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永 生,苗 青
(1.内蒙古工业大学网络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2.包头师范学院教务处,内蒙古包头 014030)
内蒙古工业大学数字校园建设综述研究*
王 永 生1,苗 青2
(1.内蒙古工业大学网络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2.包头师范学院教务处,内蒙古包头 014030)
本文对国内高校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作了简要分析,并针对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建设新一代数字校园的后续建设思路。
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校园,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高等院校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数字校园”、“智慧校园”成为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代名词,信息化已极大地改变了高校已有的的教学、科研及管理形态,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高低成为评价高校总体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
高校教育信息化是指高等学校为适应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营造信息化的应用环境,整合相关教育资源,在教学、科研、学习、管理、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信息化。高等院校的教育信息化既是以教学信息化为核心,以教学服务为重点,同时还为科研、管理、后勤等各类活动提供服务,并成为各类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服务手段。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是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本质是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和增强高校办学水平,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表现形式和发展结果必然是数字化校园。
信息化发展可按其表现形式分为不同阶段,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诺兰在1979年提出的信息化发展模型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如下图),他认为信息化发展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理查德·诺兰信息化模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可以认为是信息化建设初级阶 段,计算机单机大量使用,此时计算机只是个人工作的工具。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1990年~1996年),在这一阶段,计算机局域网开始应用并普及,随着局域网的技术的发展,文件共享服务、局域网通信工具、数据库管理工具等新技术层出不穷,这一阶段是计算机技术及相关通信技术大量应用的阶段,人们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接受和应用基本发生在这一阶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1996年到2002年)这一阶段,基于局域网的应用系统大量发展,如邮件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等应用。在这一阶段,高校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由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同时各个部门各自为政,没有统一规划及统一标准,自行规划自己的硬软件信息资源,形成大量信息孤岛,导致各系统间无法方便地共享数据信息,同时也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
二十一世纪初(2002年到2008年)。这一阶段初步实现了各应用系统的数据集成,初步形成统一的身份认证和初级的应用型门户,各应用系统间可以实现数据共享,也基本实现了统一身份认证基础上的单点登陆,各应用系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在门户展现,所以这一阶段也可称为应用集成。各业务部门在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协调下,努力共享数据和软硬件资源,使用统一的信息门户,但仍处于信息整合的初步发展阶段,因数据标准的建设及维护没有成熟的体制机制,各系统的集成基本依靠数据的转换,如使用ODI数据交换工具,建设大量的数据转换接口,数据同步的质量和应用系统集成的水平不高,运行过程需大量人力保障。
从2008年到2010年,人们提出了新一代数字校园的概念,各种分散独立的信息系统开始进行深层次的整合,业务系统数据流和业务流不断优化整合,初步形成数据标准,并建成公共中心数据库,形成统一的信息门户,在信息化主管部门领导下,软硬件资源开始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努力形成统一权限管理及工作流管理,这一时期进入信息集成阶段。
从2010年初到2015年,人们努力建设全社会融合的的信息平台,统一门户不再局限在高校围墙内,信息将在全社会交换共享,可能会形成全社会统一的信息门户。
按照新一代数字校园建设理论,可以把数字校园的建设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代数字校园解决校园基础网络设施及MIS系统的建设;第二代数字校园建设重在平台建设,要求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数据交互,统一权限,重在对第一代建设的各应用系统进行整合;第三代数字校园建设重在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注重个性化的服务,这就要求有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权威的领导机构。对照理查德·诺兰的信息化发展模型,可以看出,以清华大学、福旦大学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出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已进入数字校园建设的高级阶段,也就是新一代数字校园理论的第三层次。
内蒙古工业大学于2011年开始着手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了统一信息标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校园门户、统一数据平台,并进行了校园一卡通和数字迎新等业务系统的建设,项目极大地提高了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化总体水平,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信息孤岛”,实现了互联互通。
在此原则的指导下,学校要求各部门信息化建设的软硬件基础环境建设统一建设,统一部署,统一管理,学校在2012年和2013年前后发布两批《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编码规范和代码集》,制定了《数据共享交换管理办法》,在数据标准的层面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出指导;2013年实施“内蒙古工业大学虚拟化数据中心”,实现200核CPU、35T存储、1.5T内存的虚拟化资源池,可以提供70台左右虚拟服务器的应用,满足学校各部门未来2-3年的信息化软硬件资源要求。
