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旭辉
摘要:农超对接模式代表了农产品流通的新方向,虽然在我国仍处于起步试点阶段,但是其发展前景广阔。文章通过分析“农户+超市”的二级供应链模式,运用博弈的方法,针对农户和超市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不同,分不同的情况建立相应的博弈模型,以农超之间的利润分配为重点,结合模型给出农户和超市的决策分析。
关键词:农超对接;博弈;决策
一、引言
农超对接是农户直接向超市提供农产品的流通新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农超对接”能够减少流通中间环节,大大降低流通环节的费用,从而为优质的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近年来,许多国外的大型连锁超市,如沃尔玛、家乐福、乐购等都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农超对接项目,农产品经由“农超对接”实现流通的数量日益增加,农产品的很大一部分正由这一流通渠道进入消费领域。
但是,目前我国的“农超对接”仍然处于起步试点阶段,虽然国家出台各种政策,支持鼓励农超对接模式的实施,但是农超对接中存在的农户和连锁超市对接关系不稳定、难以持久的问题非常突出,这使得“农超对接”不能有效实施。分析其根由,主要是由于“农超对接”参与主体间利益分配不科学。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博弈论的方法,通过建立价格决策博弈模型,找出利益均衡的区间,从而给出农户和超市的决策分析。
国内外目前对于供应链博弈的研究虽然不少,但是大都集中在研究农超对接与传统模式相比的优势及功能上,而没有从博弈的角度对农户和超市在不同情况下的决策进行分析。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利用博弈论的方法,按照农户和超市在农超对接过程中的地位不同,将其分为四种情况:农户和超市都不具有主导权、农户主导型、超市主导型及两者合作决策。针对四种不同的情况分别建立相应的博弈模型,然后对农超对接过程中不同情况下的价格决定、农户的收益、超市的收益及供应链总收益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农户和超市的决策分析。
二、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及符号含义
(一)模型建立的基本假设
假设农户和超市都满足理性经济人假定,在农超对接活动中均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风险偏好为中性。同时,本文假定市场中只有一种农产品。另外,假定农户可以满足超市的任意需求量,并且不考虑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途中及销售过程中的损耗率,超市采购的农产品都能以一定的零售价格售出。在现实生活中,农户和超市任意一方拥有绝对主导权的情况都几乎是不存在的,而更多的情况是双方都没有主导权,而需要通过协商来分配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分析出双方合作的利润分配因子区间,通过增大自己在谈判中的决策权,在可行区间内力争增大自己的利润分配因子,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多利润。
参考文献:
[1]席其鲁,高学贤,张燃燃.基于博弈方法的农超對接中农户和超市的决策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 2012(08).
[2]张琼.“农超对接” 的困局与破解策略[J].北方经济,2010(03).
[3]刘欢欢,李彤,赵慧峰等. 蔬菜直接配送——农超对接模式的双方合作利益博弈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 2012(03).
[4]刘磊,乔忠,刘畅.农超对接模式中的合作博弈问题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 2013(04).
*本文受2011年度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项目(编号:PHR201108341)资助。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