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尚静 郭红兵
摘要:本文引入包含通脹预期和滞后产出缺口的新古典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应用包含通胀偏差和产出缺口的贴现平方和的损失函数,从稳定通胀、稳定产出和损失函数方差的角度比较通胀目标制和名义GDP目标制,分析认为二者有不同的适用情况,不能简单评定孰优孰劣。本文实证结果显示中国货币政策偏向名义GDP目标制。
关键词:通胀目标制;名义GDP目标制;损失函数
中图分类号:F82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4)06-0004-05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4.06.01
一、引言
货币政策规则作为货币政策行为指南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按照货币政策施行中的作用不同分为工具规则和目标规则。目标规则为货币当局公开宣布一个量化的名义锚,将该名义锚作为目标对象以约束货币当局的机会主义行为,数学上表示为最一般水平上,包含通胀偏差和产出缺口的贴现平方和的损失函数(目标函数)的最小化[1]。鉴于中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关注币值稳定即关注通胀,追求经济增长即追求产出。以此为背景,本文讨论目标制中的通胀目标制和名义GDP目标制,希望对中国货币政策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被很多国家选用的通胀目标制是中央银行对外公开目标通胀率,同时经过一定的预测方法获得预期通胀率,使用相应的货币政策操作使实际通胀率趋近目标通胀率。按照是否考虑产出,分为灵活通胀目标制和严格通胀目标制。名义GDP目标制则以名义GDP为名义锚,分为水平目标制和增长目标制。
二、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国外早有学者对两种目标制进行比较研究。Ball(1997)认为“在一个简单宏观经济模型中引入菲利普斯曲线和后顾性IS曲线,严格通胀目标制和名义收入目标制均为有效目标制,但名义收入目标制会引起通胀率和产出水平的不稳定”[2];Guender(1999)认为“利用U形政策将参数空间分为两个区:一个是名义GDP目标制更优,另一个是严格通胀目标制更优”[3];一种观点认为通胀目标制优于名义GDP目标制,因为前者满足损失函数最小化的一阶条件;Jensen(2002)就两种目标制的比较问题,讨论新凯恩斯模型框架下,若经济受到冲击不影响产出与通货膨胀的权衡关系,通胀目标制优于名义GDP目标制,特别当产出具有持续性时,其优越性更明显。而冲击影响权衡关系时,后者更利于稳定通货膨胀[4]; Staudinger(2003)等人认为灵活通胀目标制和名义GDP目标制下需求冲击不会影响货币政策效果,供给冲击会影响货币政策效果[5]; Malik(2006)认为强调名义GDP目标制优于通胀目标制的条件是产出缺口或通货膨胀有一定的持续性[6];McCallum(1999)等人认为以产出稳定为标准,认为名义GDP目标制相对更优[7]。
国内仅有少数学者比较了两种目标制。卞志村和管征(2005)选用简单前瞻性模型,假设通胀目标制和名义GDP目标制均可作为最优货币政策规则有效形式,发现从损失函数角度分析,均是最优货币政策[8]。丁福云(200
7)在新古典框架下引入菲利普斯曲线,通过推导通胀率与产出缺口的线性公式,指出名义GDP目标制下央行的政策反应较小[9]。
三、理论模型
(一)通胀目标制模型
从社会福利角度分析,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社会福利最大化。Woodford(1999)证实央行损失函数的多期表达式等同于社会福利函数,即在二阶近似范围内最小化损失函数的范围相当于最大化社会福利函数,因此社会福利函数和央行损失函数一致[10]。参考Jistiniano和Preston(2010)等关于货币政策目标函数的论述,假定社会人为理性经济人,社会福利函数为经济人各期效用的贴现值之和[11]。货币政策的目标函数可描述为:
L1=Et■?茁jLt+j,Lt=■[(?仔t-?仔*)2+?姿y■■] (1)
其中,Lt是损失函数;?茁是社会福利损失相对于时间的权重,一般定为1或接近1;y■是对数处理后的产出缺口,大小与市场力量和税收扭曲有关,市场程度越高,税收扭曲程度越小,产出缺口便越小;?仔t是通胀率;?仔*是央行在年初公布的目标通胀率;系数?姿>0是损失衡量中产出缺口的权重。
传统菲利普斯曲线考虑到通胀率和产出缺口预期后得到新古典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滞后产出缺口近似估计预期产出缺口,曲线方程表示为:
yt=?浊Eyt+?籽(?仔t-?仔e)+?滋t,Eyt=yt-1,?滋~idd(0,?滓2)(2)
其中,0≤?浊<1;代表产出持续性;?仔e为过去形成的t期预期通胀率;?滋为供给冲击。
