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寨子山

2014-05-26 18:58祁玉江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山巅手绢寨子

祁玉江

在我的故乡高新庄村有座山,这在方圆几十里都算是高山,山顶上有座古寨,很有些气象。因为古寨,这座山便称寨子山。古寨营造于何年何代?我未曾考究过,村里也无人能说清楚。只是隐约流传:当初这寨子非常宏大,上下三层,居高临下,拥有数十间窑洞,能容纳上千兵众,上下只留一道通门。再加之寨内设有水井,建有粮仓,又有兵士把守,壁垒森严,易守难攻。一旦外敌入侵,当地民众便涌入寨中,军民齐心,昼夜守固,守它半月二十天不成问题。贼寇最终无可奈何,只能望寨兴叹了。

在我刚记事的时候,那寨子看上去依然伟岸,三层寨子的轮廓还十分明显,而且每层窑洞和寨门虽然有不少坍塌,然痕迹非常清晰,有的还保留着原状,能遮风避雨。尤其是最下一层的寨墙,高而壁立,很难攀登上去;寨顶的掩墙、垛口已经凹陷,形成一个天然喇叭口,四周弃有不少瓦砾。不知哪位成事人在这喇叭口边缘,栽了几株旱柳,不知是缺水,还是压根土质太差,那几株旱柳终究没有形成气候,以致几十年躯干也只有人的胳膊粗细;若不是顶端几枝嫩绿随风飘曳,就与枯树相差无几了。说来也怪,这寨子山与我很有些缘分,自然十分亲近。小的时候,无论是砍柴放羊,还是闲暇游玩,常常在寨子山爬上溜下。那山坡陡峭,足有六七十度,且土质较差,皆是红焦土,间有炮石,不能耕种;立在山巅,俯视之,村庄吊在谷底,头晕目眩,不禁使人惊骇;远眺之,唯东南一侧名曰墩梁的大山略高于此,其余众山皆矮了半截。“一览众山小”的自信顿时油然而生。

村里有一所小学。记忆中,村里没有文化较高的先生,教书先生先是队里出了大钱,从20余华里外的杨家河村请来的。他究竟是什么文化程度?从哪所学校毕业的?我全然不知。印象中,他姓杨,高挑个儿,脸白白净净,穿着打扮很是讲究,看年龄超不过20岁。或许因为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村子,或许因为学生很少,且一放学就回家去了,学校很是寂寞。他既不安心,又不认真教书,而且时不时旷课。久而久之,家长不满意,队里不信任,没教多长时间,便打道回府了。无奈,大队研究,只好“矮子里面选将军”,挑来选去,选了小学毕业的冯姓和白姓的两位村人做了我们的老师。再后来,又增加了一位初中毕业的田姓青年,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这样,我们的先生才得以固定下来。

这几位老师是本村人,自然对学生和家长十分熟悉。队里和家长对他们也很是信任,我的母亲就曾多次嘱咐他们要严加管教我,必要时可以打骂。

学校只有三孔破烂的土窑洞,一个狭小的高低不平的院子,悬在半崖上;围墙高低不齐,有几处坍塌,形成豁口。课余时间,只有一副陈旧且很不规则的篮球架和一颗篮球,再配几根跳绳,便是最好的娱乐活动设施了。由于场地狭窄,上体育课,只能玩“捉呆呆”和“老鹰捉小鸡”了。“捉呆呆”即一群学生围坐成圈,其中一个孩子手里拿了一块折叠了的手绢,沿着坐人的圆圈外围跑,冷不防,将那手绢丢在某个学生的背后,然后继续跑。待跑到那个没有觉察到手绢丢在自己背后的同学背后时,便逮个正着,意喻此人为“呆呆”,就让他走在圆圈内做一个节目,或唱歌,或学狗叫、鸡叫,或做个鬼脸,才算了却,否则,绝不轻易放过。为此,常常搞得那些“呆呆”们涨红着脸,羞怯地局促不安,不知如何是好!当然,也有精滑的会全神贯注,当撂“呆呆”的人从自己背后跑过时,总要回过头,看看是否把手绢丢到自己身后;没有则罢,一旦看到,便一下子拾起,沿着圆圈外侧大步跑开了,又充当起新的捉“呆呆”的人。“老鹰捉小鸡”就是一个大孩子领头,充当母鸡,身后的孩子扮演着小鸡,一个拽着一个的衣角,排成一长串。母鸡面前一个孩子当起了老鹰,他瞧来瞅去、跃跃欲试,企图扑上去,抓那队形中最后一个小鸡(孩子),大伙便一拉一扯地生怕“小鸡”被“老鹰”抓去,这样闹来闹去,队形顿时被拉扯得七零八乱,引得一阵哄堂大笑。正因为学校没有较大的活动场所,有时体育课、节假日只能因陋就简,将爬山等野外活动也纳入其中。

