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灿达 王志国 赵建磊
【摘 要】 目的 探讨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效果。方法 对确诊的32例患者实施外科手术切除。结果 32例中,2例手术后10个月、13个月死亡,1例术后1年复发仅行放射治疗,随访5年仍存活,其余29例均恢复正常。结论 对脑膜瘤患者行头颅CT及MRI检查和及早手术,是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的关键。
【关键词】 脑膜瘤;诊断;手术切除
【中图分类号】 R73 【文献标识码】 A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肿瘤,多发生于40岁左右的人群[1]。临床上常因对本病的认识不足而出现延误诊断及治疗。我院2007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32例,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3岁-15岁2例,占6.3%;16岁-30岁4例,占12.5%;31岁-40岁5例,占15.6%;41岁-50岁14例,占43.8%;51岁以上7例,占21.9%;肿瘤部位:幕上肿瘤24例,幕下5例,侧脑室3例。肿瘤类型:1例为脑膜肉瘤,31例为脑膜瘤,占96.9%;31例脑膜瘤中,纤维母细胞型12例,占38.7%;移行型9例,占29%;乳头型6例,占19.4%;脑膜上皮型4例,占12.9%。
1.2 临床表现特征 32例中6例有过头部外伤史,18例表现为头痛等颅内压增高症状;7例有癫痫发作,3例表现肢体运动障碍;2例表现颅及颜面神经痛,2例颅顶局灶性隆起。
1.3 颅脑影像学检查 脑电图检查:9例术前脑电图显示局限性异常Q波。头颅CT扫描:病变多呈密度或高密度拌有不同程度钙化及脑水肿。增强扫描见较一致的强化,其中7例有囊性变;有5例肿瘤边界不清,2例侧脑室脑膜瘤术前CT扫描误诊为恶性肿瘤。头颅MRI扫描:在T1加权扫描多为中等或低等信号。T2加权则为较高信号,大多显示脑膜尾征,增强扫描可被均匀强化[2]。
2 结果
32例均经手术治疗,术中无1例死亡。1例脑膜肉瘤行大部分切除后给予辅助放射治疗10个月死亡。1例脑室内脑膜瘤伴梗阻性脑积水,行大部分切除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分流管阻塞,自动放弃再次手术1年死亡。其余30例均行肿瘤全切术。其中1例术后1年复发,未再手术,行放射治疗,随访5年生活基本恢复正常,其余29例术后均生活工作正常。
3 讨论
脑膜瘤的发生原因不明确,可能与第23对染色体的缺失、遗传因素等致病因素的参与有一定关系[3]。本组32例中,仅有1例12岁儿童患者的母亲曾患脑膜瘤行手術治愈10年未再复发。其余均无病因可询。
本组病例均起病隐袭,无特异性症状体征。首次诊断较为困难。本组2例病变位于脑室内等非典型部位,术前CT扫描曾误诊为恶性肿瘤。18例表现颅内压增高症状,7例出现癫痫,3例表现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极易和脑血管疾病、癫痫、脑炎等疾病症状混淆。因此,首诊医师应对患者仔细检查、询问病史及家族史,进行必要的医学影像学检查并加以鉴别。本组2例病程中有时出现颅顶部局灶性隆起的唯一症状。本组有7例脑CT扫描显示肿瘤囊性病变,占21.9%;略低于文献报告发生囊性变的28.6%[4];对脑膜瘤的病理分类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本组脑膜肉瘤1例占3.1%;31例脑膜瘤中,纤维母细胞型12例,占38.7%;移行型9例,占29%;乳头型6例占19.4%;脑膜上皮型4例占12.9%;以纤维母细胞型居多。
典型的脑膜瘤亦可发生恶性变,有时可呈肉瘤样变[5];特别是行肿瘤大部分切除后再次复发的病例易见。因此提倡手术取瘤时,应最大限度的切除瘤体,最好进行全切术。必要时术后给予足够疗程的放射治疗,预防复发。
本组32例脑膜瘤的儿童发病年龄为3岁-15岁2例,占6.3%;以后的年龄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41岁-50岁发病14例,占43.8%;51岁以上7例占21.9%;以40-50岁居多。32例中幕上肿瘤24例占75%;幕下5例,占15.6%;侧脑室肿瘤3例,占9.3%;以幕上肿瘤居多。提示脑膜瘤生产部位以幕上及脑室外为好发部位。本组幕下肿瘤和脑室内的发生率与文献报告的幕下占14.4%与脑室内占9.4%基本一致[6]。
脑膜瘤的全切术是首选的治疗手段。大部分或次全切除术应进行充足的放射治疗,但需要CT及MRI检查为复发监测才具有临床意义。复发者可再次手术治疗,我们认为,首次手术时能否全切肿瘤是影响预后的关键。此外,肿瘤生长部位与病理类型也影响预后。本组术中无1例死亡,术后1年内死亡2例,仅1例术后1年复发,未再手术,行放射治疗。随访5年生活基本恢复正常,余29例术后5年内均未见复发,能从事正常工作及生活。
参考文献
[1] 刘兆芹.2000-2004年我院肿瘤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6,13(4):382-383.
[2] 朱福成.CT诊断34例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健康月刊,2010,29(4):75-77.
[3] 扬直,武一曼,曲利娟.Nm23基因与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8,14(17):2617-2619.
[4] 范亦龙,陈绪珠,戴建平.脑胶质瘤动态变化的形态学观察及其临床意义[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4):453-456.
[5] 董春雷,徐满年,孙晶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脑部患者的探讨[J].中国医师杂志,2008,10(9):1192-1193.
[6] Demirtas E,Ersahin Y,Yilmaz f, et al.lntracranial mening eal tumors in childhood: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includyng mlB-l immunohis tochemistrypathol res pnd,2000,(3):15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