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陈一线:从生活里寻找真实的灵感

2014-05-25 00:27:34蔡晓梅受访者供图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4年4期
关键词:传媒大学川剧边城

文/蔡晓梅 图/受访者供图

导演陈一线:从生活里寻找真实的灵感

文/蔡晓梅 图/受访者供图

陈一线,中国内地新近崛起的青年导演,2014年毕业于西南大学,已保送至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制作MFA。《边城》《川剧往事》《医院里的中国》等独立影片屡屡获奖,其中《边城》获第2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纪录长片和最佳摄影两项大奖,新片《医院里的中国》蝉联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纪录长片奖。

纪录片以湖南长沙市火车站为背景,选取了在街头乞讨的中年男人、起早贪黑收废品的大叔、被儿女遗弃困守在火车站的老奶奶、80岁还喜欢追逐自由的东北大爷等4位人物为故事主线,交织展现出火车站的酒鬼、骗子等流浪者的生活群像。

反应本土川剧演员命运的电影《川剧往事》。他将镜头对准草根川剧团,通过勾勒一位丑角演员的曲折人生,展现市场冲击下小人物的生存困境。

纪录片主要呈现了老中幼三组病员的故事:年过花甲的美籍香港商人陈锦荣骨癌滞留长沙,医治73天无果后妻子叶淑仪决定联系国际救援队回港继续治疗;进城务工的中年人唐学军身患白血病,因无钱治病从省里向市县一级一级转院直至放弃治疗回家等死;还有一个没有名字的4号床婴儿,他本可被治愈,却因父母已有另一胎用来传宗接代而不愿花万元治疗费,被迫放弃治疗。

陈一线坐在走廊尽头木桌旁,双手习惯性不停扭动着,高且微胖的他在狭小的空间不时调整坐姿。闪光灯下,黑色T恤衬出了他的淡定洒脱,胸前白色“川剧往事”字样及logo在黑T上很打眼。即使周围嘈杂之音不断,他仍旧微笑,笑成一条线。

我不愤青,我不文艺,就是挺接地气

“首先我不愤青,我也不文艺,我是一个挺朴实的人,就是挺接地气的。以前总是很简单的相信可以靠自己的影像作品改变一些人的命运,比如说《边城》,希望改变这些流浪者的命运。比如《川剧往事》,就特别感动,还有这么一群草根川剧艺人还在坚持。”

“影片让观者在无奈、感动之外,展开对人性善恶、生活诉求、社会福利制度等问题的辩证思考。”在颁奖典礼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对《边城》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但像堂吉诃德式悲剧一样,经历之后陈一线才知道个人力量的渺小,改变不会那么简单。影片中流浪者依然还在原地。

浮生若梦,山城给了陈一线四年最美的光影回忆。即将离开重庆的这段时间里,他一直忙于在各大高校进行“陈一线电影作品展映及讨论”。就在四川美术学院展映前一天晚上,他来到一棵树观景台,看这个城市,看当年拍片的身影充斥着每个角落,泪流满面。

2013年3月,陈一线开始拍摄故事片《川剧往事》。在此之前,他最出名的作品就是纪录片《边城》,投入2000块,奖金收入2、3万,门票收入1万多。如今,他重新在路上,身兼导演、投资人、制片、编剧、摄影等数职,拉来10多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凑了5万块拍摄资金。不同于《边城》的艺术性,《川剧往事》根据之前两个月采风的真实事件改编,延用了纪录片的一些手法运用到故事片当中来。

第一稿很快拍完,坐在他自认为是商业加艺术的电影前,陈一线希望拍出有血液,有视觉冲击力,让人在众多短片中第一眼记住的故事片。

“什么是你的血液?就是你真的被打动。我没有写着写着就能流泪的感觉。很多时候拍其他片子我就能想到想到就哭,但是拍川剧就没有这种感觉。所以必然失败了,没有血液,找不到共鸣,是我不想哭的原因。”

第一稿的失败,五万块打了水漂,其中还包括他偷偷挪用的1万块学费,钱是小,他让同伴失望是大。为了弥补损失,陈一线北上拍摄讲诉北漂青年故事的电视剧《我在北京,挺好的》宣传片,主演是《甄嬛传》安陵容扮演者陶昕然。

