄢陵县可以通过扶植饲料加工业、养殖场、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促进畜禽产品精深加工,走产、供、销一体化发展道路。同时,还可以借鉴双汇、众品企业的加工模式,延长畜产品深加工的产业链,促进产品多样化;增加成品、半成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利润,增强抵抗市场风险能力。

5.2.4积极发展生态养殖。

充分借助鄢陵县花木资源优势,以林禽一体化养殖企业为依托,培育林禽一体化养殖经济合作组织,着力打造鄢陵生态养殖品牌,大力推广生态环保养殖,突出鄢陵亮点。

5.2.5开展畜粪无害化处理,加快养殖环保设施建设。

养殖环保建设是牲畜养殖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府应因引导养殖户针对不同畜禽,进行分类的粪污处置方法。例如,牛、羊是食草性牲畜,它们的粪便和鸡、鸭等家禽粪便容易收集、处理也较简单,可以通过堆肥、发酵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还可以运用生态养殖新理念、引导养殖户对养猪场进行雨污分流、沼气发酵等无害化处理,进行循环利用,减少禽粪污染。给现有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提高废弃物的综合处理水平。

5.2.6加强牲畜疫病防控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以政府为主体,进一步改善动物疫情体系,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动物防疫的应急能力,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机制,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能力,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确保全县清净无疫。继续深入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强饲料、兽药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着力筹建鄢陵县农产品质量检测站项目,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5.3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对策

5.3.1加大休闲观光旅游的资金投入。

鄢陵县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政府应加大开发旅游资源的融资力度。由县政府出资,不断加大休闲观光旅游的资金投入,通过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完善各项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搞好旅游规划编制、旅游宣传促销等工作,为全省乡村旅游的发展做出典范。

5.3.2加强宣传力度,提升鄢陵乡村休闲旅游知名度。

一方面,强化对鄢陵旅游整体形象的包装宣传。在省、市、县及周边地区电视台播放专题片。在《中国旅游报》、《河南日报》、《大河报》、《许昌日报》等报刊开辟专版,在互联网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另一方面,牢固树立市场宣传营销意识,变“等”客上门为“请”客上门,积极组织人员组成促销团,到各地进行面对面的宣传营销[14],积极邀请知名学者、家、记者、旅游界同行来鄢陵实地考察、踩线,推介旅游线路,有效地展示和推介乡村休闲游,提升鄢陵乡村游在周边地区乃至全省的影响,打响鄢陵乡村旅游品牌。

5.3.3加大对优秀旅游人才的培养力度。

一方面针对来鄢陵的旅游人才,出台包括家属安置、子女上学等方面的政策,吸引一批懂管理、善经营、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服务于鄢陵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结合政府再就业培训项目,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培训等方式,加大对鄢陵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5.3.4打造精品景区,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资源优势不等于产品优势,更不等同于经济优势[15]。为了加快发展乡村游和休闲农业,鄢陵县可以聘请专家,科学整合资源,对旅游资源开发、线路组合、宣传定位、发展步骤等工作进行全面规划设计,规划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特色”或“多乡一业、多村一品”的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格局。同时严格按规划实施,深入挖掘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把美丽田园风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结合起来,努力打造河南省乃至全国独特的乡村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 李鸿雁,张存立.鄢陵花卉基地建设发展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6(13):3037-3038.

[2] 强海洋,杨海宾.鄢陵县花卉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5):302-305.

[3] 高洪涛.许昌花卉旅游发展的调查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4):79-80.

[4] 赵红.鄢陵县休闲旅游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2008:6-7.

[5] 李永文.中国省市区地理.河南地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153.

[6] 张守俊.河南旅游大观[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220-221.

[7] 鄢陵县政府.关于构建鄢陵花木产业体系的思考[N].许昌日报,2011-08.

[8] 马惠娣.大旅游视野中的休闲产业[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16(2):39-43.

[9] 梁滨.论乡村休闲旅游的文化视野[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9(8):59-62.

[10] 杨玉民,辛燕.互联网对做大做强鄢陵花卉苗木产业的调查与思考[J/OL].(20070905)http://cif.mofcom.gov.cn/cif/html/scdt/2007/9/1188962742336.html.

[11] 刘红,胡春姿,陈英歌,等.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形势问题与对策[J].绿色中国,2002(6): 23-25.

[12] 郑文增,张元柏.创新产业竞争力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7(1):42-43.

[13] 张金云,夏光炎.安徽省苗木花卉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24):13471-13473.

[14]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95-96.

[15] 肖忠东.我国文化旅游产品的系统开发[J].吉首大学学报,2000(1):48-51.

猜你喜欢
鄢陵县特色农业对策措施
求实上善逐梦行 百年鄢高谱华章——奋进中的鄢陵县第一高级中学
求实上善逐梦行 百年鄢高谱华章——奋进中的鄢陵县第一高级中学
鄢陵县
鄢陵县
“互联网+”背景下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农村文化产业与特色农业融合发展的研究
医院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预警措施探析
浅谈“社区图书馆”建设
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布局河北文化发展新常态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