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金栓
摘要: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人人进、人人用所导致的全方位空间互动引起了教育关系和师生关系的根本变化,引爆了作文修改的革命,使作文修改呈现出多元性、开放性、交互性和高效性,克服了传统作文修改的弊端,实现了作文修改的最优化,使作文修改焕发出生命活力,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愿望变为现实。
关键词:网络学习空间 作文修改 生命活力
引言
传统作文修改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重老师批改,轻学生参与;批改方式封闭单一,反馈慢,效率低。一方面老师苦不堪言,另一方面学生接过作文,只是先看分数,再看总批,看后束之高阁,很少去认真看老师的修改,更谈不上自己去修改了。这就是作文批改中教与学矛盾尖锐对立的现状,也是作文批改中长期没得到解决的问题。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所导致的全方位空间互动引起了教育关系和师生关系的根本变化,引爆了作文修改革命,使教师、学生能基于“学习网络”开展学习。网络学习空间真正改变了师生互动的方式,改变了以前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把作文修改自主权还给学生,实现了作文修改的最优化,使作文修改焕发出生命活力,达到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教学目标。
一、作文评价的多元性,启动学生参与探究之心
传统的作文评价一般只局限于教师,而作文本以纸作为“传播媒介”,在传播过程中,它缺乏再生力;只有一个文本,只能让单个的读者作历时性的阅读,无法大面积共时性阅读;况且作文本大多“呆”在老师的案头,新作文读者少,旧作文更没有机会让大家常读。网络学习空间修改突破了传统作文本造成的交流时空的限制,改变作文终结性的评价方式,营造一种在互动交流基础上的形成性评价,减少了老师作后评改一锤定音的压力。网络学习空间为不同主体参与提供了交互的平台,不仅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而且也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甚至是更多网络志愿者的参与和交流。这种空间互动既是平等的,又是开放的,超越了年龄、职业、地域、从属、时空等各种界限。“空友”(学生、任课老师、家长、亲友、特约编辑、报刊文友、因特网网友)通过不同层面批改渠道的开通,为学生作文提供多角度的、快捷的反馈信息,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培养学生正确的判断能力与恰当的自我效能感。作文的评价过程真正成为一个多元、多层、多向、多群的互动、共享、共创过程;满足了学生自由生长、自我探究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使作文修改活动成为学生心智发展、人格完善、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方式。
二、作文批改的交互性, 激发学生的重构之心
批改应当是师生共同的思维活动,应当是信息传递交流的过程,应当让学生在批改比较品味中产生“共振”的最佳效果。只有这样的作文批改,才能体现立体化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随着对话、理解、沟通等交往活动的深入,主体间就会产生智慧的碰撞,思想的交融,情感的激荡,人格的感染,学生就会逐渐摆脱自我原有认识的狭隘性,思维的片面性,思想的肤浅性,情感的单一性,从而使自己进入更广阔的精神活动领域,超越自己的身体状态、认知结构、能力水平和人格层次,进入了创新的境界。群体之间交流得越充分,个体获得的启发就越多,表达就越丰富。互动建构促进丰富表达,丰富表达激起互动建构。网络学习空间让每个学生得到一个爱不释手、充满激励、交流互动、如影相随的“良师益友”。特别是看到自己的修改能使一篇文章获得“新生”时,成功的喜悦油然而生,时间一长,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修改作文的氛围。正是这些多元互动的信息激发着学生勤写、乐写、善改,激励着学生在网络学习空间上展现自我,超越自我。
三、作文修改的开放性,叩动学生的创造之心
传统作文模式基本上表现为信息的单向传播过程,“读者”这一环节十分薄弱,在信息循环过程中不能引起足够的反馈效应,出现只有作者缺乏读者的尴尬。作文教学过程往往成了“写、交、批、退、扔”的过程,即使做得再多也难有所长进。网络学习空间为作文修改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等交流互动平台,改变了这种格局,带来崭新的氛围!对学生作文的精批细改,已经不再是老师的个人“专利”,实现了作文评改的多渠道开放,打破了作文修改的时空限制,以其时空上的超越性构成了一个生态式的学习环境,就像一个柔性的空间结构,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为自由的开放环境。网络学习空间进入作文修改,把学校、家庭与整个社会连在了一起,各种学习空间也彼此互相连通,打破各种学习空间的封闭性,实现了在各种环境下更为广泛的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直接信息交换和各种活动的共同开展,从时空上形成了立体网状的交流渠道,从而超越同学之间的经验水平,获得更多的信息。无论是作前、作中、作后,都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机会,改善了传统作文作后交流的方法,从收集、写作、交流评改、再写作、欣赏,形成一个有序的循环式教学模式,达到螺旋式升华的目的。学生的交流面广了,信息量也就大了,写相同或相近体裁的同学也能及时了解别人的思考角度,并加以借鑒,强化激活和优化匹配学生全脑的情、知、意,深化作文内容,为发展学生思维的创新和求异性提供了动力平台。
四、作文讲评的高效性,推动学生的实现自我之心
新课标中指出,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传统作文教学的教师评改、学生自改、同学互改等手段在网络学习空间下获得了新的拓展。在课堂通过网络系统的“屏幕广播”途径,实现全班同时研讨某一篇代表作,既可以对文章的具体词句进行点评,也可以对整篇文章进行综合评价,学生通过计算机屏幕观看老师对作文的删、换、补、调,倾听老师对该文的分析评价,领会老师的评价思路,获得了一种“手把手”教修改作文的感觉。明确了改什么与怎样改,体会到为什么这样改的道理,对不切合或背离训练要求的常见“病症”和修改方法有更多方面的了解。屏幕评议指导,使学生有了模仿的“模型”,并从模仿中理解和掌握了评改的意义和方法,加速了从理解到运用方法的过程。老师和学生一起修改,采用“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方式,能随时、随地、任选内容、自主请教、自主修改、针对个体差异评改等,提高了作文反馈的效率。最后,由学生自行在网上整理自己的作文,并在交流区浏览其他学生提交的作文。空间人人通给作文修改模式创新插上翅膀,作文修改不再是枯燥、乏味、没有选择地单向说教。在整个修改作文过程中,学生在互动中建构,动态中生成,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发挥,创新意识得到保护,生命得以焕发,写作水平,修改水平,修改习惯,鉴赏能力、信息素养都得到了提高,极大地提高了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语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管珏琪,刘俊.个人学习空间:数字学习环境设计新焦点[J].中国电化教育,2013(3):6.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717.
[3]张再富.学生用空间是“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根本[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3):54-56.
[4]李得贤.交流??——网络作文的制高点[J].中国电化教育,2003(11):39.
[5]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