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不童话

2014-05-30 10:48谢子菲
财经文摘 2014年8期
关键词:格林童话小红帽继母

谢子菲

有关《格林童话》,你还记得什么?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梦幻开始,还是“从此,公主和王子幸福生活在了一起”的Happy Ending?无论如何,在世界文学的视角中,那些故事“以丰富的想象、美丽的憧憬、善良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启迪了孩子们的心扉”。或许其中也包括你一个。

但不是所有人都这么以为。

近些年不断有《格林童话》中的经典篇目如《小红帽》《白雪公主》《睡美人》等被改编为电影,去儿童化与黑暗化的故事处理,使它们得了“暗黑童话电影”的称号。然而事实上,早在电影们热闹出世前,“暗黑”就已经是《格林童话》的标签之一。

下此注脚的人们认为,无须改编,《格林童话》本身就包含了许多儿童不宜的暗黑元素。

暴行童话

暴力乃至谋杀是容易在《格林童话》中找到的。

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大灰狼吃掉外婆、皇后用毒苹果谋害公主等等的桥段已然算得上温和,《杜松树》中的歌谣看来更令人心悸:“妈妈杀了我,爸爸吃了我。小妹妹玛莉亚捡起我的骨头,包在绢布里,放在杜松树下。”这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儿被继母杀死、切碎、煮成肉汤后被父亲吃下的故事。诸如此类的残忍杀害其中并不少见。

除此之外,女权主义者也跳了出来,认为在这些故事中显然存在着对女性的歧视:女孩儿总是很傻很天真,好骗无脑;以各种手段施以谋害的总是继母、巫婆,尽管较之从民间搜集而来的最初版本,格林兄弟已经将不少残忍施暴者由生母改为继母,但也并未能让事情看起来好一些;至于男孩儿们,则通常是故事中拯救一切的那位勇者、智者。

以上种种不满多还纠结于故事的表面,有学者则以“《格林童话》表现了人们集体无意识的阴暗面”的观点指向了更深——有许多阴暗的角落藏匿在社会中,人们正在无意识、不自觉地以残忍、暴力等邪恶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情感,那是一种黑暗的本性。还有人甚至认为“德国人为什么会做出‘建造奥斯维辛集中营如此恶行”的答案就在《格林童话》中。

事实上,在纳粹时期的德国,希特勒确实曾要求所有学校都必须教授《格林童话》。而二战后,反法西斯同盟则禁止在学校教授《格林童话》。

这当然与编纂書籍的格林兄弟是民族主义的先锋代表不无关系,但历史学家费舍尔(FischerK.P.)进一步的阐释会让激烈的观点与希特勒的指令变得更容易理解。他认为,因为父母和老师常以讲述其中故事为教育的手段,《格林童话》无形中成为了塑造年轻人思想的强有力工具。

简单如《小红帽》,整个故事的精髓实际上用一句话就能概括:听妈妈的话,不要与陌生人讲话。故事中,如果小红帽听妈妈的话,就不会从大路绕进森林而遇到了大灰狼;如果她没有理会大灰狼的搭话,也就不会暴露外婆家的地址而使外婆与自己都深陷险境。“年轻人从这些童话中学到对权威、纪律的服从,对陌生人的不信任。”费舍尔如是写道。

德裔美籍学者路易·斯奈德(Louis Snyder)也曾在其著作《德国民族主义根源》中提及相关:格林兄弟促使纪律、服从、独裁、暴力这些特性成为了德国民族性格的一部分。

残酷与美好同在

从诞生伊始至今,有关《格林童话》的争议就从未停过,然而它仍旧得以走过两百余年的时光,流传在世界各地孩子们的床头。有人称其为“在诟病中永生的经典”。

不难发现的是,于孩子而言,它是“经典”,“诟病”则往往来自成人的再解读。因而有心理学家建言,大可不必因此就要让孩子对《格林童话》避而远之,在孩子的思维世界中,那些残酷的事情远未上升到道德判断的层面。

实际上,《格林童话》也不是唯一包含“暗黑”元素的儿童文学。以近些年热销的《哈利·波特》系列为例,作者J.K.罗琳并不避讳:“书中所讲的主要就是死亡。”但二者还有另一处相通,便是故事的结局都可谓“大团圆”。

从这个角度看,便不难对所谓的“暗黑”做出另一番正向的理解:尽管也许到长大以后才能完全理解其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但孩子们从这些故事中已经了解到恐惧、死亡等等残酷存在,这就好像一场提前进行的“现实社会生存演习”。而故事结局的意义在于,即便糟糕、可怕的事情是存在的,也不能成为阻碍人们怀抱美好期许并为之努力的借口。不少成年人会对此类书籍有着浓厚兴趣,原因大致也在此。

不如索性再简单一些。一切复杂的、象征性的释义都是多余,因为,当你已经成长为一个清楚知晓现实故事并非都会“Happy Ending”的大人时,大概也不会较真地回头去指责“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吧。

猜你喜欢
格林童话小红帽继母
译介铸经典,瑰宝恒流传——《世界各地的格林童话:格林童话国际接受的动态流变》述评
继母的“法宝”
青蛙王子
“过期”的《格林童话》
送给继母的生日礼物
“过期”的《格林童话》
把小红帽吐出来
送给继母的生日礼物
送给继母的生日礼物
小红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