通胀目标制下通胀率为控制变量,产出缺口为状态变量。假设存在最小的目标函数值,则贝尔曼方程。
V(yt-1)=Etmin{■[(?仔t-?仔*)2+?姿y■■]+?茁V(yt)}(3)
故央行货币政策决策问题是以贝尔曼方程为目标函数,菲利普斯曲线为约束条件的规划问题。
贝尔曼方程的一阶条件为:
■=(?仔t-?仔*)+?姿?籽yt+?籽?茁V'(yt)=0 (4)
存在V(yt-1)=f(y2t-1)的二次函数关系,设
V(yt)=?渍'0+?渍'1yt+■?渍'2y2t(5)
对式(5)取期望,由E(?仔t)=?仔et,E(?渍'i)=?渍i,E(yt)=?浊yt,E(?滋t)=0得到
?仔et-?仔*+?籽?茁?渍1+?籽?浊(?姿+?茁?渍2)yt-1=0(6) 有:
?仔t=?仔te-■?滋t(7)
整理如下:
?仔t=?仔*-?籽?茁?渍1-?籽?浊(?姿+?茁?渍2)yt-1-■?滋t (8)
令a=?仔*-?籽?茁?渍1,b=?籽?浊(?姿+?茁?渍2)yt-1,c=■ (9)
可得方程组?仔t=a-byt-1-c?滋tyt=?浊yt-1+(1-?籽c)?滋t (10)
则?仔t和yt均为yt-1和?滋t的函数,故t期的通胀率和产出缺口受到t期新供给冲击和t-1期滞后的产出缺口的影响。
基于上述分析,计算通胀目标制下通胀率和产出缺口的方差分别为:
Var(?仔t)?仔=■?滓2Var(yt)?仔=■?滓2(11)
央行的调控目标是损失函数,损失函数方差由产出缺口方差和通胀率方差构成。由式(11)得出通胀目标制下损失函数方差是:
Var(L1)?仔=Var(yt)?仔+?啄Var(?仔t)?仔=■?滓2(12)
其中,?啄为损失函数中赋予通胀率方差的权重。
Sevensson(1999a)区别严格通胀目标制和灵活通胀目标制。严格通胀目标制下,当实际通胀率偏离目标通胀率时,该目标制会迅速消除这种偏离。损失函数中?啄→∞,?姿=0且只涉及通货膨胀;灵活通胀目标制下央行综合考虑稳定产出和通货膨胀,实际通胀率渐进的逼近目标通胀率,且?姿>0。灵活通胀目标制下损失函数方差如式(11)所述。
严格通胀目标制度下产出缺口方差形式如灵活通胀目标制产出缺口方差,唯一区别是c变化为c',具体表示为:
Var(?仔t)?仔'=0Var(yt)?仔' 可见严格通胀目标制虽然降低通胀率的波动,但灵活通胀目标制更稳定产出缺口。该结论和Sevensson(1999a)中给出的灵活通胀目标制更稳定产出的结论一致。实际情况是央行不能忽视产出,所以严格通胀目标制的适用性不强。 (二)名义GDP目标制模型 货币政策只决定名义GDP,但不影響通货膨胀和产出之间名义GDP增长的分配,分析增长目标制更符合实际。假设自然产出水平是常数,所以产出随产出缺口改变。假设gt=?仔t+yt-yt-1表示名义GDP增长。 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函数如下式: L2=Et■?茁jLt+j,Lt=■[(?仔t-?仔*)2+?姿g■■2] (14) 参考Walsh(2003)关于名义GDP增长目标制的两种不同控制变量表达式,本文选择央行调控通胀率来实施货币政策的情况[12]。假设V(yt-1)也为最小的目标函数,贝尔曼方程为: V(yt-1)=Et■{■[(?仔t-?仔*)2+?姿g■■2]+?茁V(yt)}(15) 故央行货币政策决策问题是以式(14)为目标函数,式(2)为约束条件的规划问题。 如前所述,V(yt)也为yt的二次函数,假定 V(yt)=?渍''0+?渍''1yt+■?渍''2y2t (16) 式(15)的一阶条件为: ■=(?仔t-?仔*)+?姿(1+?籽)gt+?籽?茁V'(yt)=0 (17) 式(17)取期望整理可得: ?仔*=(1+?姿+?姿?籽)?仔et+?籽?茁?渍1+[?籽?茁?渍2?浊-?姿(1+?籽)(1-?浊)]yt-1 (18) 有: ?仔t=?仔et-■?滋t (19) 整理如下: ?仔t=■?仔*-■-■yt-1 -■?滋t (20) 令d=■,e=■,f=■ h=■ (21) 得到方程组?仔t=d?仔*-e-fyt-1-h?滋tyt=?浊yt-1+(1-?籽h)?滋t (22) 综合以上式子,名义GDP目标制下通胀率和产出缺口的方差分别为: Var(?仔t)gdp=■?滓2Var(yt)gdp=■?滓2(23) 故名义GDP目标制损失函数的方差为 Var(L2)=Var(yt)+?啄Var(?仔t)=■?滓2(24) (三)模型比较分析 1.比较可知f 2.比较c和h,分为三种情况:?籽(?姿+?茁?渍2)(1+?籽)>1时,c>h。有Var(?仔t)?仔>Var(?仔t)gdp,Var(yt)?仔 ?籽(?姿+?茁?渍2)(1+?籽)=1时,c=h。有Var(?仔t)?仔=Var(?仔t)gdp,Var(yt)?仔=Var(yt)gdp。意味着发生供给冲击时,名义GDP目标制和通胀目标制在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的调控方面有相同的效果; ?籽(?姿+?茁?渍2)(1+?籽)<1时,c 四、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由于1994年是中国全面改革的年份,其后两年实现宏观调控,本文数据选取的时间范围是1994年第1季度至2013年第4季度。