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育、学工交替、素能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014-05-30 10:48:04许孔联张导成谭赞武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7期

许孔联 张导成 谭赞武

摘 要:瞄准湖南装备制造领域数控专业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创新与实践了“校企共育、学工交替、素(质)能(力)递进”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职教理念先进、符合我省职业教育发展战略、适应湖南装备制造业数控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校企共育 学工交替 素能递进

1.“校企共育、学工交替、素能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结构

在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推动下,各种高职教育的理念如“能力本位”和“双元制”得到认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念也开始深入人心[1]。为适应湖南装备制造业对高素质数控技能人才的需求,对湖南装备制造的龙头企业三一重工、中联重科进行深入调研,实地考察了江浙及本地代表性的高职学院,认真梳理学院数控专业已有的改革基础,2008年底申报校级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并获得立项,2009年被确立为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资助项目(ZJGA2009013),目前已完成结题。经过了近5年的实践和探索,瞄准湖南装备制造领域数控专业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创新与实践了“校企共育、学工交替、素(质)能(力)递进”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职教理念先进、符合我省职业教育发展战略、适应湖南装备制造业数控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2],结构如图1。

图1 “校企共育、学工交替、素能递进”

的人才培养模式2.“校企共育”理念的实践

2.1依据区域制造业特点确定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湖南省制造业是以大型工程机械为龙头,汽车制造、新能源设备、轨道交通等制造业并存的格局。随着龙头企业逐步成为国际化企业,对数控类技术人才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质,团队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特点,并适应如下典型岗位工作:

一是产品设计工艺分析;二是数控机床操作;三是机电产品装配调试;四是机电产品营销。为适应我省制造业数控人才这一特点,学院自2010级数控技术专业开设了多轴加工先进制造方向, 2011级拓展了面向生产性服务领域的机电产品营销方向。

2.2校企融合共同育人创新数控技术专业“11233”的人才培养方案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校企融合共同育人为原则,设计了数控技术专业“11233”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一个目标,即围绕湖南工程机械制造领域数控人才的需要,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努力实现“肯吃苦,有技能,会创新”的“两高” (高素质、高技能)“一创” (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搭建一个平台,即对接支柱优势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三一重工,创新合作机制,校企深度融合,探索构建企业主导的校企共育平台;坚持两个服务(服务学生、服务企业);突出三个特色,即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育、学工交替、素能递进”,教学资源信息化,素质教育流程化;提高师资、教学质量监控、专业的辐射等三个水平。

2.3面向岗位群、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开发设计之初,对行业、企业、毕业生进行了调研,通过与行业实践专家的座谈、研讨,确认了毕业生综合职业能力中,需要培养产品造型测绘、产品的初步设计、较高的工艺编制及实施、熟练的机床操作等能力[3]。在接下来,通过专业教学团队的转换和提炼,在工学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下,从“新学徒”到“普通技工”,再到“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递进规律,形成了《零件的手工制作》、《使用数控机床的零件加工》、《较复杂装配件的制作》等九门核心学习领域课程,设置典型教学情境[4]。

3.“学工交替”模式的拓展

3.1以工期定学期,设置“见习”+“轮换实习”+“顶岗实习”的学工交替模式

针对三一重工各事业部对订单班学生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结合合作企业生产用人需求现状(每年年初至年中为用人高峰期),数控技术专业制定出三学年实习不间断、循序渐进的以工期定学期,设置“见习”+“轮换实习”+“顶岗实习”的学工交替模式,即 “1.5+0.5+0.5+0.5”。第1-3学期,在学校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完成基础的理论和技能学习,到三一重工见习;第4学期及前后寒暑假共计8个月机械加工、装配等岗位轮换实习,掌握各岗位的特性;第5学期返校后进行针对性专业技能提升;第6学期顶岗实习。将企业顶岗实习和学校理论教学轮换进行,达到“企业用人不间断,学校教育不中断,实习教学不冲突”。实现了学生多工种分期轮换,增强了实践技能综合锻炼的实效性,最终达到校企互动、工学交替[5、6]。

3.2网络教学资源、虚拟仿真与产品技术服务性相结合

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上,把企业的各种现场工艺和技术流程经过处理和转化,成为教学素材、教学资源,形成网络文本或视频资源。学生通过三维图形软件、数控仿真软件等工具,对教学素材的“虚”拟学习和训练,建立起对实践对象和工具的初步认识。在小型机床操作“小”型零件加工训练,培养设备操作能力,建立加工轨迹的概念;再通过校内基地实施“产品技术服务”为主的“实”际零件加工规范训练,实行企业化運作管理,零件的检测合格以及加工的进度均由厂家把关,有利于学生建立起产品的精度概念,建立成本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为实现“学生员工化”创造了一定的条件。随后,通过校外基地半年左右的“真”实顶岗实习,完成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

