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忠辉 乔娟
【摘 要】 目的 探讨心脏 B 超和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B超及心电图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 对比心脏B超与心电图的检测情况,左室肥厚的心脏B超检出率分别为79%、32%;左室扩大的心臟B超检出率分别为36%、15%;左房增大检出率分别为43%、9%;B超检测显示主动脉扩张和主动脉弹性减退的检出率分别为60%、13%,而心电图无法检测;心电图检查左房增大、左室高电压和心率、心律改变检出率分别为34%、21%和64%。结论 超声心动图以及心电图上针对高血压心脏病检查情况给予了不同的特点,而且两种方案均不产生创口,就两种手段的敏感程度和特异性来看,B超诊断相对于心电图而言,效果更加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彩超;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 R541.3 【文献标识码】 A
高血压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患者血压长期升高,以及病患体循环动脉压力长时间处于高位,导致心脏左心室负荷压力增高,并由此产生的缓慢左心室肥厚扩张,进而造成心脏物理病变,出现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症状为:长期高血压史,左室肥厚,舒张、收缩功能减退。心电图作为客观指标之一,来显现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而超声心动图相对于心电图具备更加准确的诊断效果,可对病患心脏和室壁等具体情况记录反映。因此高血压性心脏病病患的诊断和治疗越早,对预后就更有利,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的利用价值明显[1]。本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100例,对比分析两种不同诊断方式的具体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全部资料均为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100例,经各项诊断均符合WHO和国际高血压协会(ISH)颁布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男女例数分别为57例、43例,年龄42-78岁,平均(57.3±4.6)岁。患者病程为1-43年,平均病程(24.7±0.6)年,Ⅰ级、Ⅱ级和Ⅲ级高血压分别有41例、46例和13例。查问记录病患的有关病史,根据要求进行体查和辅助检查来进一步排除伴有相关疾病的病患,如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等其他心血管病。
1.2 方法 ①本次超声设备使用飞利浦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由专业操作人员实施,设备的探头频率规格:2.0-3.0MHz,常规检查,左侧卧位,左室长轴切面M型取样;检查并记录病患的部位包括心脏腔室、室壁厚度、左室收缩功能等信息;心尖四腔心切面取样容积置于二尖瓣口,分别测取舒张期血流频谱,E峰、A峰最大速度,E波和A/E的加减速度时间。②由心电图专业医师乔娟描记的常规12导联,然后对照分析。
1.3 诊断标准 病患在心脏B超检测中分析左室肥厚和扩大的诊断标准:①室间隔肥厚:针对左室后壁和室间隔同时实施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具体的舒张期和前后径均不小于13.2mm,收缩期厚度超过66%;左室后壁肥厚:则表现为舒张期及前后径都不小于14mm。②左室扩大:胸骨左缘处于左室长轴切面引发,男女的左室内径分别表现为>56mm、>51mm(按常规测量进行标定及二尖瓣键索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通过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P<0.05表示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心脏B超检出率高于心电图检查,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可以引起冠心病,人的血压水平高低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正相关,病患如果伴有冠心病,该病患的舒张压可能是五或六倍的≤80mmHg压力;病患长时间处于高血压的情况下,造成心脏的收缩力缓慢不足,心脏的左心室肥厚病变,病患的高血压导致血管的内膜压力增大,动脉壁上锁沉淀下来的脂质不断增加,直接限制了动脉血管宽度,血液供应不足可致脑缺血病症,高血压下心力衰竭是因为长时间的病患高血压促使心脏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差导致的[2]。
高血压靶器官为高血压影响的器官,而心脏则是最主要的高血压靶器官,左心室肥厚(LvH)作为高血压心脏病症的主要体现。病患长时间处于高血压的压迫,心脏的左心室需要承担长时间的压力冲击,进而造成心肌细胞的逐渐肥大以及间质纤维的不断生成。本次研究中,经过检测统计,100例病患中的心室腔大小的变化程度都是无太大差别,但是许多的病患却出现了明显的左心室壁肥厚。主要是因为高血压对病患的正常心肌收缩的影响不大,往往是长期迫使左心室壁增厚,需通过心电图S-T变化来显现出这种增厚的具体情况。高血压性心脏病晚期的表现,可通过心电图检测结果来判断,即发现病患的心脏左房或左室出现肥厚,同时心肌受损严重的特征,上述情况的发生也就意味着早期诊断的意义不大了,对病患的预后也直接产生影响[3]。目前早期诊断的意义得到认可,但是此类病症的病症具体情况通常与病患的实际年龄、心理状态、生活环境和用药情况等有密切相关性,需要通过可靠的技术来分析诊断。心脏B超检查能够对高血压心脏病给予更加详尽的检测结果,包括左心室壁的厚度以及其准确的位置。心脏B超的检测结果和监测效果得到认可,应用普及广度更大,通常对高血压病患的高血压代偿期及失代偿期的心脏继发改变具体情况如心肌肥厚、心脏室壁功能情况、心腔扩大、瓣膜返流、大动脉内径和管壁情况、心功能状态改变等均可以反映并给予诊断治疗[4]。
本次研究所有病患100例均通过两种检查方式,而符合率仅为68%。结论显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主要病症表现为左室肥厚、左室扩大、主动脉扩张、左房增大、主动脉弹性减退。对比心脏B超与心电图的检测情况,左室肥厚的心脏B超检出率分别为79%、32%;左室扩大的心脏B超检出率分别为36%、15%;左房增大检出率分别为43%、9%;B超检测显示主动脉扩张和主动脉弹性减退的检出率分别为60%、13%,而心电图无法检测;心电图检查左房增大、左室高电压和心率、心律改变检出率分别为34%、21%和64%。
上述结果显示,超声心动图以及心电图上针对高血压心脏病检查情况给予了不同的特点,而且两种方案均不产生创口,就两种手段的敏感程度和特异性来看,B超诊断相对于心电图而言,效果更加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红平,蒋喜文,周美君.12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诊断分析[J].中外医疗,2012,32:175-176.
[2] 莫敏.5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与心电图的对比观察[J].中外医疗,2012,32:37-38.
[3] 覃艳笑.心脏B超和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54-55.
[4] 朱福海,彭维绮.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 B 超诊断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