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分析策略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研究与运用

2014-05-28 23:10张文佳
化学教与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中职化学

张文佳

摘要:在中职化学的教学中,对任务分析策略加以研究,通过有关教学运用实例,说明实施任务分析策略,能够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判断教学的障碍;抓住教学重点特征,找出教学难点的关键所在,以便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化解教学中的矛盾,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任务分析策略;中职化学;起点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5-0019-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5.007

化学是中等职业学校不可缺少的文化基础课程,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大转变的态势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各职业学校的化学等文化课程课时数都大幅减少,教学内容也做了相应的删改整合,所教授的化学知识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学生会运用,在后续专业中合适用为首要目的。

刚入校的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偏弱,自我控制能力和认知策略尚未形成。他们在学习中,如果遇到困难阻碍,往往容易退缩而放弃。因此,在有限的课时内,面对我们的教学对象,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最终达到教书育人、学生全面成长的目标。这是我们中职化学教师,乃至所有中职基础课程教师当下面临的棘手难题,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时代潮流带给我们教师新的挑战。

为此,许多职教工作者作了大量的探讨,其中不乏建构和运用有效教学策略的论述和成效。笔者作为一线教师,在众多纷纭的教学策略中,将任务分析策略进行了学习和研究,并结合教学,予以实践。认为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如果能够恰当地、正确地实施这一策略,对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可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一、任务分析策略及其操作程序

在教学设计中,实际上不少教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到任务分析策略。任务分析策略也称作作业分析,是R·M加涅首次引入到教育心理学领域,指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为了教学目标取得期望的结果,需要对学生习得的能力或倾向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详加分析,为学习顺序的安排和教学条件创设提供心理学依据。任务分析策略的操作程序主要有:

1. 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起点能力是指学生在接受新的学习任务之前原有知识技能的准备。

2. 分析中介目标。从起点至终点目标之间,学生还会有许多知识与技能尚未掌握,而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又是达到终点目标的前提条件。从起点至终点之间的这些教学目标被称为中介目标。

3. 分析学习的支持性条件。有效学习除了必要条件之外,还要有支持性条件。[1]

二、任务分析策略在教学中的作用及研究

在进行教学设计(即备课)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但“要”素大体只有三项:学习者、学科内容及其结构、教学目标及其教学方法。[2]任务分析策略的运用,就是对备课三要素作具体分析研究,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以便采取和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或措施,使教学有效顺利进行。即任务分析要求教师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任务分析把我们平时所说的备课要吃透两头(学生和教材)的主张落到实处。[3]

1. 分析教学对象,判断学生学习的障碍点

正确运用任务分析策略,能够及时判断出学生学习新知识受阻的障碍之所在,即可“有的放矢”,打通关节,疏通学习渠道。

学生的学习总是通过将新的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知识建立起联系而进行的,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即原有的知识背景,正是我们教学的起点,正如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的:“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4]

教师一方面可以了解初中相应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此清楚学生学习过的知识。然而仅仅知道这一点还是不够的,学生对初中学习过的内容掌握的程度如何,学习认知能力怎么样?这是我们需要了解的第二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诊断测验,平时批改作业或提问交谈等方式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只有在此基础上,新的学习才能开展下去。

例1:在化学教学讲授物质的量的内容时,有一课时终点目标:学生在授课结束后,能够进行摩尔质量的有关计算。

教学起点:要求学生掌握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有关知识。按理,这部分内容是初中化学中教授过的,应该具备的知识基础。这是否就意味着是学生们的学习起点呢?通过测验摸底,班级中约有50%的学生不能正确掌握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知识。因而对于这些学生而言,这就不是教学的起点,只是尚未掌握的学习的中介目标。因此,教师在教授摩尔质量的知识之前,一定要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将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知识给这些学生补上(或复习一遍),才能开始新知识的学习,否则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2:在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有终点目标(教学目标):碳原子在有机化合物中的价态,要学生理解碳原子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与其它原子以4个共价键相结合。