关于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的“虚”“实”关系,我们坚持以校企合作为前提,一是确保教学资源的“实”,来自生产一线,由校企双方共同开发,然后应用到教学中;二是确保教学环节中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安排在企业进行,由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3.3拓展课外实习与辅导,开发实训场地与小老师辅导制度

以往,学生仅限于在课时安排的时间内在实训基地去完成工作任务,教学情境任务或者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因而为保障学生课程学习中实施环节的顺利进行,本专业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校内实训场地(如测绘实训室、CAD/CAM实训室、手工制作实训室、数控实训室)业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实训教师、教学辅助小老师(专业能力突出的学生数模协会成员)的管理与帮助下,完成相关实践项目。

本专业实训基地对学生开放时做到了以下几点:1)安排有管理员或辅导员(教学辅助小老师,即专业能力突出的学生数模协会成员);2)学生进入实训场地有登记、有实训计划。3)对学生实训效果跟进,及时反应实时进步,并有相应激励措施。开放的实训基地,为学生自主的完成相关实践项目,确保工作过程的课程学习效果奠定了基础。

4.“素能递进”模式的探索

4.1素质教育体系流程化

强调素质培育流程化,就是在素质培育上,遵循“循序渐进”传统教育理论,不间断地对学生进行软实力培育。融合企业文化和全面素质发展这些素质项目,必须与以工作任务为基础的课程体系相互融通,并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实现流程化素质培育。

①职业人、社会人双重角色融合:强调把受教育者培养成职业工作者的同时还必须把他培养成一个社会人。

②思想灌输向活动培育转换:素质培育是无法通过说教达到目的,而应该向受教育者提供喜闻乐见的素质培育活动。

4.2素质评价体系

通过到合作企业走访调研、与人力资源部门及素质教育专家参与的座谈、毕业生问卷调查等方法,创建了综合素质积分与素质拓展认证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和相应的评价制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另一方面能够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真正发挥促进和导向作用。

素质认证:学生素质是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各项针对性活动反复训练与培育所养成,素质认证是对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客观记录,填写入《学生素质证书》,经由学院学生素质认证中心予以确认并颁发证书。这一方式促进了学生素质培育的有形化和显性化,是对传统素质培育测评方式的改进,有利于学生灵活、快速就业。

素质积分:学生素质培育过程中,一些素质需要以传统课程方式培育,此类课程被设计为学分体系,学完一门课程并考试合格,则获得相应学分。素质积分中我们进一步的创新是将学生参加的素质活动也设计为学分,学生参与活动则获得积分。素质认证的主体部分就是根据学生所获积分多少来确证。

4.3素质与技能双认证

专业实行技能和素质双认证制,使学生素质培育的测评标准立体化,既确保学生素质培育质量,又解决了企业检测学生适用性的难题,为学生随时进入企业建设了一条绿色通道。

5.总结

(1)依据我省大型工程机械制造业数控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特点,校企融合共同育人,注重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的协调发展,设计了培养以“身心好、能吃苦、精技能、守诚信、会做人、善沟通”为数控专业人才特质的“11233”人才培养方案,为湖南装备制造业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模式。

(2)面向岗位群、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了高职数控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以网络教学资源、仿真软件训练平台、拓展教学时空,开创校企联动、学工交替新模式,为各院校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3)围绕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团队意识等要素,提出了素质教育活动化、流程化的理念,系统设计素质训练教学环节及相应的活动模块,采用认证方式来实施,形成三年不断线的素质训练流程,实现学生素质提升与职业能力提高同步,为高职院校探索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徐建平.融入企业文化 培养高素质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8,(20).

[2]朱爱芳.旅游管理专业“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2.

[3]陳立万,陈健,万玻等.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库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7):57-59.

[4]徐言生,陆启光,陈光,等.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前提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7-8.

[5]牛艳莉.高职院校“多学期、分阶段”顶岗实习模式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3).

[6]刘玉梅,李忠明,李士文.对“学工交替、学随工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3(04):12-14.

基金项目: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ZJB20112043),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资助项目(2012C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