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教学的主动式作业批改法

2014-05-30 15:33高原耿丽梅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7期

高原 耿丽梅

摘 要:批改作業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探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促进教学互动,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介绍了正在尝试阶段的主动式作业批改方法,并对实施步骤和实践特点以及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主动式作业批改法 互为主体式教学 教学法实践

一、引言

备课、课堂教学、批改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三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备课充分才能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作业可以反映出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情,从而有针对性的备课和教学。较之备课和课堂教学两个环节的研究现状,批改作业这一环节相对墨浅,笔者认为:批改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多维度扩展——45分钟之外学生对新知的接收消化状况;少数课堂表现积极的学生之外,其他学生的状态;本堂知识之外,以往所学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应用能力等信息都是可以通过批改作业获得的。因此,针对这一环节中出现的问题,结合俄语专业的特点,探索一种有效辅助课堂教学,巩固学生课堂学习成果,促进学生主动钻研的作业批改方式是非常必要的。笔者所在的班级正在尝试一种主动式作业批改方法,本文将阐述试行这个教学法的起因、内容、实践特点和意义。

二、主动式作业批改法

1.起因

俄语与中文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语系,对于中国学生,尤其是笔者所教授的大一年级俄语初学者来说,学习的难度很大,相同的错误甚至会连续数次出现在同一个学生的作业中。这引起了笔者的深入反思。

可以看出,首先,学生对于作业的态度是交了就行——发下来不看;第二,学生对于不经过自我加工就轻易获得的明确信息是不敏感的——发下来看了也记不住;所以,普通的作业批改方式只有教师单方面获取信息、灌输知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不是有效的教学互动。

反观笔者,批改作业的过程,即是集中定量重复学习材料的过程,不但记住了学生们做错的题目,甚至是哪个学生哪道题目中的哪个单词怎么错的都记得一清二楚。可见,批和改本身就是良好的学习手段,那么反由学生主动实施批改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所在班级开始试行主动式作业批改方法。

2.内容传统的作业批改方法有利于教师迅速掌握学生整体的学习状况,有利于教师按进度完成教学任务,但是这样的方法使学生处于被检查、被纠错、被掌控的地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限制,有的学生养成了学习靠老师推的惰性,更有甚者产生了逆反排斥的心理,导致教学互动无法进行,教学质量下降。主动式作业批改法重在设定学生的主动学习地位,从而起到促学助教的作用。

主动式作业批改方法是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在整个进行过程中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指导和检测,可以视之为课堂教学的延续。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教师布置作业以后,在未提供正确答案的情况下,学生所进行的主动学习的过程:完成作业–选定生批改作业 –其他学生检视批改结果– 其他学生提出疑问 – 选定生解答– 其他学生反驳 – 学生内部讨论 – 教师聆听和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 学生总结讨论成果 – 订正作业 – 学生汇报本次作业完成的情况–通过测验检验学习成效 – 订正试卷以巩固知识 – 实现教学目标。

贯穿以上过程的三个要素是:

1)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主动式作业批改方法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首先,选定若干学生收集其他学生的作业并且批改。这使被选定学生扮演了教师的角色,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身为管理者的自觉性,那么做作业的态度就会较之以往更加认真仔细。

第二,教师在不提供正确答案的情况下,安排选定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知识的情况来评判其他学生作业的正误,使被选定学生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对习题的研读和评判较之平常会更加深入和谨慎。

第三,在经历过课堂教学以后,学生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学习成果,作业可以检验并且呈现这个成果。其他学生知道被选定学生手中没有标准答案,那么他们的批改是否正确,对自己学习成果的检验是否准确,都会产生疑问。在收到批改过的作业以后,就会带着怀疑的态度仔细检视,尤其对判为错误的习题认真揣摩,反复思量。

第四, 提问环节,批改作业的学生和其他学生通过答问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辨析, 暴露出那些普遍存在疑问的知识点,相当于学生在主动、全面的反馈学情。

第五,讨论是提问环节的升级,教师根据之前各个环节所体现出来的普遍问题,选择大纲确定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触发讨论。讨论可以打破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答问模式,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成了知识的梳理、辨析、理解和识记。

第六,讨论的结果由学生自我总结得出,有助于学生熟记已经理解的知识。

第七, 由学生汇报本次作业完成的情况:作业完成率、错误率最高的题目、错误的原因、正确的答案、是否订正。

2) 师生互动

作业是反应课堂教学成果的一面镜子,教师需要通过查阅作业来了解学情。“布置下去”,“交上来”,再发下去”这是基本的互动程序,关键是交上来的东西是不是新鲜学情的载体,发下去的知识能不能被学生接收、消化、吸收。主动式作业批改法重点是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但是不能忽略教师的推动作用,更不能忘记批改作业是一个互动性的教学活动。

