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2014-05-30 09:19:49田海国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教育创新素质教育阅读教学

田海国

摘要: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的基础,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学生掌握适当的阅读方法,能张扬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健全学生人格。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也至關重要。

关键词:阅读教学 素质教育 教育创新

引言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课堂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完成信息交流传递的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阅读教学在整个中学阶段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关系到人文修养的培养。然而从整个语文教学的效果来看,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下面就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的影响

由于“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语文课堂普遍表现为“试题化”倾向。考试的阅读题型,成为了语文阅读起点。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千方百计地往考试的阅读题型方面靠拢,模仿题型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把课文讲深讲透,只怕有丁点偏差,之后让学生大量、重复阅读,导致学生产生对语文学习的逆反心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已经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形成一种强大的“惯性”。

(二)阅读教学追求“模式化”

近几年,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流行“提问设计”教学。不少语文教师把它奉若神明。从备课、作业到授课全是“提问”。由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一堂阅读课提出一系列问题,师生之间问答,学生之间问答,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然而学生读了之后却未能领会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没有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中心思想,只是为考试做准备、练习。这样的阅读既挤走了精心指导学生阅读的时间与空间,又使一部分学生的语文知识有所缺漏。长期如此,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分析形成了对教师的依赖,拿一篇文章给学生自己读,他们便不知怎样去把握重点,对此,老师们往往归因于学生阅读能力太差,所以不断加大学生阅读训练的力度。这些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阅读教学评价目标单一

传统语文教育评价从内容到方式,都有定型化倾向,用单一的目标衡量千差万别的学习对象,评价缺乏导向、激励的功能。在阅读教学中,评价目标单一化致使学生没有参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没有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学习积极性,就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人阅读学习的欲望,不同层次的学生就不能得到不同起点标准的肯定评价,学生便不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不利于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三、解决策略

(一)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提高阅读质量,关键是培养阅读习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贯提倡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如果一个人不阅读,就会缺乏智慧和判断力;如果一个民族不阅读,它的文化必定会丧失创造力和批判性,自主创新将会成为一句空话。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反复训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是语文能力提高的必要条件之一。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便能够自觉地认真阅读、潜心体味,把读书当做吃饭一样,不读书就会有精神饥饿感。对语感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考查语文成绩优秀学生的学习经历不难看出这一点,他们都有一些良好的读书习惯,良好的读书习惯使他们建立起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成为他们在语文阅读活动中的一种心理需要和行为定势。这对他们阅读能力的发展起到了保证和促进的作用。

(二)教师应摒弃“应试教育”思想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摒弃“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从整体上来把握文章的内涵、外延。读一篇文章,我们一定要带领学生去理解作者表达的中心思想,要掌握文章的写作主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只有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才能了解文章中心思想。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而不要在教法上多下无谓功夫。动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勤于动笔、多写写心得体会。

(三)语文阅读教学创新增强生命力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根据学生特点,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入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阅读的过程中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自己主动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更有效地使阅读课上得有意义。教师注重提问的启发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需要而开展的师生间问答式的言语或非言语交流。阅读教学要突出文章的重点和中心,优化阅读课堂教学结构。在这种有规则的课堂教学游戏中,学生要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或与其他同学的讨论,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在教师提出问题时回答问题。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等各个方面的创新能力。以前的课堂提问,多是要求学生重复已教学过的问题的答案或复述信息,尽管这些简单的问题的提出不尽人意,但比教师一言堂地在讲台上讲解要好得多,它也控制住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冷清局面。要把握一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具体操作当中,课堂教学的提问要倾向于提出一些理解性、分析性、评价性的问题,尤其要求体现文章的重难点所在问题。课堂提问要具有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潜能,通过师生互问,平等提问,让学生成为课文教学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求知的思维习惯。

(四)重视评价的作用

评价具有导向、激励的功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起点为标准的相应评价,这样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利于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保持他们良好的学习自信心。评价要与对学生要求的学习目标相对应,能较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性。特别对较差的学生一旦达到目标的要求,教师要及时给与表扬及鼓励性评价,让学生逐步获得成功的体验。评价要与相互学习相结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在教师指导下,依据恰当的评价标准让学生相互评价。相互评价有利于形成宽松的氛围,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有助于学生取长补短,掌握语文知识,提高鉴赏能力。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时的某些心理障碍,激发学习欲望,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五)注重理论与个性化建构

新课标强调阅读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对话,要真正实现学生、教师、编者、文本四者之间的多重对话。这是当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所面临的新课题,也是接受理论的文学观。它对读者的重视和强调,纠正了历来对文学认识的片面性,让我们对文本和读者的相互关系有了新的认识,这种关系的动态性和双向性,打破了把艺术欣赏视为单向的审美静观的传统理解。这种辩证关系更符合实际,也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对读者的尊重,读者能真正得到新的艺术经验和审美享受。语

参考文献

[1]李辉举.设疑激起涟漪 质疑激活课堂——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文本”与“思维”的连接[J].群文天地,2011(10).

[2]马强.浅谈语文素质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8).

[3]王东成.设疑——课堂活力的助推器[J].新课程(教研),2011(07).

[4][5]沈健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09(07、01).

[6]栾广飞,房建华.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学苑教育,2011(17).

猜你喜欢
教育创新素质教育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生价值观教育创新探讨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26:35
浅析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教育理念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