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英语标题句法特征的对比研究

2014-05-25 00:29谢韶亮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20期
关键词:北美短语人文

谢韶亮

(渭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陕西渭南714099)

人文社会科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英语标题句法特征的对比研究

谢韶亮

(渭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陕西渭南714099)

学术性论文标题的结构特征在专门用途英语领域的研究可谓方兴未艾。通过自建包含1 000个标题的小型语料库,对比研究了中国和北美两个文化语境下文科类硕士论文英语标题的句法结构。结果表明:中国人文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标题在句法结构及其长度方面与北美语境中的标题存在显著差异;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英语标题句法特征极其单一,九成以上都是名词短语标题。研究结果为我国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和中国英语研究提供借鉴。

人文社会学科;硕士学位论文;标题;句法特征;专门用途英语

一、引言

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个主要兴趣点就是对英语学术语篇的研究,而其中又以体裁分析理论对各类学术体裁的认知结构的分析备受瞩目。早在20世纪90年代,Swales(1990)就开创性地运用其体裁理论详细论述了英语论文的前言部分的“三语步”结构,该模式又被称为“CARS”模型。[1]141随后,人们运用体裁理论进行研究的范围拓展到学术语篇的各个层面,如摘要(Cross&Oppenheim,2006)、结果(Brett,1994;Williams,1999)和讨论(Holmes,1997)等等。[2-5]尽管论文标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学术界对于标题的研究却未受到如论文其他部分的研究那样重视。

Haggan(2004)对比研究了的文学、语言学和科学三个学科领域内的标题结构:句子型、复合型和名词词组型。其研究详细分析了三类不同标题的跨学科的语用功能,即既要反映文章的内容又能吸引读者阅读。标题具有信息传递和广告效应两个功能,但在不同学科中实现这两个功能的策略有所不同。[6]Soler(2007)对论文标题的结构(名词短语型、问句型、复合型和句子型)进行了跨学科(生物科学和社会科学)和跨语类(原创论文和综述文章)的对比研究;通过对570个标题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句子型标题不仅是原创性常规论文语类的特征也具有生物学科研论文标题的学科特征;其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为科研新手撰写恰当的论文提供启示。[7]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术论文标题的词汇、句法结构以及语用等的跨语言跨文化特征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Busch-Lauer(2000)对比研究了德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医学和语言学学科的论文标题,其结论指出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研究者会用其母语(如德语)的习惯构建标题,且这些受到母语影响的英语标题通常在语言和结构上是不妥当的。[8]93陶坚、黄大网(2010)对比研究了640个英语标题在学科和文化维度上的用词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材料学科的英语标题的信息量和客观性高于语言学,且中国学者的标题表现出较高的同质性,如包含较多的冗余词study。[9]值得一提的是,学者们不仅进行了学术论文标题的跨文化对比研究,而且还涉及了学习者的硕士论文英语标题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标题的跨文化和跨体裁的对比研究不断地拓展其研究空间,学位论文标题的特征则成为这一领域新的研究对象,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数量上却凤毛麟角。例如,姜亚军(2013)通过自建的1 000个标题的语料库对比研究了中国和北美英语专业硕士生的论文标题的词汇和句法特征,结果表明:在词汇和句法方面,中国学生的标题都较为单一,“这种现象说明作为非本族英语使用者,我国硕士研究生的词汇使用能力有待提高”。[10]由此可见,学位论文标题的对比研究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仍然不充分。

本文拟将对中国和北美(美国和加拿大)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的硕士论文英语标题的结构进行对比研究,目的在于为中国的文科硕士生撰写或翻译其专业毕业论文标题提供参考,同时为中国英语变体的实证研究以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写作研究提供启示。

