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戏剧翻译的受众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读者,更包括导演、演员与观众。可演出性是戏剧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而文化因素是制约、影响译本可演出性的一个重要变量。为实现传达原作文化内涵和保证译本可演出性之间的平衡,译者应根据译入语的文化规范及传统做出相应的取舍、妥协或协调。
关键词:戏剧翻译文化因素可演出性
一直以来,关于戏剧翻译的一些关键问题的探讨从未停止过,如译入语文化对戏剧翻译的制约、戏剧翻译的可演出性等。戏剧翻译有两个基本标准,即译本的文学性(语言文字层面的只读文本)和译本的可演出性(社会文化功能层面的演出剧本)。戏剧翻译与其他文本翻译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它不仅“可读”, 更为重要的是,它应该也必须“可演”,其受众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读者,更包括导演和演员,译本搬上舞台后,还需要面对观众。
观众对戏剧的反应,负直接责任的是演员,其次是导演,再次是译者。尽管如此,戏剧观众的反应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的抉择。因此,译者不应简单地把剧本当作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对待,而应该在翻译中时刻想着译本的可演出性(performability)。可演出性原则是戏剧翻译评价标准的一个中心问题。“一直以来,戏剧翻译研究主要围绕‘可演出性这一中心进行。”{1}
影响戏剧可演出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因素,这要求翻译中既要保持原语文化的特征,又要考虑异族文化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理解障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两难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明智的选择,有效处理其中的文化因素,在保证译本文学性的同时,提高其可演出性。中国翻译家英若诚和英国翻译家约翰·霍华德·吉本(John Howard Gibbon)的两个译本通过有效地处理原作的文化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译本的可演出性,为戏剧翻译提供了范例。
本文以《茶馆》英若诚和吉本的两个英译本为研究个案,以译者对原著中的物质、地域、历史、饮食文化因素为例,探讨文化因素与戏剧翻译的可演出性之间的关系。
一、物质文化因素
物质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经济生活、日用物品、生产工具和设施等条件。由于中西方民族生活在不同的物质世界,相应地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都是文化的载体。《茶馆》剧本中每一幕的开始都介绍这一幕的布景。中文读者不难想象出剧本中提到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人物的装束、房间的布置以及风俗人情等,因为尽管时间久远,毕竟与剧中的人物生活在同一文化参照系中。但对处于截然不同的文化参照系中的英语读者,这种想象就不那么容易了。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为导演、演员着想,适当地将原剧作者认为想当然的地方加以具体化,以方便舞台演出。在介绍第一幕的布景时,老舍提到“屋里和凉棚下都有挂鸟笼的地方”,英若诚译为“There are devices for hanging up bird-cages, both in the teahouse and in the courtyard”。吉本则译为“In the teahouse and under the awning there are hooks for hanging bird cages”。老舍讲到的“挂鸟笼的地方”,汉语读者一定会联想到爱遛鸟的老北京人挂鸟笼所用的那些挂钩,而英美读者却很难想象。吉本将其具体化,译成hooks,方便了译入语观众的理解及导演、演员的排演,提高了译文的可演出性。在第三幕的幕启介绍中提到“一清早,还没有下窗板”,吉本把“窗板”译为“shutters”, 因为清末普通店铺的窗板一般都是木制的,英若诚则译为“wooden shutters”。后者加上了wooden这个词,更形象具体,不仅方便布景,而且方便英文观众理解,符合舞台演出的需要。
经过译者对文化因素的有效处理,一个剧本才能进入译入语的文化并在其中存活,因为翻译是“文化的翻译”。正如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所说:“剧本应作为一个不完整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单位来阅读,因为剧本的全部内涵只有在搬上舞台后才能完全挖掘出来。”{2}
二、地域文化因素
地域文化表现出不同的民族对同一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表达方式,或者对不同的现象或事物采用相同的言语表达方式。中国为大陆国家,地大物博,常有“人心齐,泰山移”、“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表达,而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比较发达,于是就有 “sail before the wind(顺风航行)”等表达。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中的一些文化障碍是由难以找到表明地域特点的对等表达而造成的。如:
松二爷:四爷,你,你怎么样?
常四爷:卖青菜哪!铁杆庄稼没有了,还不卖膀子力气吗?
SECOND ELDER SONG: Fourth Elder, you…how are you getting along?
FOURTH ELDER CHANG: Im peddling fresh vegetables. When your stipend is cut off, you have to earn your own keep, eh?(吉本 译)
Song: Master Chang:How, hows life treated you?