本文从布置作业之后的环节开始讨论,即是从教师一个推动行为入手,接着学生做作业、批改作业、提问、解答都是这一推之后该教学法所设定的连锁活动。学生在一问一答间足以向教师展示充分的学情信息,问答环节不仅是一个有效的反馈活动,它本身还包含着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再根据反馈信息,结合大纲的重点、难点触发学生间的讨论,即完成了第二次推动。讨论结束以后由学生向教师汇报结果,正是教学法设定的第二次师生互动。最后由教师通过测验的方式检测学生本堂知识掌握的情况,学生应试并根据批阅订正试卷即是完成了师生之间的第三次交流互动。

3) 重复

浏览该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大家不难发现,主动式作业批改法进行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对同一知识点进行了数次重复。

第一次, 课堂教学和练习以后,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

第二次, 选定生批阅其他学生的作业,每批改一本即重复一次;其他学生收到批改后的作业,检视批改状况。

第三次, 就不明确答案的题目进行问答、辨析。

第四次, 学生就选定题目进行大面积讨论。

第五次, 学生总结讨论结果。

第六次, 学生订正题目。

第七次, 学生总结作业情况。

第八次, 学生参加测验,测验内容是与作业题目相同的知识点,相似的难易度。

第九次, 订正试卷。

三、 理论依据

主动式作业批改法促进了教学互动,在实践中体现了良好的效果,说明它具备科学的理论依据,符合教与学的基本规律。笔者认为这个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主要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中提取。

教育界一直在讨论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谁为主体的问题。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谁为主体”的讨论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答案,比如从最初的教师中心说渐变成近年来大力提倡的“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甚至出现了学生中心论,或者双主体的观点。这些观点都有独到之处,丰富了教育理论,在一定时期内指导和推动了教学的发展,但是也有其局限性:只关注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教学的要素,却忽视了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上述一系列教育理论为基础,对其进行研究、发展以及合理扬弃,教育学者提出了“互为主体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统一教学过程中的参与主体,在知识、思想、情感等方面进行互动和共赢。(周小成 2010:56) 互主体化教学理念提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互为主体, 教学即互为主体者充分发挥能动性和自主创造性的教育活动。 (周小成:25)。

主动式作业批改法的一大操作特点是:数次重复学习。这与记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相符。心理学关于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把记忆过程看作一个信息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而遗忘就是储存的信息无法提取或者再认。按照储存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分成瞬时、短时和长时记忆。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图,从瞬时记忆向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过渡的途径就是重复。

四、实践特点

1、试行举例

笔者所在班级的15名学生参加了一次单元测试。测试的题目共53道,全部是本单元作业中做过且批改过的题目,其中有10道题 是采用主动式作业批改法完成的,其余43道题是教师传统批阅的方式处理过的。测试结果的统计数据如下:经过主动式作业批改法学习的题目,正确率是:92.6%,未经过主动式作业批改法学习的题目,正确率是:71.9%。

2、存在的问题

首先,主动式作业批改法必须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选取难易适中的习题作为作业。过难或者过易的题目都不利于主动式作业批改法的顺利实施。

第二,初期试行阶段需要选择学习成绩中等偏上,足以独立完成批阅的学生。但是学生的人选不应该停留在個别同学身上,应该给每个同学创造平等的锻炼机会。

第三,主动式作业批改法从“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学生了解教学目标并完成预习 ”开始,直至“学生参加测验,订正试题”环节才视为结束。这个过程需要充足的课时量来支持。在时间紧、教学任务重的情况下,没有条件实行该教学法。

第四,主动式作业批改方法会增加学生的工作量,应该避免长期、单一的使用,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倦怠。教师需要把握好尺度,可以结合其他有效的教学手段、针对一些专题施行这一教学法。

3、意义

主动式作业批改方法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活跃有效的教学互动; 该教学法体现了互体式教学法的理念; 该教学法尚在实践的初级阶段,还有很多不成熟、待改进的地方,笔者期望借此文的发表获取读者对该教学法的修改意见。

参考文献:

[1]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A].http://www.sohu.com 2014-01-31.

[2]周小成.互为主体论与互主体性教学[J].俄语学习,2010(1).

[3]周小成.构建互主体化外语数字教育服务模式[J].俄语学习,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