陈一线有很多想法,对带有艺术气质的东西,他存有天然的好感,但都被老板否定。看着自己一直惯有的独立性、艺术性渐渐消失,内心煎熬。

川剧演员的痛苦成了陈一线的痛苦

“川剧往事不是做成一件衣服了吗,因为它更象征着一种精神,是一种血液。”

陈一线带着北漂挣的两万块回到重庆,决定重拍《川剧往事》。他再次将父母补上的1万块学费搭了进去,加上借的两万块,带着50多名大一的学弟学妹开启重拍之路。跟编剧商量之后,陈一线将自己北漂的经历嫁接到了火锅店内的这场戏,它开始有了血液。

热腾腾的油锅内冒着无数气泡,周围满是喊着“青春万岁”大口喝酒的人,热闹的场景让罗三(变脸第三代传人)有些尴尬。他身着戏装,他浓妆艳

李显彦摄影抹,他粉墨登场,他手持话筒,他开嗓就来,“长…坂…坡…哟……”“哎,唱什么呢,说你呢”“会不会唱啊,让不让人吃饭了这个。”“换一首行吗,流行歌行吗,换换换。”“好,我去换装。”“换什么装,今儿我们就要看你穿这个戏装唱流行歌。”

对这个世界失望是轻而易举的,他微微颤抖,举步维艰,眼神带有些许恨意,“还有脾气了,哥有钱,今儿唱高兴了这钱就是你的。”人群怀揣自己的颜色,固执地让她唱着流行歌曲,而唱歌成了她此刻必须要做的事,为了生计。“她总是只留下电话号码,总不肯让我送她回家,听说你也曾经爱上过她,曾经也同样无法自拔……”这是草蜢的歌曲《失恋阵线联盟》。

镜头一转,脱下戏装的罗三,在川流不息的街头,将唱歌收入的一叠钱装入黑色钱包。

人生最畅快的事情就是找到自我

“生活带给你的意外,我很享受纪录片的创片,人生最畅快的事情就是找到自我,找到一个最好的自我表达方式。”

陈一线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关注一些别人不在意的细节,从环境、情感等角度,去观察见到的人和物。那时的他不爱说话,不懂得怎么表达自己,在拍片子之前,只是普通的影迷。导演要做什么,一部片子预算多少,制作流程有哪些……他一无所知。

陈一线喜欢踢球,在球场上他能找到表达自己的一个方式,后来很意外接触了影像,给高中所在班级做了跑酷毕业视频,得到了所有人的喜爱。他找到了一个新的自我表达的方式。

带着对影像的喜爱,高考之后,他来到北京,来到中国传媒大学面试。一进面试室,紧张的细胞充斥着他整个身体,他不敢正眼看面试的老师,老师说了什么全都本能的拒之耳外,也说不出自己最真实的答案。

4年前,陈一线刚来到重庆,他甚至有些厌恶这座城市,因为他的梦想在北京,这里理所当然成了“山里边”。他不会在意每天周围有多少美好的事发生,一心只想远离这个地方。

采访前几天,在前往学校寝室的路上,空气里都是毕业的味道。重庆,24摄氏度,时而飘点雨,陈一线心情有些复杂。在整理大学期间物品时,他随手翻出自己大一、大二的笔记本,泛黄的纸页上满是对看过的电影、书籍的感受。这样的过程,陈一线不觉厌烦,充满乐趣却带着些许痛苦。

做着梦的小少年,要靠秘诀自学;真实生活里,他也靠着一部部电影成长。

影响陈一线最深的便是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他在自传体里谈到,他在大学的时候经常很好奇有一个瘸子老人要走多少步才能回家,但那不是蔑视,只是对他有饱满的好奇,他会关心这个人的前世今生。他说你要保持对人有足够的好奇心。”

这些东西影响了陈一线很久,久而久之他也想做这样纪实的创作。纪录片《边城》就是在与长沙火车站流浪者相处一个月拍摄完成的纪实作品,但《边城》获得的成绩是他始料未及的。

感性是拍电影必要的一个东西

“我觉得做我们这一行感性是很必要的一个东西。但是那个时候我是过于感性,真的是不能自拔。”

