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敏毓 黄德志
摘要:施蛰存《梅雨之夕》,揭示了一个在大都市摸爬打拼的小职员在遇见妙龄女子时内心的变化过程。在饱受都市文明压抑之后,在中华传统道德感染之下,矛盾的男主人公竟也在为自己的人生谱写真善美之歌。其实这正反映出作者独特的人文关怀,表现出作者文学创造的审美趣味。
关键词:施蛰存《梅雨之夕》传统文化真善美
施蛰存都市小说《梅雨之夕》,讲述了一个混迹于大都市的公司小职员在下班回家路上与一位妙龄女子邂逅的故事。背景很唯美,是一个下着雨的傍晚。雨,千百年来,撩动过多少文人墨客的心。而在施蛰存眼中,“对于雨,我倒并不觉得嫌厌,所嫌厌的是在雨中疾驰的摩托车的轮,它会得溅起泥水猛力地洒上我的衣裤,甚至会连嘴里也拜受了美味。”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初现,破坏了美好自然的雨景,所以主人公在没了赏雨景的闲情雅致之后,只能听凭内心的声音,走一步算一步。“从人行路上走出去,探头看看街上有没有往来的车辆,刚想穿过街去转入文监师路,但一辆先前并没有看见的电车已停在眼前。我止步了,依然退进到人行路上,在一支电杆边等候着这辆车的开出。在车停的时候,其实我是可以安心地对穿过去的,但我并不会这样做。我在上海住得很久,我懂得走路的规则,我为什么不在这个可以穿过去的时候走到对街去呢,我没知道。”这是潜意识的自然流露。然而没有了这些怪异反常的行为,男女主人公就不会有交集,故事也就不会进展开来。与其这样说,还不如说是现代文明压抑了男主人公太久,他只是想寻求一个豁口,释放一下自己。生活就是这样,一些看似无理的行为,其实正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呼唤。
一、在不舒服中瞥见人生挚情
通读全文,或许我们会认为男主人公是个猥琐的、善于意淫的、紧缚手脚的、胆怯的小男人。在看见心仪的女子之后,少女情怀便满溢于心。他忘却了已开出的电车,忘却了穿过马路,便也和女子一起退进在屋檐下。然而人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因为美好的事物总是令人心旷神怡,特别是在一整天令人疲惫的公事之后,这个小男人对于使他眼前一亮的新鲜美好定会穷追不舍,满怀跃跃欲试的激情。上海,这座大都市的工业文明,给了人不舒服的启蒙。在这不舒服中,男主人公的潜意识,让他发现了美:女性之美。在一切都循规蹈矩,循环交替发生之时,清纯美丽的女主人公出现在男主人公眼前,势必会有一场浪漫,无可避免;久居都市,无法感受自然之美,特别是有了文明的启蒙。但这场雨,让原本快节奏的生活有了一个慢下来的理由,夕阳之下的雨景,更会拨动人心,涟漪久久不容退却。雨之净美,涤荡人心。“这里可以说是作者独特的人文关怀。这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①
小男人忘记了在家中等候他回去一同吃饭的妻,“当时是连已有妻的思想都不会有”,他已彻底将道德与伦理抛之脑后。但文学作为实践活动来说,文学创作探索伦理问题,其核心是尚“善”。施蛰存深谙规则。因为小说男主人公也是一个善感、多情、有理的男人。他估计念过不少书,对日本画和中国诗也颇有见解,身上自然而然表现出的,是一种绅士一样的温雅、儒士一样的平和态度。自然而然的,这个小男人随后又不时跌撞于道德和伦理的篱笆之间。“我偶然向道旁一望,有一个女子倚在一家店里的柜上,用着忧郁的眼光,看着我,或者也许是在看着她。我忽然好像发现这是我的妻”,“我将伞沉下了些,让它遮蔽到我们的眉额。人家除非低下身子来,不能看见我们的脸面。”这些都是潜意识里的不安。而男主人公好像在店柜上看到妻子,这则明显是自己产生的幻觉,一种由冷酷的现实环境所逼生出来的幻觉。上海的环境再冷酷,它也属于中国,注定还是要受到中华传统道德的浸染,所以显然带有传统心理与文化的基因。小说结尾这样写道:“妻问我何故归家这样的迟,我说遇到了朋友,在沙利文吃了些小点,因为等雨停止,所以坐得久了。为了要证实我这谎话,夜饭吃得很少。”虽然男主人公前面有一系列的出轨心理和看似出轨的行为,但正是善的驱使,出于对妻子、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他说了谎。姑且认为这是善意的谎言吧。
小说中男主人公在遇到美丽女子之后,并没有刻意回避内心的声音,而是遵循本心。一方面可能是一种排解枯燥生活的方式,本文则更多认为这是一种人性之真,释放最潜在欲望的一种纯真。理学大家朱熹曾说“存天理,灭人欲”。人欲无在,天理何求?人性于潜意识里不自觉的流露,才是最真实的。如果说“善”是高尚的品格和利他的取向,那么求真就是尚善的基础。没有真,善就流于无历史内容的虚伪的“爱的呓语”②。
梅雨之夕,在上海这个从来都是快节奏的现实的充满利益关系的大都市中,大公司里的小职员让我们看到了立体的人格。真善美的人格魅力,让万千小职员中的他与众不同,立刻显现无疑。
真善美及其统一正是施蛰存先生为我们设置的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二、传统与现代碰撞迸发纯真、善美的力量
