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峰 黄德志
摘要:在施蛰存都市题材小说《梅雨之夕》中,一个简单的男子雨中送陌生女孩的情节,却揭示了都市男女之间隐晦而曲折的内心过程,描写了一种欲的萌动和它势必被破灭的性压抑现象。这场性压抑的缘由是西方文明和以传统道德为内涵的东方文明较量下的结果。当时传统道德的演变无法适应突然爆发的西式都市文明,这势必会给那些夹处在两个文明之间的人们带来困惑。
关键词:施蛰存《梅雨之夕》性压抑西方文明传统道德
《梅雨之夕》中性压抑的心理现象是东西方文明碰撞下的产物,是西式洋场生活影响下的心理特征和早已浸润成为中国人集体无意识的东方传统思维的交织。两种异质文化相互对峙,相互影响,改变了性压抑的主导力量,成为那个时代的鲜明特征,并延续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文明碰撞的口岸
《梅雨之夕》中性压抑的现象发生于一个生活在上海的男子身上。这反映出当时东西方文化碰撞时的双重性,即都市物质生活上和新兴都市人思想上的异质文明碰撞特征。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其中的十里洋场带来的不仅是先进的生产资料,更是西方意识形态上的文化冲击。生活在上海的文人对此尤为敏感,“他们走在租界中西文化交流的前沿,最充分地享受殖民性都市的娱乐文化,是畸形繁荣的租界文化的典型载体,具备新感觉派小说作家应有的精神状态。”{1}作为有形的碰撞口岸,上海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也承接了其他地区的丰富物质基础。“近代上海的成长是借助、利用或调集了全国而主要是江南地区的各种资源。”{2}这些生产资料共同构建了繁华开放的上海,继而影响其本土文化。“作为小说流派,它的形成与东西文化的碰撞,以及大革命失败后的社会文化有关,同时不能忽略的是上海的都市因素。”{3}
作为无形的碰撞口岸,男子是这两种异质文明的共同载体。他除了接受到租界所带来的西方文明,也能感受到经涌入上海的全国各行业精英强化后的传统文化氛围。更进一步探讨,书中提到的初恋,同时是男子的同学和邻居的少女就是苏州人,这暗示了他幼时生活在苏州,而“旅沪苏州人延续其崇文重教的传统,在近代上海的文化、教育行业占有重要地位”{4},表明他必定接触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他才会不自觉地被这场东西方文明的碰撞所波及。作者施蛰存先生同男子一样,也非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从8岁“随父母迁居松江,计居松江20年”{5},他接受过传统文化,并且这传统文化的背景也深深地影响到他,“乡土传统情结阻止了新感觉派的创作滑向西方现代派的怪诞、神秘和虚无,保持着一个向社会现实开放的较宽阔扇面,打上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印迹。”{6}因此,上海以及生活其中的人们,作为西方文明登陆的场所,受到了东西文明碰撞的波及,是不容忽视的第一现场。
二、注定的性压抑:文明碰撞的结果
男子在文中经历了“性压抑——性冲动——性压抑”的心理过程。一开始男子压抑对少女的好感,迟疑不敢帮忙,然后他敢于向前帮忙并在途中想入非非,最终他又随着少女的离去而重新回到现实,抑郁收场。其中,性压抑的表现在一:矛盾的心理活动,如男子的患得患失、对少女心理的过分揣测和在疑似妻子出现后为自己精神出轨的狡辩和愧悔;二、强烈的性幻想,他不光享受这幻想,更牵强地圆这种幻想,如认为女子故意说错姓哄他;三、事后的追忆,他不甘心这次的压抑,重新咀嚼这次艳遇,如文中“我事后觉得她是全适合这几端的”。在作者“应用了一些Freudism的心理小说”{7}的技巧下,读者可以看到男子一边释放“本我”欲望,另一边却不自觉地受到了传统道德(“超我”)的规范,束缚“自我”本能。
关于这种压抑(超我)的力量分析,本文认为可以细分为自我力量和社会力量。早期的中国人受到以自我力量为主的压抑,这从诗经《关雎》中可以看出。而随着封建礼教对男女行为和思想束缚的加剧,社会力量和自我力量开始交织在一起。而到了现代,随着西方价值观的冲击,现代人开始解除自我力量的压抑,但逃不过社会力量的压抑。如过分追星:粉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却遭受到身份差异等社会力量的干涉,而不得不压抑自己。从《梅雨之夕》中也可以看出社会力量开始主导:一方面是社会力量大量渗透到自我力量中,如男子遮掩行为的心理根源就是担心社会舆论;另一方面是社会力量的必要因素。在西风吹拂的年代,女子身上的“镣铐”开始减弱,这才会有偶遇,为男子的幻想制造可能。并且在这幻想最终变为压抑的结局里,女子的主动辞别也是必需的、属于社会力量的因素。东西方文明碰撞后的结果之一便是性压抑主导力量的改变。从故事中可见,男子虽然被诱导性冲动,却仍受到传统心理的约束,表现出中国式的羞涩和顾虑,最终结局便是性压抑。
传统道德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然而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畸形,持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却要面对突然的、被动的、不连续的西式现代化冲击。从开放口岸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社会急速变化,传统道德文化毫无缓冲地与西方文明发生碰撞。因此“性苦闷成为世纪病”{8},这场性压抑是注定的。
