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在娱乐时代快进

2014-05-30 10:48苏洁
财经文摘 2014年8期
关键词:李云龙希希成人化

苏洁

“00后小鲜肉”是TF BOYS组合的关键词之一,甜腻且略有肉麻,却也让不熟悉的人一下就明朗了:哦!这可真是一个年轻的组合!

某场签售会因为到场人数太多而不得不取消;前往“芒果台”录制节目的当天,就连长沙的出租车司机都感叹“TF粉丝凶猛”:市内到机场来回跑了数轮,去程的客人都是要去接机的粉丝。爆红背后的原因之一,是组合的养成模式——公司借鉴日韩造星模式,在成员更小的时候就招募其为练习生,潜心培养数年后才向市场推出。

这显然算得上是成功案例。但也因此,你很难不注意到几个孩子身上与年龄不相宜的成人化气息,从动作、语气到眼神,时有散发,尤其在表演中。这种提前而来的“成熟”其实并不陌生,在娱乐四起的时代,频频出现在选秀、综艺节目舞台上的孩子们多少都有这样的特点。

消费童真

娱乐综艺节目已然成为各大电视台吸睛的利器,其中又以选秀类为最多。无数怀揣梦想在舞台上跳、唱、演的选手中,不乏孩子的身影。他们的出场多与TF BOYS一样惹得一片“好可爱”的赞叹,却也常常要在随后面临“不像孩子了”的评判。

面对是否该让那么小的孩子参加比赛的质疑,《出彩中国人》节目组表示,其实已经删选了很多孩子,同为4岁的“小舞帝”张峻豪和有表演天赋的希希属于例外,破例的原因是“他们在舞台上表现出孩子的童真”。

但讽刺的是,两个孩子相继在半决赛出局,希希的得票数甚至是全场垫底,原因却仍旧与童真有关——表演过程中,希希不小心碰翻了一个奶瓶,但她自己很巧妙地加了一句台词,把意外状况圆了回去。这个细节令人认可,却也让不少评审认为希希身上已经表现了超出孩子所有的童真,反而没有投票。

早在第一季播出时,就有公司以“为什么喜欢《爸爸去哪儿》”为题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孩子纯真的童心”是大家的最爱。事实上,这也是孩子容易走红的主要原因。即使脱离明星子女的光环,天真的孩子们也总会让人疼爱、心生欢喜。而不少父母正是看到了这一“萌娃价值”,才选择让孩子参加各类选秀,希望孩子能够脱颖而出。

然而在一个成人主导、成人制定标准的环境下,并非完全主动参与的孩子在被推到聚光灯下时,又能保有多少真正的“萌娃价值”?被成人化几乎成了逃不离的故事。

还记得风靡一时的“小周立波”,7岁的小姑娘西装领结,不苟言笑,两手往口袋里一插,架势十足,张口更是将周立波模仿得惟妙惟肖,引得人们哈哈大笑。但被模仿对象和节目评委的周立波说了一句话,扰起一片纷纷:“拿你的天真去换你的天才,值得吗?”

不以爱的名义伤害

诚然,节目并非一定要排斥孩子的参与,功利也不尽是父母的目的,让孩子见见世面、练练胆识,给他们一个得到更好未来的机会想必才是初衷。但在无辜孩子的面前,爱倘若不能与尊重、帮助并行,就只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小孩子什么都不知道,他能懂什么啊?”恐怕仍是好一部分人的想法。而父亲李勇已经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今年,他12岁的儿子李云龙参加了《最强大脑》,任务是记忆51对新人的随机站队顺序,并以摆放模型的方式展示出来。开始验证结果时,李云龙突然手捂额头、痛哭失声,嘴里反复念叨着“我记对了,可是我摆错了”。用评委林丹的话来说,感觉李云龙不是因这次失败哭,而是整个人被击溃了,什么都没有了。尽管之后的结果颇具戏剧性,李云龙其实并没有摆错,但各种如“赢了比赛,可是丢了快乐和童真,总让人觉得高兴不起来”“这样的胜利未必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的评议开始紛纷砸来。

李勇说,节目后儿子好像顿时长大了几岁。“即使过了几十年,大家搜索李云龙,还是会跳出当年的负面新闻。怎么可能不对孩子造成伤害呢?”这位父亲很是后悔。

秀兰·邓波尔的一番话也令人伤怀。她说自己很早以前就不再相信圣诞老人了,因为年幼的自己曾盼望圣诞老人送来礼物,而圣诞老人却向她索要签名,这让她童年的梦幻破碎了。

如果童真是人们最喜欢孩子的地方,那么便没有道理不去努力保护它。因而,从学会把孩子当作孩子、理解孩子的感受,到帮助孩子去面对所谓失利或成名后的种种,恐怕才是成人世界更应当关注的。

猜你喜欢
李云龙希希成人化
敞开怀抱 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废旧手机“变”宝贝
杨杨和希希
不想要,就礼貌拒绝
承认错误
使用“李云龙” 上级要“亮剑”
“李云龙式”干部如何发现,怎样用好——这也是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的重要标尺
幼儿舞蹈成人化教育之弊端及对策
少儿出版物过度成人化现象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纠正小学体育教学的“成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