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安
摘 要:协同创新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科研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的重要途径。为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大连交通大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组建试点国际班,探索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国际化高级专门人才的新模式;以“国家五年制双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共建,以产学研为载体,与企业共建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多元化师资队伍,实现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通过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融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
全面推进协同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的重要途径。着眼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求“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协同创新,既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科研能力的必然要求。协同创新是各个创新要素的整合以及创新资源在系统内的无障碍流动。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教育部门为创新主体的价值创造过程。是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
高校是社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但就目前的现实情况而言,高校在技术和人才的“生产”上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了企业在招收毕业生之初就需要“上岗再培养”的情况;在技术研发方面,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时效性都颇为堪忧。而这些现象的出现与我国高校深锁在“象牙塔”内“闭门造车”是分不开的。如何在高等教育领域实行符合我国国情的“改革开放”,这是目前政府和诸多学校积极探索的问题。在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完全由市场主导高等教育领域的开放模式并不合适。因为在高等教育的“出口”(就业)方面虽然已经形成了“买方市场”,但在其“入口”(招生)方面,由于教育资源依然相对稀缺,仍是“卖方市场”,而我国高校的主要经费来源恰恰取决于招生而非就业。现阶段市场化的后果必然是各个高校只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
大连交通大学坚持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生命线,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教育教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体现以教学为中心。注重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建设综合信息化教学及管理服务平台,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教学关键环节的质量监控及教师激励和评估淘汰机制,关键项目实施校、院两级共建共管,激发学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多层次、多类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稳定办学规模,使全日制本科生规模控制在18000人以内;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以高水平实验室体系建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发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构建的“四位一体”专业建设体系,实施专业教授指导团队、专业特色方向首席教授和核心课程责任教授制度,探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开展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建成一批适应行业特点的专业,尤其是探讨构建轨道交通车辆全生命周期的学科专业体系。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公共基础课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完善基层教学组织,组建教学团队,抓实基层教研工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014年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面对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结合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知名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进一步提升学校本科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着重推进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促进教育教学管理改革与创新
1.深化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推进教学改革
加快铁路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特别要做好高速动车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努力做好现代轨道交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做好五年制“双专业”复合型软件人才专业建设工作,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培养体制和机制。
继续做好“茅以升班”和“詹天佑班”两大精英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为目标,引入国外的教育教学理念,选用国际优秀教材,采用双语授课,组建试点国际班;探索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国际化高级专门人才的新模式。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提高实践能力、創新能力为重点,探索与科研院所、知名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学校对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进行深刻变革,改变以往的实习实践模式,由校内导师带队转变为校企双导师联合指导;由“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转变为实际操作;由动手操作转变为创新设计,并提升为知识的交叉整合与系统创新,逐步达到在真实企业环境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目的。
2.完善教学激励与退出机制,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
加强对优秀教师的表彰和奖励,重点表彰在教学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开展校级教学名师奖评选活动,积极做好省级、国家级教学名师奖的培育工作。开展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评选活动;开展重点针对基础课教师的课程名师评选活动,以提高教师对本科教学工作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3.加强教学运行过程的管理与创新
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倡导互动式、探究式、启发式和适应性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培养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能力,激励教师将更多的学科前沿知识带入课堂。
改革课程成绩考核方式,探索多模式、多标准的学生成绩考评标准,增加平时作业、论文、测验、课堂教学参与情况以及实验、实践成绩在学生总评成绩考核中的比例。
加强本科生班导师制工作,完善导师制的考核和评价体系,提高本科生班导师的待遇,要求专业教师必须担任本专业班导师。
二、全面加强教学基础建设与保障体系
1.优化学科专业,彰显办学特色
结合国家出版的新的专业目录,根据社会与经济发展需求,牢牢把握轨道交通与软件信息两大特色,建立专业申报与退出机制,优化调整专业结构。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与民生改善相关的学科专业的创办与建设。
依据专业办学水平、招生及就业状况等,淘汰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陈旧专业,对连续三年生源质量差或就业率低、就业质量差的专业要逐步缩减或停止专业招生计划。
大力推进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重点抓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和省重点支持专业建设。形成以高水平实验室体系建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发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构建的“四位一体”的专业建设体系,实现四者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整体推进。
2.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各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优秀课、双语教学示范课及正在开设的课程,必须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辅助教学活动。学校定期对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评审,评审为优秀的网络课程,学校给予资助。配合课程建设实施“精品教材”和“特色教材”建设工程。
3.强化实践环节和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依托现有资源,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和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努力建设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强化现场教学环节。基地建设可采取校所合作、校企联合、学校引进等方式。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切实加强对实践教学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手段和评价指标体系。
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三、政策与保障
1.加强领导
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
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本科教学工作,学校每年要召开关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专题会议;学校每年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都要研讨本年度本科教学工作,确定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问题。
以校长工作会议形式将教学负责人工作研讨会常态化,形成分管本科教学校领导牵头,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招生与就业处、网络信息中心和团委等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及时研究和解决教学中的重要问题。
2.最优化配置教育经费和资源
学校要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加大对本科教学的投入,充分保证本科教学经费的需求。设立本科教学发展基金。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建立院(部)、处联动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我们相信,“2011计划”必将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产生深远影响。协同创新,协同是手段,创新是目的。协同创新,要始终坚持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和机制创新一体化的设计思路。以提升高校科研創新能力为突破口,通过协同,提升高校人才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科的创造能力,提升科研成果的创新水平,从而产生一大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形成一批优质的创新团队,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质量的全面提高开拓更大空间,使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从而实现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输送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162-163.
[2]杨亮.市场手段作用于区域教育共同体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9):169-170.
[3]罗维东.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趋势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9(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