二、语料和方法

本研究自建的学位论文标题语料库包含两个子库:一是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优秀博硕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MD)中人文社会学科下的500个英语标题,包含社会学(150个)、历史学(150个)、人类学(100个)和考古学及博物馆学(100个);二是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PQDT)数据库的相同学科的相同数量的标题。初步检索的设定时间跨度为2010年至2012年,然后经过手工筛选去除不符合本次对比研究的标题后,本研究共采集了1 000个英语标题。需要指出的是PQDT数据库中所采集的标题全部来自于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北美英语大国,手工排除了其他英语非母语国家的英语论文标题。

本研究参照Haggan(2004)和Soler(2007)的分类框架将所采集的标题按结构分为5类[6-7]:

1.名词短语标题:以名词为核心,前或后带有修饰成分的标题。

(1)Analysis on the transition ofmodernization of business family in Japan

(2)The Black Death and the future ofmedicine

2.复合型标题:被标点符号(如冒号)分割为两个部分的标题。

(3)Tradition and transmutation:Authority and order in rural daily life practice

(4)Discovering the vision in Beth Moore’s“Breaking Free”message:Applying Bormann’s fantasy theme analysis to evaluate themessage

3.介词短语标题:以介词开头后接名词性质短语的标题。

(5)On the social costs of political order

(6)On the early fisheries of the prehistoric Liaodong Peninsula

4.动词短语标题:以动词(如现在分词形式)开头后接名词性质短语的标题。

(7)Discussing the American urban reform at the turn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to the Twentieth Century

(8)Assessing the viability of lifestyle centers as forms of public space

5.句子型标题:直接以完整句子作为标题。

(9)To what degree do natural hazard mitigation plans consider women?

(10)Is there evidence for the observation and use of astronomy at the Harris Site in the Mimbres Valley?

三、结果与讨论

本文所发现的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标题特征主要表现为在保持了标题的信息功能的同时凸显了标题的吸引读者的功能,因而淡化了标题的经济性原则。两个文化语境下标题结构特征所不同的是中国学生的英语标题过分注重标题的信息性,而在吸引读者这一标题功能上有所缺失。总体来说中国学生的英语标题相比北美的英语标题在结构类型的分布以及标题长度上都存在巨大差异。

尽管论文标题在两个文化语境中都被理解为“给事物取个名字”,[7]但是中国学生则过度强调这个标题的最基本目的。由表1可以看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硕士论文英语标题几乎都是名词短语型,而北美学生使用该类型标题则只占三成左右。而在西方人看来,“取名”这个结果却反映了科研论文背后的科研活动过程,特定的学科科研活动预设了不同的考察研究对象的方式,因而会产生跨学科的差异性。从表1可以看到,PQDT库中的历史学学科的名词短语标题和CDMD库中的人类学学科的名词短语标题会略少于其他学科。

表1 名词词组标题分布

表2 复合型标题分布

复合型标题从结构上来看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并且这两个部分被一个标点符号分开,通常这个符号是冒号。并且该类标题的信息结构通常为“一般:具体”,包括“问题:解决”“话题:方法”和“主要:次要”等不同的信息结构(Swales&Feak,1994)。[11]209这种标题结构的优点在于能够较有效的使用有限的标题空间传达更为丰富的信息,另一优点则是可以使读者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了解论文的基本内容(Soler,2007)。[7]而Hartley(2007)似乎暗示了该类标题是一种吸引读者的十二种标题策略之一。[12]中国学生的复合型标题的比重极低,总体平均为3%,最多的社会学学科也仅有8例,最少的则是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为0。相比之下,北美学生则较为踊跃地使用该类标题总体平均比例为70.2%,以历史学科为最79.33%,甚至使用频率最少的人类学学科也达到了62%。Dillon(1981)指出冒号标题体现了论文的学术性,并暗示着文章较高的学术水平(见表2)。[1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极少使用该类标题,这表明中国学生尽管能正确地使用英语,但是未能恰当地运用英语。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学生未能透彻地了解英语科研环境中那些未能明言的“学术修辞”规则,并且这些“学术修辞”是学术社区的共识而非规定。北美学生较多地使用复合型标题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她/他们将自我视为学术社区的入门成员,一方面通过在标题中加冒号等使之变成复合标题以增加文章的分量,以增加信心[7];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这种方式去吸引潜在的读者,努力使自己的研究成果不被淹没在浩如烟海的各类论文之中。[6]

