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差生成因及教学中的转化对策

2014-05-27 00:26:05颜廷美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7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

颜廷美

摘 要 由于中学生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上存在个体差异,难免会有差生的存在。教师教学的一大任务就是要解决差生的转化问题,而相对于其他学科数学往往又是差生集中的“重灾学科”。因此,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必须首先弄清楚数学差生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的探索转化之道,尽最大的努力解决掉这一棘手问题。

关键词 中学数学 数学差生 差生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0097-02

中学数学具有非常明显的抽象性、严密的系统性,对学生的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该学科往往也成为中学阶段差生集中的“重灾学科”。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同时具有钻研的精神,数学知识掌握情况较好,而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而成为数学学习的困难户。考虑到数学学科对于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影响,我们数学教师应在清楚数学差生成因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转化的对策,最终争取能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中学数学差生的成因

1.不良社会风气

当今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以及国民思想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认知判断能力相对较弱的中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冲击,部分学生整日沉溺于网络游戏、赌博等活动中,没有精力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2.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对于学生的影响很大,一方面,独生子女在家庭里享受万般宠爱,这使得许多学生从小就养成了拈轻怕重、缺乏毅力和吃苦精神的不良品质,更有甚者成为了社会的毒瘤;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家长教育观以及教育方式存在偏差,指望孩子成才之心过于急切使得他们对于孩子的成绩过于敏感,一旦孩子成绩波动即加以训斥甚至棍棒相加,这对青少年脆弱的自尊是一种极大的伤害,极易让他们自暴自弃,逐步丧失学好数学的自信,甚至自卑、悲观厌世。

3.教育大环境

多年的教育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但是应试教育仍然是现今教育的主流模式,升学率高低是社会评价一所学校好与坏的主要指标。这种教育大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紧紧围绕着高考的需要而进行,大容量、高深度以及快节奏成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特征,一些学生无法适应这样的节奏,每天疲于应付,久而久之逐渐对数学产生厌倦、逆反心理。此外,频繁的考试以及成绩排名制度让成绩较差的学生自卑感不断增强,最终可能因为缺乏学好数学的自信而放弃了努力。

4.主观因素

少部分学生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坚定且现实的学习目标以及迎难而上的刻苦精神,仅想着依靠自己的小聪明做好数学的学习,最终使得自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半生不熟、知识结构不够完整。

二、教学中差生转化的策略

1.从思想转变上对差生进行转化

在教学当中要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最首要的是做好他们思想上的转化,帮助他们摒弃自卑、树立信心。一方面,要让学生从内心里相信以自己的能力是可以将数学学好。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应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特别是差生的鼓励与引导,让他们逐步品尝成功的滋味,最终建立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多借助榜样的力量,可以在课堂上穿插介绍数学名人刻苦钻研的一些轶事,也可以以学生身边同学的典型事例去激励他们。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让学生有被重视的感觉,相信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数学课程的学习也必将成绩大增。

2.从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上对差生进行转化

①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老师讲学生谈的被动学习方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一方面要教授知识给学生,另一方面还应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此,教师可以先向学生逐步示范解析数学教材中知识点的方法与步骤,鼓励学生多用脑,勤思考善总结,最终能够具备较好的自学能力。

②注重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可以将学生进行编组,好中差学生搭配形成学习小组,相互帮扶,对于新的知识可以让每个小组各自讨论、相互交流,让各个小组之间形成竞争,发挥团结合作的威力,让小组里每个个体都能共同进步。

③在以练习为主线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保证练习所用题目有相应的难度梯度,确保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巩固与提高。此外,教师还应给予差生更多的关心与指导,让他们能够缩小与同学们的差距。

3.从数学能力培养上对差生进行转化

①为差生进行专门的辅导,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加深理解,根据每个个体的不同情况加以引导,耐心细致、有计划有步骤的帮助他们进步。

②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合理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新的数学内容,同时辅以讨论与解析,加深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在讲解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或题目时,可以分级设置引导性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向问题深处探索。

4.从非智力因素培养上对差生进行转化

①做好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让学生在情感上能够接受老师,真正做到师生和谐一家人。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应注意肢体语言的表现,要用自身的热情和魅力充分调动差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②严格关注学生在习题训练、课本预习以及听课讨论等环节的表现,并确保做到持之以恒,让差生们拥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优良的学习习惯。

③有意识的设置适当难度的练习逐步磨练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此外,高质适当数量的持续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结语

总之,中学数学差生的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历一系列的系统过程,作为老师应当了解掌握问题的成因,并用自己的爱心、耐心与细心去帮助他们,相应最终差生一定能够脱掉“差生”的帽子。

参考文献:

[1]宋书娟. 中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浅析[J].学周刊,2012,6.

[2]王丽景. 浅析中学数学教学中差生的转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12.

[3]魏慧敏. 浅谈数学教学中差生的转化[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

(责任编辑 刘凌芝)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征订、征稿启事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在运动中学数学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四个重要“转变”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