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瑶
摘 要:近年来,许多学者采取各种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尽如人意,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在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的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2002年2月23日,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向五只黑熊泼洒硫酸,致使黑熊严重烧伤;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生物技术系学生马加爵与同学玩牌时发生摩擦,因无法忍受同学的指责,将四名同学杀害后潜逃;2013年4月发生的复旦大学室友投毒事件……诸多事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人际交往
我国大学生多数处于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如何促使大学生心理日益成熟,使其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成年人,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这一时期是走向成熟的关键期,此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很容易造成心理冲突,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竞争与求职的冲突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疏导和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在高中阶段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使这些学生心理比较脆弱,缺乏挫折承受力。进人大学后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从环境因素看,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随着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也加剧了大学生内心的冲突,使他们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失衡状态。
一、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1.对大学环境的不适应
进入大学后,不少大学生发现成绩优异的同学有很多,他们在高中时代作为佼佼者的优越感消失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使一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在思想上,大学生往往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认识不清。学生在考大学前往往被灌输了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一生无忧等片面的观念。但进入大学后,他们感到学习考试的压力还是那么大,竞争更加激烈,还要面对就业的压力。这种现实与美好理想之间的差距,使很多大学生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而在生活上,大学生要自己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如何与同学室友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是摆在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面前的一大难题。在学习上,学习方法的改变同样困扰着一部分大学生,他们习惯了以往中学里教师手把手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的教育方式很不习惯,以致课业落后,自尊心受到打击,出现焦虑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等心理问题。
2.巨大的求职和就业压力
就业的双向选择,使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在高年级学生中表现尤为显著,许多大四毕业生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心理问题也就随之凸现出来。但相对于城镇学生,农村学生因家庭经济状况等影响对能否就业就更为敏感,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比城镇学生相对多一些。
3.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这也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一般包括单相思、恋爱受挫、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情感破裂后的报复心理等。随着生理和性心理的成熟,大学生对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生理发育、两性关系、恋爱等方面也经常出现心理困惑和障碍。一些大学生因一时冲动,或早婚早恋而荒废学业,或未婚先孕而痛苦不堪,或触犯刑法,走上犯罪的道路而留下终生遗憾。
4.自我定位迷惑
大学生心理渐趋成熟,开始积极地思考人生,不断反省自我,探索自我,经历着种种内心自我评价与认知的矛盾和迷惘。对于学习为了什么,将来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人生等问题的思索使大学生心理起伏很大,如果没有适时的引导,很容易诱发心理障碍。
二、案例调查
以下是我们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做的一次调查。
你结交朋友的通常的途径是:8.5%认为是通过朋友介绍,51.1%是在各种场合中接触,40.4%觉得自己是经过较长时间接触了解。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结交朋友的方式很多,交往的开端较好。如果朋友做了一件让你不愉快的事,8.5%的人表示会以牙还牙地“回敬”,61.7%会选择宽容并原谅,29.8%敬而远之。数据表明,大多数大学生还是比较理性的,对朋友的态度较宽容,只有少数大学生因此而失去朋友。
你对朋友们的隐私是:6.4%很感兴趣,热心传播;61.7%从不关心此类事情,甚至想都没想过,即使了解也不告诉别人;31.9%有時感兴趣会广而传播。数据表明,大多数大学生注意保守朋友的秘密,少数人的做法会让朋友反感。
如果有个跟你不是很熟的人突然开始对你示好,你会:57.4%会以平常心与对方交往;29.8%会觉得一定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会提防;12.8%认为要立即拒绝,就不用担心对方有什么企图。数据表明,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对朋友的态度坦诚,不会想太多,但也有少数大学生会因拒绝而伤害朋友。
你觉得心理咨询师对你来说是什么概念:31.9%表示是帮助别人解决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21.3%则认为是自己内心空虚,喜欢窥探别人的秘密;46.8%不发表看法。这说明40%的大学生信任心理咨询师,但其余的对心理咨询师的抵触还是较强。
如果你有一天觉得自己产生了心理问题,会不会向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42.6%表示会并相信他们;21.3%觉得不会,问题当然要自己解决;36.2%认为如果解决不了心理问题,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找。这说明大学生只有40%会向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找其他人的可能不大。
认为自己朋友圈还可以的是认为自己朋友圈广的人数的近四倍,没有人认为自己没有朋友,说明当代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朋友和倾诉对象。在进入一个新场合时能很快记住他们的名字并成为朋友和尽管也很想记住他们的名字并成为朋友,但是很难做到的人数接近,而喜欢消磨一个人的时光,并不是很乐意交朋友的人数较少,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并不排斥交友,有交友的倾向。在交往时间上,除少数人会在新的环境里丢弃老朋友以外,大多数人认为无论新旧环境都会拥有自己的朋友,时间长短和感情深浅会因人而异。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人会本能地向身边的朋友求助,即使是脾气不同的朋友,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主动施以援手。这说明朋友的确立并不因外在条件而转移,而是双方在友情中是否对对方施以真心。极个别人只有在遇到困难时才想起别人,这不叫友情,而是利用。当我们在生活中犯错误时,绝大多数人能正面面对朋友对自己的批评,良师亦诤友。即使学校男女比例不协调,但绝大多数学生对男女交往问题表示“无压力”,友情不因性别产生差异。
大学生是承载着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也正是他们想要有所作为、渴望有所成就所必须付出的一种代价。为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代价,大学生自己要努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负有重要职责。从社会发展来看,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往往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而突显出来的。大学生作为社会精心培育的栋梁更应该得到关注和呵护,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成长一样重要。
参考文献:
[1]王承清,崔立中.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12(1).
[2]汤有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24(5).
[3]仰滢.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年回归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08(7).
[4]洪梅.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