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情消费过度社会化的再调查——以沈阳某高校为例

2014-05-30 03:25张小莉李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人情社会化受访者

张小莉李 娜

(辽宁省委党校 报刊部,辽宁 沈阳110004;沈阳师范大学 社会学学院,辽宁 沈阳110034)

研究证实,大学生人情消费呈现消费次数频繁、消费项目繁多、消费金额偏高①参见石海波:《大学生群体人情消费研究——以H 大学为例》,吉林大学2009 年硕士学位论文。、功利性消费突出等特点,那么,在向消费社会转型的总体性社会背景下,深嵌于城市社会空间之中的大学校园内的大学生群体的人情消费行为,源于何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在现代通讯媒介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大学校园与社会的互动愈来愈多,社会上的人情消费对大学校园具有渗透、示范效应。在大众传媒的推动下,急于完成“社会化”进程的大学生们是否会模仿社会上的人情消费,实施种种超越自身支付能力的过度社会化行为?本文即对此展开调查和分析。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本文将大学生人情消费定义为:大学生个体在与自己关系密切或者存在一定关系的他人遇到人生重大事项时,以礼物或金钱的形式对他人表达祝贺等心意的行为,目的是为了在自己所生活的人际关系中获得所需要的支持和心理上的满足。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定义中的“一定关系”,是指除了初级关系之外的一切次级关系,但范围限制在大学校园内,因此,上述“人生重大事项”就限于获得奖学金、过生日、当选学院/班级干部等。在本文中,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是指大学生通过与同学、朋友、教师等他人的人际交往等社会互动,逐渐地认识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并扮演社会所期待的角色的过程。在大学生所扮演的角色与社会所期待的角色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即角色距离,当前者在角色行为的种类、数量、程度等方面明显超越了后者的时候,即发生了过度社会化行为。

笔者选择沈阳S 大学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在S 大学图书馆展开调查,调查的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共发放90 份问卷,在回收的90 份问卷中得到78 份有效问卷。针对问卷调查资料,笔者借助SPSS 软件对搜集来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以期能够直观地展示调查结果。为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人情消费表现出的特点等,笔者在问卷法之外进行了个案访谈。

为设计调查问卷以及访谈提纲,笔者依据研究主题提出如下假设:目前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人情消费过度社会化。笔者将人情消费、过度社会化量化为一系列可供测量的变量,在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基础上,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将上述变量进一步细化。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为使样本更具代表性,笔者将S 大学图书馆作为调查地点,原因在于图书馆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在此选择调查对象比较方便,同时能够保证调查对象具有代表性,当然也不能忽略其中的误差。理想情况下,这78 份有效样本可以代表整个S 大学学生的人情消费选择。从总体上看,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反映大学生校园人情消费行为的基本特征。

二、大学生人情消费特点:“过度社会化”假设的证伪

通过对问卷中几个变量(大学生人情消费项目、消费金额、消费依据、消费频数等)所呈现数据的分析,笔者发现,大学生校园生活中的“人情消费过度社会化”这一假设被证伪。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实施人情消费行为主要依据自己的经济条件、与对方关系的亲密程度等;在消费项目上,主要包括节日消费、互还人情消费、日常聚会消费和与同学出去旅游等日常人际互动所必需的消费(见表1),且人情消费金额在其月生活消费金额中所占比例“不是很大”或“一般”,大多学生的人情消费次数“不是很频繁”(见表2)。

表1 大学生的人情消费项目

从表1 可以看出,大学生人情消费项目主要为“寝室、班级或者学院聚会”、“和同学出去旅游”、“参加生日聚会”、“互相帮忙、互还人情”、“过年过节”,属于人际互动所需的正常花销;对“恋爱花费”、“参加老乡会”、“与校外人员交往”等,选择的人数较少。由此可见,大学生人情消费的项目比较集中,且为日常生活中必要的人情消费,少有大学生进行功利性消费。

表2 大学生平时人情消费频数统计

由表2 可知,大学生人情消费的频数主要表现为“不是很频繁”,在78 人中超过50 人选择这一项;选择“非常频繁”和“比较频繁”的人数总共不到10 人。可见,大学生人情消费在频数上的表现并不是毫无节制。

笔者设置了“月平均消费”和“人情消费在月生活费中所占比例”两个变量来测量大学生人情消费金额,经过分析,发现78 名受访者中有57 人月平均消费在“501 -1000 元”这一范围内,占50%以上;共有45 名受访者对“人情消费在月生活费中所占比例”选择“一般”或“不是很大比例”,有11 名受访者选择“很小的比例”,选择“占非常大的比例”或“占比较大的比例”的只有4 人。这说明大学生人情消费费用在其总生活费中所占比重并不高,大学生决定人情消费金额的依据统计也证明了这一点(见表3)。