2013年5月,当得知《边城》获第2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纪录长片和最佳摄影两项大奖时,陈一线也许会想起很多年前,他坐在长沙校园那个雾气弥漫的傍晚。他曾和自己约定好,去北京学电影。天不遂人愿,他却在面试时乱了阵脚,流落“山里边”。

此后这几年陈一线很害怕北京,但他一定要去北京,不是自己去,而是被邀请去。“原来的女朋友也跟我分手了。那个时候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去她学校门口吃个庆丰包子。”陈一线开着玩笑,眼睛又眯成一条线微笑着。这是玩笑,又不是玩笑。

2012年夏天,周五的傍晚,西南大学的校园内,青年陈一线觉得有些伤感,上了前往四川美术学院的公交车,他找了一个角落位置坐下,思绪万千,想着待会要拍的《雕刻时光》内容,本应笑成一条线的双眼,一粒粒眼泪往下滑落。车内只有他一个乘客,悄无声息。

时光静悄悄地流逝。世界上有些人因为追求而感到生活的活力,而有些人因为情绪丰富而活得压抑。2011年他拍了《长沙爱情往事》传到网上非常火,凌晨三四点,每每看到自己拍的东西,潸然泪下。陈一线还想做点什么来纪念逝去的青春,《雕刻时光》应运而生。

花了4个月,《雕刻时光》完成拍摄,在这之前,陈一线的作品也就传到网上,《雕刻时光》是第一次在电影院放映的片子。他本想拍出王家卫风格的电影,但拍出来很烂。“那个时候才二年级,你根本把握不了这种风格,但是放映的时候,当我看到有那么一小部分观众,因为我这片子哭了,非常感动,我觉得我现在想起来我确确实实爱上电影,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

生活有很多意外,认识生活,才能更加享受纪录片的创作

“去年10月份,我又一次去传媒大学面试,我觉得当年是个老师都会刷掉我。现在我就觉得我一进去就能征服老师,我就是他们要招的人。也是完成了当年的一个小心愿。”

2013年6月,因为《边城》陈一线被邀请去中国传媒大学参加颁奖典礼。在去北京的飞机上,他坐在靠窗的位置上,望着外面的世界,这让陈一线有些感慨。三年来陈一线一直没有忘记最初的梦想。往日认真努力的画面,一幕幕浮出水面,别人休息的时候,他在看书、看电影,别人放松的时候他在拍片子。

故事颇有些经典电影的味道,被心仪的学校拒绝,被心仪的学校邀请。在获奖致辞时,陈一线将他要考传媒学院的故事在台上讲了一遍。“三年前,我想上中国传媒大学,但是我失败了,我特别羡慕坐在台下的你们……”

我们走过的每一条路,其实都是必经之路,只是须记住的是:我们永远无法通过别人的慰藉安慰自己的心灵,努力实现自我才能走得更远。活着注定要经历,生命中有太多的不尽人意,更无法维护每一个尽善尽美,既然如此,不如怀一颗宁静心,给生命一个浅释,还它一份淡泊。

2013年陈一线保送到中国传媒大学,新片《医院里的中国》拍摄于被保送之后,探究的是爱和死亡。为了保证大学时代最后一部作品的独立性,保持片子的艺术性不受制于商业,陈一线婉拒了外来投资。

在纪录片的最后,回港治疗的陈锦荣不久去世,回家等死的唐学军却仍在顽强抗争。生活有很多意外,认识生活,才能更加享受纪录片的创作,而陈一线也越来越乐于从生活里面去寻找真实的灵感。

猜你喜欢
传媒大学川剧边城
边城
心声歌刊(2023年4期)2023-08-18 12:49:34
神奇的川剧变脸
《边城之材幽之地》
电影评介(2022年11期)2022-12-11 03:12:56
A look at Britain教学设计
川剧版画传四方
少儿美术(2020年5期)2020-12-06 05:52:38
孙翌飞作品
极边城暖
商周刊(2017年6期)2017-08-22 03:42:39
大庸边城的蛮与娇
中国三峡(2017年2期)2017-06-09 08:15:30
Le rôle de la lecture dans la formation desétudiants de langues vivantes
法语学习(2016年1期)2016-12-18 22:26:20
对人性的重新审视与反思:论荒诞川剧《潘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