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理论课教学改革
——以安徽审计职业学院《会计基础》教学为例

2014-05-26 01:00陈敏
外语与翻译 2014年2期
关键词:会计基础基础我院

陈敏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安徽合肥,230601)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1]。这要求高职教育在观念上,人才培养模式上、教学内容及方法上,需要不断创新。安徽审计职业学院会计专业课程的设计紧紧把握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遵循培养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宗旨,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长期以来,许多高职《会计基础》教学几乎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与高职的育人目标相背离。因此,《会计基础》的教学改革,既是实践教学的需要,更是培养高职人才目标的需要。现以我院《会计基础》的教学改革为例,重点阐述前期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改革举措。

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能力目标认识不明确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突出“能力本位”为宗旨,能力目标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方向。很多高职院校对于《会计基础》课程教学目的认识不明确,将其定位于会计学入门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帮助初学者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这样培养不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性人才。

(二)教材针对性不强

目前《会计基础》高职教材版本繁多,但总的来说,高职院校的教材与普通本科院校的教材一脉相承,只是在原先大而全的基础上进行相应地删减。最近几年,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部分围绕“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式”及“模块化教学”等编写的教材应运而生,这些教材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有的章节编排过于凌乱,有的生搬硬套,更有甚者漏洞百出、错误连篇。一些比较好的高职教材,分项目进行讲解,每个项目中先介绍相应理论,再进行习题及实训题训练。但这些习题和实训还是为了印证理论的,是为掌握知识的需要而设计的,究其实质,还是没能跳出本科教材“缩微版”的怪圈。

(三)教学模式陈旧

我院《会计基础》课的教学模式仍承袭的是“理论说教”型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程式化,这与职业院校注重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掌握知识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为解决问题所须。教学过程中虽也有引入案例教学,但更多的案例是为了讲解知识点。

(四)教师综合素质有待加强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2002年达到15%,2010年快速提升到26.5%,现在高校年招生人数已近700万人,是1995年92.6万人的7.5倍[2]。我们学院最近几年招聘的教师大多数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新进老师理论知识相当充足,但具体到账簿的设置、现金支票的开立等实际操作问题,往往差强人意。老师的实践指导能力不足,直接影响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对策

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的重要主题。怎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彰显,是我院《会计基础》课程首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为此,我院财会教研室全体人员积极加入到《会计基础》的教学改革中,通过学习“以能力培养为基础的教育教学体系,即 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教学模式”[3],重新定位《会计基础》课程能力目标:一是专业能力,即掌握借贷记账法,具有对单位简单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的能力;二是社会能力,包括社会交际和沟通、协作能力等;三是方法能力,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及创新能力。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将能力目标的实现归集为模仿、独立操作、迁移三个层面。围绕着上述能力目标的实现,现结合我院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新规划教学内容

我们根据职业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在课程内容地选取上充分考虑与后续课程的有效衔接,重新设计课程内容。为了更充分体现出《会计基础》课程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将主要内容划分为七大部分,结合这些内容设实训项目六个[4],见表1。

表1 高职《会计基础》课程内容设计表

(二)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与手段,运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关系到该课程的预设目标能否实现。为此在教学改革中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辩论法、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实践形式的教学方式。

采用启发、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长期以来,多数学生在学习《会计基础》中处于被动状态,其理论内容不能转化为实效性技能和内在素养。为此我们在每个教学模块中都设计了互动环节,围绕某一问题,让学生自由组合,分组讨论,学生点评,在讨论中相互补充、点评,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实际运用的能力。如在进行项目三会计凭证的学习时,我们首先准备一些真实的票据,同时启发学生搜集各类票据,再组织学生讨论哪些是发票,哪些是收据,哪些是内部收据,哪些是无效的票据,师生互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知识,体验知识。以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在具体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并举,其中案例教学具有生动、具体、直观,易被学生理解的优点,案例教学法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扮演引导者、倾听者、激励者的角色[5]。通过对生活中现实案例的讨论、分析,可以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如讲解项目五期末账务处理时的对账,在账实核对中有关现金的清查,学生对于“白条抵库”不太理解,我们通过案例,将真实的业务展示给学生。

(三)丰富教学形式

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等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的使用使原本枯燥生硬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改进课件,将一些视频动画加入到教学资料中,如将企业财会部门的日常业务流程剪辑成相关的视频资料。在《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除了注重课堂教学改革,老师还应注重课后对学生的引导,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不直接给出答案,让学生到图书馆寻找相关的书籍及网络上的资料,之后共同讨论、沟通。总之,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权威,走近学生,善于倾听,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还可通过开通教学网络平台,为教师和学生及时沟通提供一条方便通道,为学生进行更广泛学习交流提供的一个新的载体,形成教育的良好延伸。

(四)选用合适教材

目前针对于《会计基础》理论课的教学,我院又增加《会计基础实训》教材,从实务性的角度,突出职业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特色。对于规划后的教学内容,我们有目的地安排每一个项目进行单项实训,最后再进行一个综合实训,即让学生将单项实训有机地整合,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个单位完整的会计循环。同时我们积极同企业联系,校企结合,把实际发生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充实到教材中,可以改变现有教材仅采用文字叙述的形式列举经济业务,通过真实凭证,讨论发生的业务,让学生了解会计岗位中的往来,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与实际会计工作岗位密切结合。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深化《会计基础》理论课程改革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启发式的课堂专题讲授,还是实践教育,都取决于师资的素质。没有一支热爱教育,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的教师队伍,课程改革与创新是不可能推行的。职业教育最突出的就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我院与多家会计师事务所、部分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每年有计划地将学院财会类老师送到合作单位顶岗工作;同时,从各类企业单位中聘请老师,以解决“双师型”师资缺乏的问题。教师不仅能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去,而且还能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打通渠道。

《会计基础》课程职业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只有贯彻职业教育理念,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启发、诱导、点拨和学生的省察、反思、体验相结合,才能将职业教育引向深入,从而实现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向实践价值的迁移。

[1]教育部.教职成(2011)12号《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 les/moe/s6342/201110/xxgk_125717.html,2011-09-29.

[2]纪宝成.中国应设两套高考系统[EB/OL]. http://www.rmlt.com.cn/News/201301/201301080902558229.html,2013-01-08.

[3]王一中.加拿大高职会计教育及给我们的启示[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44-47.

[4]刘春萍.项目教学法在高职“会计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1,9(26):142-143.

[5]叶雄英.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中运用初探[J].商业会计,2012,6(12):126-127.

猜你喜欢
会计基础基础我院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PBL教学法在会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ERP下的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
“五抓五促”夯基础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
人本位理念在我院体检中心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