所有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由于季度数据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所有数据在处理前均进行X12方法处理,以消除季节趋势。 通胀率:用消费物价指数CPI环比数据作为观测通胀水平的指标,(CPI-100)*0.01表示通胀率水平,用pi表示。 通胀率预期:实证处理中,获得通胀率预期数据主要有三个方法:一是中国人民银行每季度的《居民储蓄问卷调查系统》问卷;二是用认为通胀率预期是适应性通胀率预期[13];三是工具变量法。本文选取第二种方法。 对数产出缺口:名义GDP代表产出水平,除以当期CPI指数得到实际GDP,后使用X12方法处理后取对数,不改变原始数据间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异方差。继而,通过HP滤波法测算出对数产出缺口,最终数据用y表示。本文的计量软件是EVIEWS7.0软件。 (二)模型估计 1.估计方程 对新古典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估计如下: yt=0.89374yt-1+0.35086(pit-pit-1)+?滋t [13.63526][2.824991] 系数对应的P值都小于5%的临界值,方程整体拟合优度较好。由此式计算出残差,再利用式(7)计算残差系数。 2.残差系数的处理 根据拉依达准则法剔除残差系数中的异常值。在实验数据值中出现大于μ+3σ或小于μ—3σ数据值的概率是很小的。因此,大于μ+3σ或小于μ—3σ的数据值作为异常值,予以剔除。为了数据的精确性,可把异常值的标准定为是大于μ+2σ或小于μ—2σ。 剔除极端值后,剩余78个系数。假设货币政策在实际实施时,并没有严格区分通货目标制和名义GDP目标制。将78个系数分为两组,对于A组,系数小于均值,即认为货币政策偏向名义GDP目标制;对于B组,系数大于均值,即认为货币政策偏向通货膨胀目标制。并分别计算A,B两组的产出缺口方差和通胀率方差。计算过程见表1,相应的方差见表2。
(三)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理论模型结论,偏向名义GDP目标制,有利于减少通胀率波动,即A组通胀率方差小于B组通胀率方差;偏向通胀目标制,有利于稳定产出缺口,即B组产出缺口的方差小于A组产出缺口的方差。根据实证结果,A组通胀率方差明显低于B组通胀率方差,A组与B组的产出缺口方差几乎无差别。即偏向名义GDP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效果得到中国历年数据的支持,而偏向通胀率的货币政策效果不能得到实证的支持。
五、结论
本文在中国货币政策背景下,引入新古典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基于包含通胀偏差和产出缺口的贴现平方和的损失函数,分别探讨通胀目标制和名义GDP目标制在稳定通胀和产出方面孰优孰劣,得到以下结论:
与灵活通胀目标制相比,严格通胀目标制使产出权重为零时最小化产出缺口和通胀方差的加权和。但是追求较小的通胀稳定会牺牲较大的产出稳定。现实中实施货币政策不能只关注通胀率,经济增长也该纳入考虑范围。
不能简单的说通胀目标制和名义GDP目标制孰优,二者有不同的适用情况。综合分析认为通胀目标制降低通胀波动和通胀预期,利于经济发展。而名义GDP目标制同时钉住通胀和产出缺口,遇到供给冲击时更能稳定产出波动。但是评判目标规则优劣的标准是损失函数方差。方差大小的影响因素之一是央行对产出缺口和通胀的偏重程度,即对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的偏重程度;影响因素之二是国家基本经济情况,如产出持续性、通胀率目标、社会在损失衡量中产出缺口的权重等因素。央行应先考虑本国实际情况,再灵活选择通胀目标制和名义GDP目标制,以更好的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带入中国的数据进行实证,说明中国货币政策目标规则偏向于名义GDP目标制。虽然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的宏观环境不利于实施通胀目标制,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体系的完善,调控方式的转变,灵活应用通胀目标制和名义GDP目标制将是我国货币政策的合理选择。■
(责任编辑:张恩娟)
参考文献:
[1]Sevensson,L.E.O.Inflation Targeting As a Monetary Policy Rule[J].Journal ofMonetaryEconomics,1999a,43(3):607-654.
[2]Ball, L. Efficient Rules for Monetary Policy[J]. International Finance, 1999,2(1):63-83.