起点能力:(1)碳原子的原子序数为6,最外电子层有4个电子。

(2)原子结构中如最外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即原子达到稳定结构。

中介目标:化学键、共用电子对、共价键的概念及形成。

在教学任务分析中,中介目标的化学键、共价键等知识初中没有涉及过,而在中职化学的教学中,由于课时数的削减,课时计划中也删去了。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对这些知识不作补充,不加铺垫,越过中介目标,则在起点能力和终点目标之间,学生的认知思维就会产生断层,碳原子在有机化合物中的价态原本对于中职学生有些抽象,则会导致学生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学习的混乱,甚至影响到整个有机化学的学习。

因此,对这一终点目标的课堂教学顺序安排为:首先复习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再简明扼要讲授共价键的形成(用电子式表示),然后再进入新的知识的学习:碳原子形成化合物时的价态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

2. 分析学科内容及其结构,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任务分析策略的运用可以有针对性的、有效的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常规的教师备课,教案中都会指出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但在教学过程中用什么方法来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呢?任务分析策略的学习和使用,可以让教师通过分析教学内容及其结构上的特点,有序地安排教学步骤。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的、学习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将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学生面前逐一化解,学生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就有了保障。

(1)抓住教学的重点特征

诚然,对于每一章节或每一课时的重点,教师一般在授课的起始和结束时都会予以强调重复,但并不是只要多强调几遍,学生就一定能记住或关注这些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准备时,对所教授的教材知识,做较细致地推敲分析,找出核心关键内容的特点,寻求最佳表现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思维认知上留有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如何让这些知识、记忆较长久地保持。

在学习有机化学糖类知识时,糖类的化学性质是该章节的重点,而且配有相关实验:有还原性糖的反应,与托伦试剂发生银镜反应;与蓝色的班氏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还有淀粉与碘液的显色反应等。传统教学一般先进行课堂理论授课,再做实验。对这一章运用了任务分析策略后,考虑到上述实验有鲜艳明显的颜色变化,操作简便等特征,为了突出重点,将这一章的实验放在理论授课之前进行。教师指导学生们亲自做出了上述绮丽的现象,使之产生了新鲜好奇的感觉,然后再理论授课,教学程序作了改变,学习者经历了感知事物现象,发现事物问题,探究事物原理的思维过程。并且,在这一章的学习结束时,教师指导学生们完成单糖、二糖、多糖的结构、主要性质异同的对比归纳。实行了上述措施后,学生对糖类的性质明辨清晰,教学效率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高。

(2)攻克教学难点

所谓教学难点,对教师而言,内容层次较为繁杂,不易叙述清楚;而对学生来说,可能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或解题时无从下手。因而攻克难点,关键是要寻求突破口,找出规律,分步骤讲解或操作,每一步都做到,即全部完成,则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如:在有机化学不饱和烃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的教学中,要讲授用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则(马氏规则),来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这是这一节的重点、难点。在准备教案,运用任务分析策略分析:以不饱和烃中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上的氢原子数为突破口,分成四步讲解,训练学生操作:

①根据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上两碳原子连接的氢原子数是否相等,将不饱和烃分为对称型和不对称型。

②如果是不对称型的不饱和烃,则找出含氢原子较多的碳原子。

③运用马氏规则,将卤化氢试剂中的氢原子加在含氢原子较多的碳原子上。

④将卤化氢分子中的卤原子加在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然后完成整个反应方程式。

把这些研究和分析运用于教学实践,学生掌握了解题的规律和步骤,做起题来,并不觉得困难,难点也就不成其为难点了。

上述对任务分析策略的研究及其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相关实例,说明在教学设计准备阶段,教师如能自觉地,有意识的运用这一策略,对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和基础能力了解分析,对所教授的学科内容加以剖析开发,合理优化教学顺序,补充必须的中介目标知识,让学生的起点能力与教学的终点目标有机连贯;使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恰当的形式纳入学生的认知体系,与学生的知识背景相结合,就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果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 教与学的策略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1-53

[2] 高英慎,刘良华. 有效教学论[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37

[3] 皮连生,杨心德,吴红耘. 学与教的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13

[4] (美)奥苏贝尔等著,佘星南等译. 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扉页

猜你喜欢
中职化学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实施案例分析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于在中职化学实验课堂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探讨
中职化学教学有效途径探讨
探究式教学在中职化学中的应用
探讨应用意识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渗透途径
探讨如何在中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中职化学学生实验意识培养问题浅析
探究式教学在中职化学中的应用
中职化学课堂导入现存问题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