工大网络中心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常设机构,已初步形成以校园IT服务为中心,以校园网、校园卡、校园信息系统、虚拟化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运算中心五大业务为支撑的校园信息服务支柱。
在工大信息化建设取的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工大与信息化建设领先的高等院校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工大建设的公共基础数据库还是以数据共享为目的公共数据库,还没有建设成为各应用系统真正共享使用的中心数据库,也没有形成对各职能域数据库进行数据抽取形成的主题数据库,学校数据标准还没有形成各业务部门明确岗位的纵向团队,统一信息门户也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实现基于服务的深度集成信息门户。随着业务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工大信息服务的管理也没有进一步进行流程的优化和整合,基于IT技术服务的运维体系也没有形成,造成技术人员工作量增大,IT服务风险增大,即时性难以保证。
为深入推进工大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学校的综合办学质量,参考国内各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有关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思路:
今后要学习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建立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制度。CIO应该是校级领导,直接参与学校的决策,是高校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有力支撑,全面负责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计划和规划。高校的CIO不仅是IT的管理者和组织者,还要推动跨机构的协作,通过开发信息资源,提高教学、服务和管理的效率,明晰职能部门在数字化校园中的职能,推进各类有利高校的信息化变革,优化工作流程和行政机构。此外,还要建设以CIO为中心的信息化办公室作为信息化管理的常设行政机构,并在各业务部门常设信息办工作人员,形成以CIO为基础,以信息办为常设机构,横跨各部门的信息化管理服务团队,以提高信息化建设的协调整合能力。
首先开展校园信息管理系统所需的公共数据库建设,建成各业务系统的主题数据库,改变目前各职能域数据维护各自为政的状态。
其次,虽然目前已发布两批数据标准的编码规范和代码集,但并没有覆盖各职能域的所有数据项,要长效开展数据标准的制定工作,学校要建设数据标准专家委员会,统一指导和协调数据标准的制定和维护工作,各业务部门也要设立专职信息岗位,归口信息办下的信息标准专家委员会领导,这样才能使信息标准工作长效可持续发展。
另外,各业务系统的数据要在信息办指导下进行清洗,以符合学校的数据标准,并不断维护进入相应职能域的主题数据库,为学校的公共数据库所用,切实提高数据质量,提供分权限的数据维护和使用手段,真正实现数据共享。
学校的IT服务,不应只限于网络,还应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娱乐交际餈源,如优秀影片的校内点播平台、教学课件资源库等,吸引师生使用校内信息服务,同时可大量节约出口带宽,节省费用。
要加强信息服务种类的建设,如选课服务、网上二手市场、IT报修服务、校内订餐等师生学习生活的信息化服务,进而打造服务型的业务系统,并深度整合形成服务型的信息门户,堤高信息化服务和师生的紧密程度,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
随着数字校园建设的深入,IT部门的数据量增加,业务复杂性提高,一项业务可能需要多名工程师配合才能完成,一次断电可能导致多项业务不能正常工作,数据和业务的备份和冗灾就显的非常重要,建设可靠的数据和业务备份冗灾中心,是当务之急。
另外,IT服务的复杂性带来工作人员之间工作协调的难度,工作产生的知识和信息分散在每个人手中,对于工作流程的规范化极为不利。这就需要建设完善的信息服务运维管理体系和技术平台,以优化管理流程积累管理资料和技术知识库。
校园信息化建设应本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的建设原则,首先做好长期规划和分期目标,然后分步实施。以主题数据库、服务型应用系统、基于服务的信息门户为切入点推进工大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提高信息服务水平,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和科研,实现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健康稳定发展,向智慧校园的实现而不懈努力。
[1]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2006,10.
[2]内蒙古工业大学网络中心.校园网、信息化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4.
[3]汪基德,韩明秋.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5,6.
[4]赵国栋,黄永中.关于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5,8.
[5]蒋东兴.清华大学新一代数字校园建设规划与实践[C].CERNET2007年年会,2007,11.
[6]徐继恒.ITOIP新数字化校园网[C].CERNET2007年年会,2007,11.
[7]乐军.对教育信息化本质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9.
[8]桑新民等.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3.
[9]姚林修.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框架研究[J].教育信息化,2006,19.
[10]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4.
Inner Mongolia Industrial University Digital Campus Construction Review Research
WANG Yong - sheng1,MIAO Qing2
(1.Nework Center,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ohhot 010051;2 Academic Affairs office,Baotou Teachers College,Baotou 014030)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in China information and digital campus is briefly introduced,illustr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ampus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ampus,the subsequent construction ideas.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digital campus;Information construction;information standard
TP393.18
A
1004-1869(2014)02-0049-03
10.13388/j.cnki.ysajs.2014.02.013
2014-03-20
内蒙古工业大学重点基金项目(ZD201323)
王永生(1976-),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研究生,主要方向:高校数字校园、信息标准、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