寨子山巅,插着一面小红旗,在轻风的吹动下,徐徐飘扬。校园里站了四五十名学生,男的、女的;小的、大的。听完老师比赛规则的宣布,随着一声清脆的哨子声,一群学生像脱缰的野马冲出校园,沿着指定的线路,向寨子山巅跑去。开始的时候,大伙的差距不是很大,相互紧追不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互相之间渐渐就拉开了距离。有的早已爬到了半山腰,而有的却才爬了一小截,更有甚者只跑到山脚下。但是,谁也不愿意放弃,依然憋着一股劲儿,向前冲去。就在大伙你追我赶之际,早有一两个身子壮实的毛头小子冲上了山巅,抢先夺了红旗,以胜利者的姿态,神气十足地站在山巅,手舞红旗,向山下大声欢呼着,显出无比骄傲自豪的样子。顿时,山上山下一片欢腾,说笑声、呐喊声在山谷间久久回荡。

下午放学,或星期天、节假日,我常常登上寨子山,不是砍柴割草,就是拦牛放羊,不知爬上溜下多少次。但依然不厌其烦,更不嫌弃。寨子山在我的心目中是那样高大、伟岸,那样神圣、神秘,永远攀不够,看不够。我喜欢独自一人登上寨子山的最高点,或环视,或凝视。远方,天地相连,灰蒙蒙的罩了一层薄雾,很是神秘;近处,山谷深邃,鸟语虫声,甚是清静;四周呢?山连着山,沟套着沟,那些车马大道和无数条曲折蜿蜒的山道相互交织,将山里的人们、家户和村庄都织在其中,构成了一张似乎杂乱无章又仿佛秩序井然的山水写意图。刹那间,天地人三者合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为一体了。

在这寨子山巅,我亲眼目睹过巨大的狂风卷着黄沙,从北边天际间像巨浪一样泛起,向着寨子山排山倒海翻滚而来,顿时,黄沙飞舞,天地昏暗,牛羊被刮得乱跑,人被吹得东倒西歪,鸟雀呢?嘶鸣着,哀叫着,在这混沌的天地间,失去自控,没命似的四处逃窜;好端端的白昼,窑洞里一片昏暗,人们在惊恐中似乎觉醒了一些,不得不点起油灯。

这是怎样一个世界呢?在这寨子山上,我亲眼见证了一场又一场雷阵雨的形成。整个一个上午还是好好的,天空晴朗,阳光灿烂,万物沐浴在明媚和煦的阳光中。可是午后,甚至还等不到午后,西北角或西南角便生起一块云来,没想到这块云由白变灰,由灰变黑,愈积愈大,越滚越浓,渐渐地覆盖了半边天际。不一会儿,便开始有了闪电,但只看到打闪,并不曾闻得雷声。后来,闪电越打越亮,间隙愈来愈短,那沉闷的雷声终于发作了。说时迟,那时快,乌云在狂风的牵引下迅速向寨子山扑了过来。大雨说到就到。刚才还在无忧无虑、美滋滋地欣赏着,现在一下子变得惊恐起来,便一溜烟儿地跑下寨子,或背了柴草,或赶了牛羊向家中跑去。收拾得早了,跑得快了,就能平安地跑回家中;反之,必然会遭劫,淋成了死雀一般。

在山巅,我也曾苦闷过,彷徨过,向往过。顽皮、好强、固执的我,有时候做错了事,难免被父母责骂或殴打一顿,小小的我怎么能够理解父母的苦心呢?一气之下便跑到这寨子山巅,伤心欲绝,默默地流泪,有几次竟然想从山上一跃而下,一死了之,让“狠心”的父母一辈子后悔难当。上学的枯燥乏味、作业的繁重、老师的惩罚以及饥肠辘辘,迫使我一次又一次攀到这高高的山寨,呆若木鸡地坐上半天,徘徊彷徨,不知所措,有好几次产生了辍学回家放羊的念头,以解脱我上学的苦闷。

山里的天地狭小,眼界自然不阔,山外到底有多大?外面的世界究竟如何?胸膛里涌动着走出大山、去闹腾一番世事的烈浆,情不自禁爬上这高高的寨子山巅,聚精会神地向山外不停地张望,生怕前面的大山或地平线挡住了我的视野……

猜你喜欢
山巅手绢寨子
今天拿出手绢,我们来谈离别
寨子河油区长8油藏注水开发研究
挺立山巅的松
“淳朴寨子”,一个品牌的形成——我在小山村里启动了“消费扶贫”
丢手绢
寨子
寨子
在达古雪山巅
拍脑瓜
迈向山巅——一张报纸与她所处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