三、文化碰撞后的痛苦融合
结尾有处耐人寻味的地方,“朦胧中,我认出她是那个倚在柜台上用嫉妒的眼光看着我和同行的少女的女子”,但妻子最终没有异常表现,只是平淡地询问晚归的原因。这里,小说一反常态:男子面对妻子的询问,没有任何心理猜测。这是作者的疏忽,还是另有玄机?草草了事的结局里,故事看似戛然而止,却远远没有结束,妻子究竟看到丈夫送陌生少女了吗?妻子的询问是故作镇静的试探吗?这是丈夫的一次感情出轨,会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矛盾已经埋下,只是不知道何时的导火线,会把两人避之不谈的隐晦揭开。那时,两人是继续“相敬如宾”,还是婚姻的破裂,这就不得而知了。按照塞缪尔·亨廷顿的“文化冲突理论”,东西方势必会因文明的冲突而爆发战争。这场文明冲突所引发的战争是否会以他们夫妻关系的破裂为缩影呢。虽然该理论把政治冲突归为文明的冲突而遭人诟病,但这理论的提出正表明了西方世界对其主流价值观能否维持的担心,而今的西方世界也面临着因中国人大量涌入而导致的文明碰撞的本土挑战。
文明的碰撞是痛苦的,“施蛰存的都市小说就这样着眼于色欲和荒诞, 在对现代都市心理的微观透视中,映現了现代都市人在欲望的海洋中的沉浮与挣扎, 在文明巨大攻势下的心灵歧变,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此的一种焦虑性体验和思索。”{9}《梅雨之夕》中,男子和妻子都是受难者。尤其是男子,他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解放地、“大胆”地释放感情,却又在传统思维的无意识里,表现出东方特有的含蓄,最后还是平淡收场。这是场精神的压抑,是维护家庭的需要,是对社会的妥协。对于男子未来的走向,作者本身也很难给出答案。这因为其有着东西方文明碰撞所表现出的复杂性和时代性。不光是《梅雨之夕》,不少作品里也有性压抑的影子,来展现那个时代的文明之痛。《雷雨》中的“‘五四以后,所谓‘解放的资产阶级的女性”{10}繁漪就“迷失在情与欲之中”{11}。随着西方文明带来非中国自然演变的都市文化,它在生活中不自觉地与原本的东方文化经验相碰撞。这场性压抑是在东方心理与西方情景下发生的,隐含了东西方文明碰撞的影子。从经验上看,文明之间的碰撞是持久的,东方文明将继续发展来改造传入的西方文明,最终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在这场性压抑中,东西方文明碰撞的痕迹十分明显,令人纠结在难以论说对错,从而使人们感到迷茫和痛苦。■
■
{1}李永东:《洋场文人的租界感觉:新感觉派小说与上海租界》,《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4期。
{2}马学强:《近代上海成长中的“江南因素”》,《史林》2003年第3期。
{3}曾娅先、郭玲:《商业文化与都市中的现代人——论施蛰存的小说〈梅雨之夕〉》,《昌吉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4}张笑川:《试论近代上海文化的底色——旅沪苏州人与近代上海》,《社会科学》2013年第11期。
{5}黄德志、肖霞:《施蛰存年表》,《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6}黄献文:《论新感觉派小说的乡土、传统情结》,《福建论坛》1999年第5期。
{7}施蛰存:《我的创作生活之历程》,《施蛰存全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32页。
{8}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0页。
{9}韩彬:《徘徊在欲望和文明之间——试论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潍坊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0}曹禺:《关于〈雷雨〉在苏联上演的通信》,《曹禺论创作》,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4页。
{11}方忠:《乱伦禁忌·性压抑·情的迷失——曹禺〈雷雨〉与欧阳子〈秋叶〉的对比阅读》,《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李欧梵. 现代性的追求[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2][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吴建熙,田一平.上海生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4]谢纳.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
作 者:姜云峰,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黄德志,文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
编 辑:赵红玉E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