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玮
高效课堂,即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达成预期的目标。它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永恒主题,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师所向往的永恒状态。高效课堂,可以切实唤醒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热情,实现认知构建与情感激发的双向结合,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觉得轻松有趣,教师觉得事半功倍。从整体来看,高效课堂是从理念过渡到实践,实现教学高效、学习高效的一个过程,可以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发挥出最大的价值,继而让知识得到全面的贯彻。以往,我们经常传达的理念是:轻负担,高质量,这便是高效课堂的一个映射。
那么,该如何通过构建活力课堂实现小学语文的高效呢?笔者结合以往教学经验,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自主能动
高效课堂在于唤醒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从而让学生带着情感去感受语文,继而实现教学。创设情境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在课堂中构建有趣生动的情境,以代入感强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让他们生成自主探索的想法和心理,这样,高效课堂的初步构建便可以有效落实。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特点、学生的兴趣爱好等采用不同的恰到好处的方式,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教学《狐假虎威》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快更清晰地明白寓意,我们便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通过播放相关动画,让故事内容清晰地扎根于脑海中。播放之前提出相关问题:“请同学们在观看动画的同时挖掘出其中隐含的寓意。”这时,原本兴趣盎然的学生在听到我的问题后,自然会精神百倍,继而争先恐后地投入到探索和研究当中。由此可见,在构筑小语高效课堂之初,首先要利用巧妙的情境唤醒学生的热情,因为“自主”是实现“高效”的必要前提。当然,在前期构建情境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因情制宜地导入故事情境、游戏情境等,在满足小学生好奇心和兴趣的同时激发他们的自主能动性,从而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二、灵活多样,升华课堂
高效课堂的教学手段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是能被学生接受的,必须满足兴趣激发的要求。所以,在构筑高效课堂时,我们要针对班级学情、学生情感变化等导入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营造和谐的、良好的教学氛围,继而让教学变得有效化、灵活化,从而得以升华。而在提出相关问题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喜好与想法,让问题有价值、有喜感,可以切实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课堂实现高效。
比如在学习《美丽的南沙群岛》时,我们可以事先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之间互相查找文中描写南沙群岛美丽的句子,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资源的共享。之后,我们还可以利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让不同学情的学生进行不同的任务:比如让能力较强的学生用比喻手法等进行延伸仿写,或者根据文中的生字与生词造句。而对于那些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尝试着熟读课文,掌握正确发音。最后,在提问的时候,我们可以回归全文,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比如:“文中哪些描写可以证明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如何用自己的语言去形容南沙群岛的美丽?”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造句能力,还可以间接唤醒他们对于美的感悟。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让语文课堂变得有效,也照顾到了所有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三、精心设计,合理练习
精心设计合理有效的练习题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强化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继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必须认真对待,不能敷衍了事,随意选取一些问题完成练习。那么该如何设计合理有效的练习题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心情、智力激发情况,以及课文的主旨思想与亮点来设计习题,从而实现小语课堂提问的高效性。
比如在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时候,针对诗歌的重难点和揭示的主题,我们可以布置这样的练习题:1.作者在撰写这首古诗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2.通过诗中景物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于朋友的什么情感?3.还有哪些古诗是赞美友情的?这三个问题,不仅拎出了文章的重难点,同时也让学生重温了整首古诗,有效地进行了巩固,并对古诗生出全新的了解。尤其是第三道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延伸探索,激活思维,从而拓展他们的认知面,让小语高效课堂全面落实。合理有效的练习,不仅实现了减负,还让小语学习变得轻松有趣,学生会越来越愿意做这样的语文作业,越来越喜欢学习语文。
总之,打造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这是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所要开辟的重要道路,也是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所以,在教学之初,我们必须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以能力培养为主、素质教育为辅,结合多种教学手段,继而为学生打造出一节节生动有趣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