表3 动词短语标题分布

Haggan(2004)认为动词短语标题数量在自然科学论文中的频率要少于人文社会科学,因为该类标题传达信息的功能不强。[6]姜亚军(2013)则发现中国英语专业的硕士论文标题中动词短语标题(0.8%)要远远少于北美的硕士生论文标题(6.4%),但该类标题又并非中国和国际学生论文标题中出现频率最少的。[10]论文的叙述顺序是实验室中实际活动的逆序版本而非实验室中科研活动的修缮版本,即在实验室中,科学家们对偶然性结果作出机会主义式响应,而不是有目的地规划研究去解决特定的问题;论文的叙述则以需要更好的研究方法开篇,随后提出新的方法作为解决办法(Swales,1990)。[1]118由此可见,北美人文社科硕士生的论文标题中动词短语标题占有一定的数量,这表明该类标题虽然不能有效地传达信息,但是却能有效地吸引读者,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该类标题反映了论文的研究活动本身及其过程,因而独具特色。相比之下,中国硕士生未能有效地利用该类标题的特点,以至于只有历史学学科中仅有的4例该类标题;可是,北美的历史学学科只有1例,最多的却是社会学学科共有12例该类标题(见表3)。

表4 介词短语标题分布

在所有类型标题中,介词短语标题的跨文化差异性可以说是最大的。由表4可以看出,所有的北美学位论文没有一个使用的是该类标题,但是中国硕士生则相对较多地使用了该类标题总体达4.8%,多于复合型标题、动词短语标题和句子标题,且以历史学学科的频率非同寻常的高出其他学科多达11.33%。Haggan(2004)指出介词短语标题相对于名词短语标题、句子标题和复合标题来说较少地被采用,且以文学类和语言学类论文中该类标题居多;尤其是介词“on”的使用能够更简洁地聚焦于所讨论的话题,但是由于该类标题和动词短语标题一样信息性不强,故在其结果中自然科学没有发现以介词“on”开头的介词短语标题。[6]国内的许多文章都指出动宾型短语标题,例如以“论”“谈”“评”“析”“议”以及“试论”“浅论”“略论”“浅析”等动词开头的汉语动宾短语类标题在翻译成英语时,可以用介词“on”后接相应的宾语即可(许建平,2005:45;李红英、李凌,2003;薛旭辉,2005)。[14-16]

表5 句子标题分布

本研究的结果发现中国人文社会学科硕士生的英语论文标题无一例使用句子标题,但是北美学生的硕士论文有两篇使用了句子标题占总体的比率为0.4%,相对其他类型标题来说数量也较少(见表5)。这个结果与Soler(2007)的发现相吻合,即句子标题是自然科学研究性论文标题的专属特征,包括生物学等。[7]该类标题有利也有弊:有利之处在于句子标题能将研究结果用句子的形式在标题中进行概括性的反映;[9]其弊端在于该类标题中的谓语动词大多使用一般现在时态并传达研究的结论,所以该类论文标题似乎是表明文章的结论是永恒的真理,不容质疑和推翻,从而不给未来的研究留下任何余地显得极端的绝对。[6]由于文理科的学科差异,句子标题更易于让作者在标题中表达科研过程中“运用照片和图片等证据去证明结果”这一层含义,而人文社会学科更多则是使用质的研究或运用统计数据得出概率的方法来构建知识(Soler,2007:98-99)。[7]

