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
摘 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它提供了理解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全新视野。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确立不仅标志着实践观发展中的革命变革,而且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确立,标志着整个哲学发展中的革命变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毛泽东发展了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不仅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哲学理论,而且《实践论》成为中国革命的行动指南。
关键词:实践;实践论;实践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9-0036-02
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核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以往旧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实践唯物主义。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才构成了一个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统一、本体论和认识论相统一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实践唯物主义从自然、社会和人出发,把实践作为检验和发展自己的标准和动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承认物质本体论的主体哲学,是实践的、革命的、批判的哲学。
马克思称自己的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就以实践为中心对旧唯物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同时也阐明了自己的一些哲学观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旧唯物主义不能从实践出发去理解人类社会活动及其意义,唯心主义不承认物质的先在性,结果导致他们在认识世界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便把自己在《提纲》中表述的这种新世界观称作“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非常强调实践在人类社会及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在马克思看来,人们为了生存,必须进行物质生产实践,人从自然中获取衣、食、住、行,在生产劳动中人产生语言,人与人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在其基础上形成人类社会。实践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人在劳动实践中同动物分化出来;人类社会随之在生产劳动实践中不断发展;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通过劳动不仅改变着人类自身,也通过人类自己的劳动使自然界打上人的烙印。人类通过实践实现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人类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也使自己打上自然的印记。在人改变自然的过程中,人生产的产品凝结着人类的物化劳动。实际上,除采掘工业以天然存在物为自己的劳动对象以外,其他的产业部门的劳动对象都是劳动的产物。包括人们认为是自然的产物的动物、植物,它们也是世代人们劳动的产物。当然实践唯物主义不仅以人类劳动实践为基础,而且强调自然的先在性。自然的先在性主要表现在,人类获取劳动资料都离不开外部自然界。
自从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诞生后,它不仅承认实践的重要性,而且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实践。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证实了实践是认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例如列宁的《关于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一文,列宁称只了解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人是“留在预备班的唯物主义者”。认为解决宗教问题不仅要批判有神论,而且必须立足于历史实践的具体要求,在实践的过程中团结宗教教徒去改变人们的观念。在《再论工会、目前形势及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错误》中,列宁明确陈述了他的实践论的世界观。他说,实践是“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联系的实际确定者”,这就是说现实的世界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与物的关系世界。在指导中国社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同样也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毛泽东在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的指导下探索出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同时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1937年为了反对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而写的伟大著作《实践论》不仅提出实践的重要作用,而且提出知与行的关系,并强调了要实践、要观察、要调查,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推动认识的不断发展。同时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也阐明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人类在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无限接近绝对真理的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等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发展深化了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毛泽东实践观点,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从中国国情出发,重新认识和分析了中国社会现阶段存在的基本矛盾和我国目前面对的根本任务,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从根本上回答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不仅为我们指出了事物发展总的趋势,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我们总会碰到一些新问题、新的情况,我们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不断根据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新的理论路线,找到新的解决办法,从而最终解决问题。毛泽东的《实践论》就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在中国条件下的运用。
二、实践的观点是毛泽东《实践论》的基础和核心
1937年7月,毛泽东针对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写出了光辉著作《实践论》。《实践论》开宗明义地指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也就是说了解人、人的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是理解认识对于实践依赖关系的前提。整篇文章围绕实践展开论述,实践是一切人类活动的基础。首先说明人类进行生产资料的活动是其他活动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结成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和社会,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历史规律,并在实践中发现真理从而指导自己的实践。同时人的认识也会随着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而人类对真理的认识也受社会历史发展水平限制。所以人的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历史性。
在毛泽东的《实践论》中除了强调实践活动的历史性外,实践的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还表现在阶级斗争上,也影响着人类的实践活动以及对认识的把握。《实践论》指出:“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文化生活中,在各种不同程度上,指导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人们对外界的认识除了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外还受阶级斗争的影响。例如无产阶级从自发到自为的转变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在阶级斗争的实践中认识的深化过程。
《实践论》从实践的社会性出发,阐明了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谁。《实践论》指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应该认识到生产和阶级斗争对认识的影响”。另外《实践论》也指出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的主体是劳动人民,他们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者,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革命因素,因此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他们不仅创造着物质财富,而且还创造着精神财富。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明确了当代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也从哲学认识论的高度,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光荣使命。
三、《实践论》是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实践唯物主义的运用和发展
毛泽东明确指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毛泽东发展了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把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概括为实事求是。毛泽东正是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才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才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中国革命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实践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丰富经验的哲学的概括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同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思想路线做斗争的历史产物,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应用和发展,它们是一脉相承的,它们虽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但实质是一致的,都是在承认自然界优先地位,在承认物质本体论的基础上强调了实践的伟大作用,但是我们还必须说明的是: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实践也在不断发展,
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的经典著作,它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理论,指出了认识的发展过程,知与行的关系。但是,目前我们还没有从唯物史观上深入理解《实践论》。今后有待开展这方面的讨论和研究,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在理论上的提高,而且对于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如何能够更好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王世荣.唯物史观与认识论的统一——实践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J].榆林学院学报,2004(3).
[5]瞿仁信.《实践论》、《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贡献[J].南京社会科学,1997(3).
[6]马莉.新形势下再谈毛泽东的实践观[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2).
[7]刘锟.论实践唯物主义[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10).
[8]李育红.哲学实践观的地位与作用[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1).
[9]高文武.毛泽东视野中的哲学基本问题[J].苏州大学学报,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