Chang: Now Im selling vegetables! Since the Banner mans subsidy was abolished, I earn my own living.(英若诚译)
表示环境文化的地域文化词语在文学作品中非常常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的文化所指内涵。原文中的“铁杆庄稼”就是这种典型的文化词语。不过,它所指的并不是地上长的普通的庄稼,而是“旱涝保收(有保证)的收入”,指清政府发给旗人的月供饷银。霍华德认为,西方读者无法理解旗人和汉人之间的民族分化和社会地位的等级优劣之分,故淡化处理为stipend(薪金)。而英若诚则重视原文作者的思维,故而将其处理为the Bannermans subsidy(旗人的津贴), 在方便舞台演出的同时,传达出了原作的文化内涵,实现了二者的平衡。{3}
三、历史文化因素
戏剧翻译者关注的中心应该是剧本的可演出性以及剧本与观众的关系。为了使译入语观众更容易理解某些重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吉本在译文中更多地采用了“文内加注”的方法,而英若诚则更多地采取直译加脚注的办法。试比较:
周秀花:大婶,您走您的,谁逃出去谁的活命!喝茶的不是常低声儿说想要活命得上西山吗?
ZHOUXIUHUA:Auntie, youve got to look after yourself. Getting out of here means a new chance to live. Arent our customers always whispering: if you want to live you should go to the Western Hills? Thats where the Communist-led Eighth Route Army is.(吉本 譯)
ZHOU XIUHUA:Now, aunt,you just go ahead. You'll have a chance to live if you go away. Customers are always whispering to each other, “If you want a chance to live, go to the Western Hills.”(英若诚 译)
吉本的译法好处是使读者一目了然,观众一听就明白,但不足之处则是将原文那种间接委婉的表达明晰化了,因为原剧中人物不能直接谈共产党、八路军。而英若诚的处理也有得有失,因为这种一般文学翻译中常用的“直译加注”的手法,适合阅读,但对于作为供舞台演出的译本来说却不甚适合,因为演员台上表演不可能向观众说明,而绝大多数观众是在剧场里欣赏戏剧,不可能阅读剧本。文化等值的观点认为戏剧的翻译应该根据原语剧本在原语文化中所起到的作用,力求使译本在译入语文化里实现与原语剧本文化功能的等值,但这基本上是一种戏剧翻译的理想而已。
四、饮食文化因素
苏珊·巴斯奈特指出,译入语文化的规范及传统在戏剧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起着作用。{4}戏剧翻译中对语言、举止、道德标准、礼仪、趣味、思想意识、幽默感、迷信、宗教信仰等方面表现出的文化传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中国人一提到吃饭,一般会想到米、面等,而西方人想到的则是面包、黄油。下面的两个译文中,英若诚将“谁给饭吃”直译成“who puts rice in your bowls”,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色,而吉本采取的是意译,更便于译入语读者理解。
宋恩子:谁给饭吃,咱们给谁效力!
SONG ENZZI: Now we serve whoever puts food in our bellies.(吉本 译)
SONG ENZZI: Now we serve anyone who puts rice in out bowls.(英若诚 译)
庞太监死后,康顺子来到茶馆,想找点事做。她向王利发讲述自己的不幸时说:“他一死,他的侄子们把我们轰出来了,连一床被子都没给我们!” 两位译者在这里都把“被子”译成blanket,符合译入语习惯,因为欧美人睡觉时几乎不用大多数中国人以前常盖的那种棉被(quilt),他们大多盖的是毛毯。两位译者的译文都采用了归化的译法,利于英文观众理解,方便舞台演出,但同时也造成了原作文化内涵的流失。
五、结语
戏剧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时,译者首先应注重剧本的可演出性。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翻译形式,戏剧翻译除了要考虑原作的意图和观众的反应等因素之外,还要考虑译出语与译入语之间文化因素的翻译转换,因为“翻译是文化的翻译”。
翻译时就应该时刻考虑到译入语受众的反应,根据译入语的文化规范及传统做出相应调整。《茶馆》的两个译本各有千秋,總体上注重剧本的可演出性及译入语文化规范。老舍先生说,一部好戏要经过作者、导演、演员联合的努力才能成功,而好的戏剧翻译要经过译者、导演、演员的共同努力才能成功。译者要从观众的文化期待视阈出发,在力所能及地传译异质文化的同时,要考虑译入语观众的文化接受性和理解力,从而保证译本的可演出性。■
■
{1}潘智丹、杨俊峰:《国外戏剧翻译研究的发展及流变》,《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2期,第288页。
{2}Susan Bassnett:Translation Studies[M].London: Routledge, 1980:120.
{3}阮敏:《戏剧翻译中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比较研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48页。
{4}Susan Bassnett:Still Trapped in the Labyrinth: Further Refl ections on Translation and Theatre[A].Susan Bassnett,Andre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C].Clevedon: Multilin gual Matters Ltd,1998:90-108.
参考文献:
[1]老舍.茶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2]Howard Gibbon John.Teahouse[M].Beijing: Foreign Langua- ges Press, 1980.
[3]英若诚.Teahouse[J].Chinese Literature,1979(12).
■
作 者:吴自选,硕士,天津理工大学副教授,MTI教育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翻译及其教学。
编 辑:张晴Email: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