众所周知,施蛰存是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思想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很深,但始终不能完全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1910年元宵节过后,父亲为施蛰存举行开蒙仪式。第二天早晨,即到邻居徐老夫子的私塾里,始读生平所读第一本语文课本《千字文》。上元、中元时节,随父母观看虎丘迎神赛会。节假日,随父母游灵岩、寒山寺,父亲教以壁间石刻张继诗。”③后来,在居住松江期间,开始大量阅读父亲所藏图书,如《白香词谱》《草堂诗余》,并学着填词。这些最原始的文化启蒙,从不同角度和意义上加深了中国文化意蕴对施蛰存文化心理的影响。在施蛰存身上体现出来的“士的精神主要是一种古之读书人的文化理想和文化品格,更多表现为对国家民族的道义责任及文化创造精神”④。可以说,传统文化熏陶出了施蛰存的真性情。自然而然的,在文中施蛰存流露出来的就是一种最原始的纯真。
纵观小说全文,文章表面上只是记叙男主人公一次很寻常的下班归家之路,发生的事情也是那么的小众化,而文中的男主人公给人的第一印象也是一个怯懦、猥琐、矛盾的集结体。借助这样一个形象,作者要暴露,要丑化,要揭示。暴露社会冷酷,丑化人的内心,揭示工业蒙昧。这些都是负面的、丑陋的大上海——工业文明所浸染的大上海所独有的。在受到西方思潮影响下,觉醒的个人与恶劣的社会具有悲剧性的冲突,而《梅雨之夕》表现的正是孤寂的灵魂同冷酷的社会现实的矛盾冲突。文中小男人生活空虚,精神病态,而社会冷漠,人与人之间交往受到压抑。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施蛰存关注的是人性之苦闷,人生之狭隘。“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充满小资情调的社会的怀疑和否定,包含作者对人生的深深忧虑。”⑤《梅雨之夕》通过描写小职员孤独的内心、异化的生存困境,从侧面为真善美振臂高呼。暴露不是本质,通过暴露学会规避,勇于追求人生存现的真善美,才是最终目的。因而作者呼吁、满心期待能够在世俗之中拨开云雾,为人生谱写一曲真善美之歌。
起先,施蛰存将西方的心理分析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中,这使读者感到新奇,但对于当时处于主流地位的文学来说,这些不仅仅是新奇,更甚算是异类,所以在主流之中不被看好。“我的作品,在中国新文学中,并不占有重要的地位,只能被看作是,在六十年前,一个倾向于西方现代文学的中国青年的文学实验,它们没有得到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就终止了。”⑥虽说新感觉派描写的是都市生活、性爱风尚,表面上的世俗化、商业化,揭露的却是深层的病态。在一步步揭露之中,施蛰存追求真善美的执念丝毫不减。他通过自己的奋斗,最终为新感觉派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梅雨之夕》中,施蛰存借助男主人公的一系列糾结心理、矛盾行为,为这个被世俗压抑的小职员谱写了一曲真善美之歌;在现实社会中,施蛰存老先生也在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与创新,在追求真善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为自己所坚持的那份纯真、善美奏一曲高歌。■
■
①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页。
②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页。
③黄德志、肖霞:《施蛰存年表》,《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④李金凤:《施蛰存的人文意识与文化心理结构》,《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⑤晓明:《“将真和美歌唱给寂寞的人们”——〈梅雨之夕〉的人生意向与美学意蕴》,《承德师专学报》1987年第2期。
⑥施蛰存:《北山散文集(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7页。
参考文献:
[1]施蛰存.北山散文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周水涛.婉转的心曲,淡雅的心画——《梅雨之夕》赏析[J].名作欣赏,2000(6).
[3]乔菁,黄德志.施蛰存与中国新感觉派的“疏离”[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
■
作 者:左敏毓,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黄德志,文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
编 辑:赵红玉E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