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媛 郭莉
摘 要:数字星球系统(多媒体球幕投影演示仪)是信息时代最先进的教学仪器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三维立体动态展示的单体数字化教学仪器。它能够广泛应用于中小学地理、历史等学科和科学素养拓展教育,满足学校教学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促进教师教学观念、手段和方法的更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数字星球系统;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三维立体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充斥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作为一个施教的重要场所,为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更应该不断地与社会接轨,所以现代通讯技术也迅速走进了各个学校,从实验室到课堂,从备课到授课,随处可见现代技术的应用。面对这种飞速的变化,掌握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跟上时代步伐,让现代信息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数字星球的出现,可以说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数字星球系统通过国际先进的三维图像处理平台,方便教师将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转变为球面图像,结合精密光学技术,瞬间展示于数字化球形投影屏幕上,动态立体地再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现象和过程。教学星球系统通过球形屏幕进行动态演示,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和显示模式,使原本平面、静态、单调的地理知识立体生动起来,易于被学生接受。在解决地理教学空间感方面效果显著。教学星球系统还具有强大的资源二次开发能力,教师可以将从互联网等渠道获得的文本、图片等多媒体资源,通过教学星球系统的图像转化技术,形成动态、立体的资源展示出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及学生情况进行自主的开发和演示,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更有效。
下面我将从自己的教学实踐谈谈对数字星球辅助教学的一些感受。
一、数字星球设备
我们学校的数字星球系统应该是比较早期的,由于设备移动不是特别方便,所以专门设立了一个地理教室,并在顶棚修起了穹顶,用于演示星空的变换。随着设备和系统的不断更新,现在的数字星球系统可以根据教师自己的需求移动,但是需要配套的软件支持,目前它的系统和PPT可以同时进行,但是和白板还不能兼容,交互性还有待改进。
二、数字星球在教学中的优势
优势一:实现三维立体动态展示。可以演示地球表面的昼夜更替、昼夜长短、时区的划分、地形地势、海陆分布等,把一些比较大范围的,学生难以建立的空间概念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分析。
优势二:动态立体的呈现方式,实现了地理教学“从平面到立体”和“从静态到动态”的两大跨越,为各种长时间、大尺度、多因素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展示提供了可能,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例如,在讲解板块运动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板块运动前后的地形变化。利用海水注满和吸干的过程,可以清晰地看清海底地形。大气运动、洋流运动,在数字星球的协助下,不再是学生理解的瓶颈,学生很快能掌握这些地理现象发生的过程和原因。
优势三: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瞬间咫尺触摸世界,数字化球形投影屏幕展示技术,将各种星体和天文、地理现象瞬间展示在教师和学生面前,让学生咫尺之间触摸到世界的变化,置身于无穷的宇宙中。利用穹顶演示四季星空,唯美又震撼。太阳系的其他行星和月球,也可以很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三、数字星球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的地理教学中,有很多地理现象很难用语言和文字叙述,
图片的表现形式又不立体,所以很多学生很难建立起空间思维,因此在学习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数字星球的应用,在某些方面弥补了这一缺陷,特别是在自然地理学习中对学生有了很大的帮助。例如,地球运动一直是高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利用数字星球的球幕投影,我们可以清晰地演示晨昏线以及一年中晨昏线的摆动,通过转动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昼夜半球及昼夜更替现象,再通过调整,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很容易建立地球的空间结构,难点也迎刃而解。再如,由于大气运动无法观察,学生一直很难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而通过数字星球动画,学生很容易看到大气升降运动,进一步理解了三圈环流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还有洋流运动、板块运动,都可以在球幕上模拟地球表面,把这些运动展现在学生面前,更直观、清楚地表达出来。用顶棚的穹幕来演示四季星空的变换、用球幕模拟宇宙中的恒星和行星……数字星球虽然是一种教学手段,但是它打开了我们的视野,拓展了我们的空间,让我们的教室是一个地球,是太阳系,甚至是整个宇宙,我们在这里遨游,不断探索,不断追求,发现越来越多的惊奇和我们未知的世界。
总之,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年代,数字化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不会数字化学习,我们就要成为现代文盲。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数字化学习。不仅自己要会,而且要学会将现代的技术用于教学,将现代教育和教学整合,让其为我们的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我们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所必备的条件。
(作者单位 辽宁省沈阳市回民中学)
?誗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