[3]Guender, A.V. Nominal Income Targeting Vs Strict Inflation Targeting: A Comparison[M]. Department of Economics,University of Canterbury,1999.
[4]Jensen, H.Targeting Nomial Income Growth or Infl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2,92(4):928-956.
[5]Fish, H.,Staudinger,S. Inflation Targeting Versus Nominal Income Targeting[J].Journal of Economic,2003,78(2):113-137.
[6]Malik, H.Price Level vs. Nominal Income Targeting: Aggregate Demand Shocks and the Cost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ey Transmission[D].MPRA working PaPer,456,2006.
[7]Mc Callum, B.T., Nelson, E.An Optimizing IS一LM Specifieation for Monetary Policy and Business Cycle Analysis[J].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1999,31(3):296-316.
[8]卞志村,管征.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前瞻性视角分析[J].金融研究,2005,303(9):31-38.
[9]丁福云.货币政策规则及其运用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7.
[10]Woodford M.Optimal monetary policy inertia[J].The Manchester School,1999, 67(s1): 1-35.
[11]Justiniano,A., Preston, B.Monetary Policy and Uncertainty In An Empirical Small Open-Economy Model[J].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2010,25(1):93-128.
[12]Walsh,C.E. Optimal Contracts for Central Banker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5,85(1):150-167.
[13]楊继生. 通胀预期、流动性过剩与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性质[J]. 经济研究,2009(1):106-117.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融稳定约束下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研究”(11CJL018)的资助。
收稿日期:2014-04-08
作者简介:代尚静(1990-),女,四川西昌人,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
郭红兵(1972-),男,山东淄博人,金融学博士,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
《海南金融》版权声明
为适应我国网络数据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同意被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龙源期刊网等相关数据库和媒体收录,并许可其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文章作者版权使用费和稿酬本刊将一次性给付(本刊不收取任何版面费)。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作者向本刊投稿,应保证所投稿件为原创,未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所引用的图表等受版权保护的材料均已获得权利人许可;保证所投稿件的整体或主要部分未被其他刊物采用,并且从未正式出版过;保证所投稿件一经我刊刊发,其版权将不再转让或许可给第三方使用。作者向本刊投稿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本刊编辑部上述声明。
《海南金融》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