表3 大学生决定人情消费金额的依据

从表3 可知,大学生人情消费具有因人而异、适时而变的特点,他们会依据经济条件来决定消费与否和消费多少,而且感情因素在其考虑的众多因素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笔者在S 大学的抽样调查结果并未显示出以往研究所呈现的大学生人情消费项目繁多、人情消费次数频繁等特点,由此可以证伪笔者之前提出的大学生人情消费过度社会化的假设。此外,数据统计显示,78 名受访者中有27 人依据“人情消费的目的”决定人情消费金额的大小,这就需要进一步测量大学生人情消费的动机。

三、大学生人情消费动机:社会网络的构建

笔者主要设置了大学生人情消费的消费动机这个变量以检验假设(见表4)。统计显示,大学生人情消费动机主要以情感动机为主,虽然也存在功利性的消费动机,但只是少数情况,这也与表1 的统计相符。

表4 大学生人情消费的动机

考虑到受访者在填答问卷时所存在的主观考量以及由此所造成的数据偏差,笔者还设置了“周围同学人情消费状况”这一变量,从侧面检验假设成立与否。笔者通过两个问题(与周围同学相比,你的人情消费费用如何?周围同学人情消费的频数如何?)对这一变量进行测量,结果发现,78 名受访者中分别有5 人、32 人、15 人、17 人在第一个问题上选择“非常大”、“一般”、“不太大”、“不大”,另有9 人不确定;分别有6 人、11 人、17 人、40 人在第二个问题上选择“非常频繁”、“比较频繁”、“一般”、“不是很频繁”,另有4 人不确定。将此分析与之前的分析相对照,可以发现两者相互印证,证明大学生人情消费并未呈现出费用偏高、次数频繁的特点。

经由以上分析,可以证伪大学生人情消费过度社会化这一假设。此外,从以上数据分析结果来看,笔者认为,人情消费可以被视为大学生建构社会网络的一种工具。首先,从人情消费项目上看,78 名受访者的消费项目集中于聚会、和同学出去旅游、过年过节、互还人情与互相帮忙等,在这几项人情消费中,大学生彼此可以进行比较频繁的社会互动,缩短相互之间的社交距离,由此增进情感。其次,多数受访者进行人情消费的动机在于交朋友、交流思想情感,而且受访者中多数人会依据与对方的亲密程度进行人情消费。由此可知,大学生以交朋友、进行情感交流为目的进行人情消费,在已经建立一定情感关系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选择消费项目,借此构建同龄群体之间的社会网络,人情消费也就成为构建网络的工具。此外,从以上数据来看,虽然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建构初级关系的社会网络为主,但是他们并没有忽视次级社会关系网的重要性,例如,有一些受访者为参加老乡会、获得奖学金等进行人情消费,他们也会为了获得一定的社会资源、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等进行人情消费。

四、大学生人情消费:情感表达型行为背后的工具理性

综上所述,大学生人情消费并未呈现消极意义上的过度社会化,相反,从人情消费项目、消费动机、决定消费金额的依据等来看,大学生是在借助人情消费构建自己的社会网络。那么,是否可以认为大学生人情消费就是一种情感表达行为?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但经过以上的数据分析,笔者亦发现,这种情感表达型行为背后的支配逻辑,正是典型的工具理性。大学生会依据自己的经济基础、与对方的亲密程度进行人情消费,而不是一味地从众;消费金额也并不会因为情感交流的动机和关系的亲近而一味偏高。初级关系以及同龄群体内的社会网络,相较于次级群体、次级关系,更易于建构与发展,但是大学生在建构初级关系网络的同时,也会通过参加老乡会、请客吃饭、轮流坐庄等方式建构次级关系网络,这一背后的行动逻辑正是典型的工具理性:大学生在学校积累文化资本的同时,通过人情消费建构社会网络,积累自己的社会资本。

访谈资料可以作为这一结论的补充说明。从访谈的内容可以看出,大学生人情消费项目包括:生日消费、寝室聚会、学院聚会、重大节日、庆贺获得奖学金等;总的说来消费频次不是很频繁;消费的动机有两方面:一方面建立、维系、增进与朋友、同学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借助情感投资实现社会资本的增值。

