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态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

2014-05-30 00:13马莹华孙小慧
学理论·上 2014年7期
关键词:大学生

马莹华 孙小慧

摘 要:生态道德教育是时代赋予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生态道德现状调查发现,大学生生态道德水平整体状况良好;他们对生态和生态道德知识有所了解但不深入、生态道德意识正在觉醒但危机感缺乏、生态道德情感较强但容易产生波动、生态道德行为有所自律但主动性不够,基于对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拓展生态道德知识的传播渠道、强化生态道德情感体验、激发生态道德实践的主动性、加强生态道德行为引导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道德;生态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9-0182-02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五位一体”的新布局,明确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应该通过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思想观念、感情和意志,自觉应用生态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因此,把握当前大学生生态道德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对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现状调查及统计

问卷设计。根据道德发展的心理过程,结合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从知识、意识、情感、行为四个维度编制了大学生生态道德现状调查问卷,共计25个题目。

调查对象。以大连理工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涵盖理科、工科、经管和人文等专业。发放正式问卷400份,回收388份,回收率为97%,排除个别漏填和乱填问卷,实际有效问卷为380份,有效率为95%。

抽样方法。调查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先将学生总体按照四个年级差异程度进行分层,然后在每层中根据学生的男女比例、年级分布比例、政治面貌比例和专业比例,进行随机抽取样本单位。

统计方法。全部问卷资料经审核、编码、录入计算机后,采用SPSS17.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各个维度和整体现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再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進行差异性分析。

三、大学生生态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大学生对生态和生态道德知识有所了解但不深入

生态知识普及是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科学基础,目前大学生对基本的生态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总体均值为3.47)。63.2%的大学生表示关于绿色消费知识比较了解,但当问及有关深入的原因问题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认识等问题时,学生普遍反映思考不多。究其主要原因:一是生态和生态道德知识普及力度不够,非环境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生态知识的机会较少,生态和生态道德知识的普及渠道有待拓展;二是原有的道德教育体系中生态道德教育相对缺乏。原有的道德教育体系中比较重视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方面关系的规范教育,对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等关系的规范相对较少。三是学生生态保护实践活动不深入。目前大中小学尚未形成系统的生态教育及实践体系,加之学业繁重、升学压力大等原因,转移了许多学生对生态道德方面的思考,大学生学习生态保护知识的时间投入有限,直接影响了对知识的认识。

(二)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正在觉醒但危机感缺乏

目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总体较强(总体均值为3.81),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正在觉醒的同时,生态危机意识相对淡薄。92.6%的大学生不赞成“水电等能源是我们用钱买的,不存在浪费国家资源”的观点,但有58.1%的学生对“所谓人类正在面临‘环境危机是一种过分夸大的说法”表示赞成,生态危机意识淡薄。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大学生对生态危机缺少了解和深刻认识。由于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及存在问题的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大学生尚未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乃至全球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及后果。二是部分大学生对科技的盲目乐观。事实上,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显示了它的造福功能,但也越来越暴露出对自然和社会的危害。

(三)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较强但容易产生波动

目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情感总体较强(总体均值为3.68),但遇到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尤其是与传统习俗和个人愿望相冲突的时候,生态道德情感容易出现中断或转移。89.5%的大学生对于学校或班级组织的生态保护公益活动表示赞成,说明大多数学生有着浓厚的生态道德情感,情感上认同并愿意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去。但当问及对“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过年过节应该禁放烟花爆竹”的态度时,53.7%的大学生表示不赞成,生态道德情感明显下降。究其主要原因:第一,大学生自身的情感情绪特征所致。他们对各类热点问题积极关注的同时,容易呈现出情绪情感波动性特征,尤其与自身喜好和利益不一致时,情绪情感常常摇摆不定。第二,社会和学校缺少对生态善行情感表达的多样化通道。生态道德宣传活动的内容和开展形式的亲和性不够广泛,当生态道德选择与自身利益冲突时容易放弃原本产生的生态道德的情感。