表6 标题平均字数

从表6可以看出,总体来说北美人文社会科学的论文标题(平均14.07词)要长于中国学生的论文英语标题(平均10.52词)。在两个语境中,不同学科的标题长度也有所差异:北美学生的论文标题以考古学标题的平均长度明显长于其他标题多达15.61词,在该学科内又以句子型标题为最(平均18词),复合型标题(平均16.23词)和动词短语型标题(平均16.33词)次之。中国的学生尽管也是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的标题(11.71词)要略长于其他学科,但是标题的平均长度最长的却是历史学学科的复合型标题(19词),其次明显较长的标题是人类学学科中的复合型标题,为16.83词。从标题长度在两个语境中的对比情况来看,北美学生的英语标题平均长度在学科和类型方面相对较为接近和稳定,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硕士论文英语标题的平均长度则参差不齐。

四、结论

文章通过自建包含1 000个标题的小型语料库,从句法结构方面探讨了中国和北美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生的学位论文的英语标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的文科学生在标题的结构方面与北美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例如,中国学生论文的英语标题更多地会使用名词短语型标题,而北美文科学生则更愿意使用复合型标题。另一方面,中国学生论文的英语标题不仅仅存在标题结构的偏好性的跨文化差异,且从中国语境内部来看,在标题结构类型的分布频率上自身就表现出单一性。与此同时,与标题的结构直接相关的标题长度在跨文化和跨学科两个方面都表现出差异性。这一结果将在两个方面具有启示意义:一是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的专门用途英语研究内容,从而为中国的学术英语教学提供参考性的材料;二是从跨文化角度来看,本研究结果能加深对中国英语变体的认识,即使用对比方法进行的实证性研究,其结果可以揭示在中国文化语境内所使用的英语的具体特征。

[1]Swales J.M.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Cross C.,Oppenheim C.A genre analysis of scientific abstracts[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2006,62(4):428-446.

[3]Brett P.A genr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section of sociology articles[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1994,13(1):47-59.

[4]Williams I.A.Results sections ofmedical research articles:analysis of rhetorical categories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J].Englishfor Specific Purposes,1999,18(4):347-366.

[5]Holmes R.Genre analysis and the social sciences:An investig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research article discussion sections in three disciplines[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1997,16(4):321-337.

[6]Haggan M.Research paper titles in literature,linguistics and science:dimensions of attraction[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4,(16):293-317.

[7]Soler V.Writing titles in science:an exploratory study[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7,(26):90-102.

[8]Bush-Lauer I.A.Titles in English and German research papers inmedicine and linguisitics[M].In Trosborg A.(Ed.),Analysing professional genres,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0:77-94.

[9]陶坚,黄大网.基于语料库的学术期刊论文英文标题对比研究:学科及文化的双重维度[J].当代外语研究,2010,(9):34 -38.

[10]姜亚军.我国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标题的词汇句法特征研究[J].外语教学,2013,(6):19-24.

[11]Swales J.M.,Feak C.B.academic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a course for non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4.

[12]Hartley J.There’smore to the title thanmeets the eye:exploring the possibilities[J].Journalof Technical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2007,37(1):95-101.

[13]Dillon J.T.The emergence of the colon:an empirical correlate of scholarship[J].American Psychologist,1981,36(8):879-884.

[14]许建平.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标题的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5,(4):47-49.

[15]李红英,李凌.动宾型学术论文标题英译[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3,(4):47-50.

[16]薛旭辉.论文标题题式“从(…)看…”的译法赏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70-73.

【责任编辑 贺 晴】

English Titles of MA Thesi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 Contrastive Study of Syntactic Structure

XIE Shao-liang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 714099,Chin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yntactic structure of Master thesis title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cross cultural contexts of North America and China.A corpus of 1 000 titles is built to analyze the title structure and title length.The results show a striking difference between titles across cultural contexts and disciplines.The paperwould shed lighton the ESP teaching and China English.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MA thesis;title;syntactic structure;ESP

H315

A

1009-5128(2014)20-0053-06

2014-04-12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变体实证研究(12JK0299)

谢韶亮(1981—),男,安徽全椒人,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专门用途英语研究。

猜你喜欢
北美短语人文
北美灰熊被杀案
向西!穿越北美
北美纪行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健民短语》一则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只身闯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