在消费项目方面,如受访者Y:( 您平时的人情消费主要花在哪些方面?) 人情消费啊,一般都是过生日,就是像过生日的时候,给他买礼物之类的,或者说是吃饭的时候出一部分钱,AA制出钱。又如受访者L:( 你平时的人情消费项目有哪些?) ……像寝室聚会啊、班级聚会啊、同学聚会,都是应该去的,然后有的时候和朋友一起吃个饭什么的,也就这些了。

在消费动机方面,如受访者D:……人情消费就是一种投资,然后就是那个比方说你可能要他帮忙嘛,或未来有可能会需要他帮忙吧,然后你觉得他可能会对你有利,所以进行投资,还有感情因素,但是要看一个人是偏重于什么,在我这儿,一般是感情比较重……该受访者表示,她一个月的人情消费“一般是100 块钱吧。一个月的生活费是700 块”。

受访者们人情消费的频次表现出分时段的特征,总体说来并不频繁,但是会在某个时间或时间段表现得比较频繁,如受访者D:( 您一个月生活费是多少? 人情消费大约是多少?) 我生活费七八百,( 人情消费) 有一回最高到200,但就这一次,一般也就50 到100 左右……( 人情消费频次如何?) 这个不好说,有时( 很长时间) 一次没有,有时一星期连着两三天都有;又如受访者L:我这太少了,在人情消费上。因为我不太爱经常出去吃饭嘛,平均下来三个月一次,但是我最近,大三上学期以来,就是特别多。我上个礼拜就两三次……

我们在访谈中发现,大学生每月人情消费的金额分为三个层次:一些人50 元以下,大多数人50 元至100 元,极少数人100 元以上。这个金额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并不构成负担。

五、讨论与结论

人情消费,顾名思义重在人情,而人情源于社会成员在社会结构中的互动。笔者之所以提出大学生人情消费过度社会化这一假设,正是因为考虑到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深嵌于社会之中,受到社会结构、习惯及大学校园这一特定“场域”的影响[1]。为测量这种可能的影响,笔者将“大学生人情消费”具体化为可以测量的变量,并借助SPSS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调查发现,大学生校园生活中的人情消费并非源于青年群体社会化过程中消极意义上的“过度社会化”,而更应被视为大学生建构自己的社会网络的一项策略。而且数据统计显示,大学生人情消费不是盲目、从众的行为,他们用自己的理性逻辑支配着这些情感行为,这种情感表达型行为背后的行为逻辑正是典型的工具型理性,对个案访谈所获资料的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鉴于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的限定,笔者并未将大学生人情消费的社会影响因素这一变量列入调查问卷中。尽管研究结论表明社会因素对大学生人情消费的影响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明显,但它是客观存在的,其重要性不容忽视。这些影响包括:(1)西方消费主义、个人主义等文化观念在大学校园里的影响越来越大[2]。大学生极有可能受消费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产生炫耀性消费、攀比性消费的心理,通过消费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借助人情消费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与生活品位。这不仅增加了人情消费者的经济成本,而且可能使被动人情消费的一方产生经济压力与“面子”压力,影响大学生群体间的人际关系。(2)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同龄群体、各种亚文化群体、家庭等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来自于各地的大学生聚集在一起,不同的文化习惯使大学生对人情消费有着不同的界定,如果大学生不能处理好不同地域文化的适应与冲突问题,会对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与人际交往产生不利影响;对某一亚文化群体的认同与参照,会使大学生或者排斥人情消费,游离于集体,或者过于重视人情消费,给他人造成人情压力。大学生父母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也会产生类似的影响。(3)网络的推广与普及,使大学校园生活具备了一定的自由性和虚拟性等特征。导致一些大学生沉溺于虚拟或匿名世界中的互动,忽视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以致大学生群体间人情观念淡化,疏于人情消费。一个常见的情景是:通过QQ 空间的提醒,获悉今天是某同学的生日,于是,右手轻点鼠标,用一个“生日蛋糕”的图标给他送去了自己的祝福,轻松解决了这个“人情”问题,从而减少了一次传统的“面对面”祝福中可能捎带的人情消费。

[1]李洪君 祝湘琳:《文化、个体的生命历程及其再就业选择》,载《党政干部学刊》,2011 年第6 期。

[2]胡 朝:《当代社会思潮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引领》,载《党政干部学刊》,2012 年第8 期。

猜你喜欢
人情社会化受访者
今天,你休闲了吗?
永远不要透支人情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不近人情是近人情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不要透支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