(四)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有所自律但主动性不够

目前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有一定自律(总体均值为3.37),日常生活中大多能够做到保护环境、适度消费,但在干预他人的生态不道德行为和参与生态保护活动方面的主动性有待提高。85.3%的大学生表示“当有消毒餐具和一次性餐具时,我会选择使用消毒餐具”,但仅有11.6%的大学生表示“当看到同学乱扔垃圾时,会主动上前劝说”;6.3%的大学生表示“我经常主动参加环保宣传”;8.9%的大学生表示“我经常主动参加环保公益捐款”。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积极主动参与生态保护行为是生态道德处于较高水平阶段的表现,而目前大学生更多关心自我发展,缺少主动影响和帮助他人的意识,知行转化程度不高,在参与生态保护一类的社会活动时往往表现比较被动和消极。

四、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对策

(一)拓展生态道德知识的传播渠道

生态道德知识教育就是要让受教育者在了解生态系统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认识和把握调节人与自然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首先,要深入开展生态知识和生态道德知识内容的学习。创新生态道德知识的传播载体,通过“讲”、“演”、“发”、“展”的方式,活化生态“科普”知识,着重进行生态科技知识、生态法律知识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系列教育。其次,将生态道德教育融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各专业教学之中。引导学生从自身专业、兴趣等出发对环境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社会生态文明发展等方面进行道德观察和调研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最后,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系统普及生态知识,尤其将生态道德知识与法律法规知识相结合,整体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学校应该充分利用青年学生网络使用优势,通过建立校园生态网站,广泛传播与生态道德、生态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促进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形成。

(二)强化大学生生态道德情感体验

生态道德情感是大学生生态道德人格形成的重要体现,是大学生履行生态道德义务和责任的内在动力。强化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可采用以下方式:一是心灵体验。通过创设情景、诱发道德体验、引导反思等方式来促进德行的生成和发展。二是生态旅游。鼓励大学生利用假期到生态旅游区、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等生态教育基地参观游览,真切感受自然生态之美,激发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情感。三是生态考察。设计有明确目的的生态体验活动,组织具有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对所在地区,尤其是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较为严重的区域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和整理有关资料,激发学生探究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生态问题的原因和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激发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的主动性

积极主动参与生态保护行为是大学生生态道德处于较高水平阶段的表现,这种主动的生态道德实践更利于把生态道德意识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品德,成為一种优秀的素质。第一,发挥环境育人功能,营造良好的生态道德氛围。通过建设绿色校园,创造校园的生态文明文化,利用广播、网络、新闻、报刊等新媒体手段加强生态道德的宣传,调动学生参与生态环保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富有科学性和生动性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产生自豪感、满足感等积极情绪体验,将这些积极情绪转化为大学生履行生态道德责任和义务的内在动力,并付诸道德行为实践。第三,引导大学生从自身所学的专业、兴趣出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发展和环境问题等领域进行研究探讨,支持和鼓励学生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志愿者生态系列活动,宣传环保知识和相关法规政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和感染身边的人,并对表现较好的学生适时提出鼓励和表扬,满足大学生自我展示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四)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引导

大学生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生态道德行为对社会的生活方式具有示范性影响。第一,搭建大学生广泛参与生态实践的平台。充分发挥学校环保社团的作用,创建绿色文明校园,举办环保文化节、环保知识竞赛、环保征文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各种生态文明活动,以新颖的形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生态文明行动中来。第二,引导大学生的自我审视、自我约束。引导大学生经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对积极的生态道德行为加以肯定,对消极的生态行为及时指正,并自觉抵制任何违背生态道德规范的行为。第三,倡导健康的生态消费行为。将生态道德的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生活习惯中,引导他们从自身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做起,自觉远离一味追求感官享受和个人欲望的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做一个有责任意识、有社会意识、理智的、文明消费者。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