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玉 谢琳琳
【摘要】 目的 探讨和分析肺结核并乙肝病毒感染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抗结核药物对其肝损害的情况。方法 选取60例肺结核并乙肝感染者(实验组)以及6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对照组),首先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保肝治疗,待其肝功能恢复正常后与对照组患者同时采用肺结核常规治疗,记录分析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在相同时间段内肝功能出现损伤的例数、损伤率及受损程度。结果 实验组(肺结核并乙肝感染者)总的肝功能受损率为53.33%,对照组(单纯肺结核患者)总的肝功能受损率为16.67%,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针对肺结核并乙肝感染者的临床治疗中应尽量使用对肝功能损伤较轻的药物,最好同时实施保肝治疗。
【关键词】 肺结核;乙肝感染;肝损害;临床观察;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059-02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是全球性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给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1],我国是全球结核病高发率国家之一,且近年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我国亦是乙型肝炎频发地,因此肺结核并乙肝病毒(HBV)感染患者较为常见。临床上普遍应用的抗结核药物都会对肝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对原有肝病基础的患者损伤会更严重。因此,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减少肺结核并乙肝感染者肝损害的关键。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了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并乙肝感染者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肺结核并乙肝感染者(实验组)以及6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对照组)。实验组: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45.6岁;对照组: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44.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资料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首先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保肝治疗,待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后与对照组患者同时采用肺结核常规治疗,进行化学治疗的主要药物为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和乙胺丁醇(E)这四种抗结核药物,即2HRZE/4HR方案,且治疗期间所有患者严禁使用对肝脏有损伤的其他药物。
1.3 观察指标 患者肝功能检测指标根据血清总胆红素(TBil)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含量来判定,若出现TBil>20μmol/L、ALT>40U/L,则判定为肝功能异常[2]。进行抗结核治疗前检验肝功能的频率为每周1次,开始治疗后两个月内为每两周1次,在治疗过程中若患者出现异常症状或体征,则应立即检查肝功能。详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在相同时间段内肝功能出现损伤的例数、损伤率及受损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均数±标准差(χ±s)来表示计量资料数据,采用X2和t进行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通过检验分析两组患者采用肺结核常规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以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可得,两组患者肝功能损害大多都发生在抗结核治疗后的前两个月,治疗后第1个月内实验组和对照组肝功能受损人数分别为15人和6人,第2个月内肝功能受损人数分别为13人和3人,实验组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长达六个月的随访记录,实验组患者肝功能总受损率为53.33%,对照组患者肝功能总受损率仅为16.67%,明显低于实验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抗结核药物具有很大的毒副作用,加之其往往需要与多种其他药物一起联合使用,因此会产生更大的不良反应,其中对肝功能的损害尤为突出[3-4]。相关文献报道,携带乙肝病毒(HBV)也是造成肝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进行抗结核治疗的主要药物为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其中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是标准化学治疗方案中必不可少的一线抗结核药物,其对细胞内外、静止期和繁殖期状态的结核菌都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随着抗结核化疗的持续进行,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会明显增加,容易导致药物性肝损害,严重者可能导致急性肝坏死或肝功能衰竭,给患者的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患者在进行化疗期间要严禁使用对肝脏有损伤的任何其他药物,并且要定期到医院复查肝功能。同时,临床上科学合理的保肝治疗法也是减轻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肝脏受到损伤的关键。
相关研究表明,给予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患者抗结核化疗后肝功能受损率约为50%,而且长期随访记录也表明发生肝硬化率升高了[5-6]。本次研究结果与以上报道相一致,说明肺结核并乙肝感染者对抗结核化疗药物的承受能力相对更差,患者肝功能受损与原有肝疾患病理损害有密切关系,即抗结核化疗药物在原有病理损害的基础上加重了对肝脏的损伤。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也不断增强,因此科学有效的医疗手段是实现病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桥梁。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即实验组—肺结核并乙肝感染者以及对照组—单纯肺结核患者)采用了常规抗结核治疗措施,分析检验了患者肺结核常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以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肝功能损害大多都发生在抗结核治疗后的前两个月,其中治疗后第1个月发生肝功能受损的人数多于第2个月的新增肝功能受损人数,并且实验组(肺结核并乙肝感染者)总的肝功能受损率(53.33%)要远高于对照组(单纯肺结核患者)总的肝功能受损率(16.67%)。因此,在针对肺结核并乙肝感染者的临床治疗中应尽量使用对肝功能损伤较轻的药物,最好同时实施保肝治疗。
参考文献
[1] 陈银松,周文一,张设.肺结核合并HBV感染者抗结核治疗肝损害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质,2013,15(9):73-74.
[2] 刘玉峰,顾国蓉,姚艳红.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肝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质,2009,19(3):462-464.
[3] 林松茁,金周德.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的肝损害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3):8139-8140.
[4] 刘晓燕.62例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的临床资料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596-597.
[5] Lee BH,Koh WJ,Choi MS,et al.Inactive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carrier state and hepatotoxicity during anti-tuberculosis chemotherapy[J].Chest,2005,127(4):1304-1311.
[6] 蘇国生,黎建源,程万里,等.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126例治疗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