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花,陆梅泾,陈志娟,陈晓明
(大理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大理 671000)
● 艾滋病防治 ●
大理州1994-2012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死亡情况分析
黄丽花,陆梅泾,陈志娟,陈晓明
(大理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大理 671000)
[目的]分析大理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HIV感染者/AIDS病人)死亡情况。[方法]对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按录入日期选择2012年前现住址为大理州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死亡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 截至2012年底累计报告现住址为大理州HIV感染者/AIDS病人死亡1857例,其人群分布如下:男84.2%、汉族66.0%、白族19.7%、已婚有配偶52.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86.9%、农民54.1%、家务及待业25.4%.、25-44岁年龄段75.0%;平均死亡年龄 (40.1±11.9) 岁;因AIDS、非AIDS其他疾病、吸毒过量、自杀而死亡的比例分别是57.4%、20.8%、15.9%和1.6%,还有4.3%死亡原因不详。死亡病例HIV确认阳性后存活时间中位数是1.9年,确认阳性后1年内死亡的占39.1%。[结论]大理州近几年HIV感染者/AIDS病人死亡病例数逐年增加,AIDS是目前主要的死亡原因;死亡原因报告质量有待提高;病例发现晚,应继续扩大HIV检测覆盖面。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HIV;死亡原因;存活时间
大理州自1990年报告首例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以来,报告数逐年增加,截至2012年底大理州累计报告现住址HIV感染者/AIDS病人8217例,其中死亡1857例,1994年报告首例死亡病例。据相关研究表明,在一些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流行严重的地区,AIDS已经造成较为严重的潜在寿命和潜在工作寿命的损失[1-2],部分HIV感染者/AIDS病人确认阳性后很快死亡[3]。现对大理州1994-2012年累计报告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死亡情况进行分析。
1.1 资料来源
2013年1月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下载历史卡片,按录入日期选择2012年12月31日前现住址为大理州的病例,在其中选择死亡病例。
1.2 方法
死亡病例的报告:全州HIV感染者/AIDS病人病例随访责任人在随访时发现病例死亡时及时向家属了解死亡时间及原因,填写《个案随访表》,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进行网络直报。主要死因分为:①AIDS,包括上报的主要死因为AIDS、机会性感染、肺部感染、肺炎、脑结核、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疾病;②其他疾病,包括了白血病、肝癌等AIDS无关肿瘤及高血压、血栓、脑出血等AIDS无关疾病;③吸毒过量;④其他,包括了意外、自杀、凶杀、外伤致死等不属于上述3类的主要死因;⑤不详,包括只知道病例已死亡但不知死亡原因,以及未写明致死的疾病名称,而只写了临床表现,无法归类的。对收集的资料采用EXCEL 2007及SPSS 19.0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2.1 HIV感染者/AIDS病人病例报告及死亡概况
大理州累计8217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死亡1857例,1994年报告首例死亡,2001年及以前每年死亡数少于10例,2004 死亡数少于60例,2005年-2007年每年报告死亡100~200例,2008年以来每年死亡200~300例,2012年最多,有292例。1994-2012年死亡情况见图1。
2.2 死亡病例的人群特征
1857例死亡病例男女之比为5.3:1,年龄构成以25~44岁为主占79.5%,平均死亡年龄(40.1±11.9)岁,最大死亡年龄是96岁。职业以农民待业为主占79.5%;婚姻以已婚有配偶为主占52.5%;文化以初中以下为主占86.9%;民族以汉族为主占66.0%,其次白族占19.7%。
图1 1994-2012年死亡数占累计死亡数百分比/%
2.3 死亡病例死因顺位
死亡病例主要死亡原因是艾滋病相关疾病占57.4%,其次是因其他疾病死亡占20.8%,再次是吸毒过量占15.9%;不同性别、民族、婚姻、文化、年龄的死亡原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职业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详见表1。
2.4 死亡病例接受过CD4检测及抗病毒治疗情况
1857例中做过CD4检测的793例(占42.7%),其中CD4<350个/μl的占78.4% (622),CD4≥400个/μl的127例仅占16.0%。死亡病例中,10.7%接受过抗病毒治疗,2004年及以前死亡的均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2005年死亡的仅1例接受过抗病毒治疗,2006年2例,2008年以后死亡的接受过抗病毒治疗比例才超过11.0%,2012年最高也才19.4%,详见表2。
2.5 死亡病例感染途径构成
63.7%的死亡病例是注射吸毒共用针具感染,29.0%为性途径感染。2012年死亡病例中性途径感染的占45.6%,不同感染途径死亡病例的主要死亡原因都是AIDS,详见表2。
2.6 HIV确认阳性后存活时间分布
死亡病例HIV确认阳性后存活时间中位数是1.9年,最长存活时间是15.8年,292例在确认当月即死亡占15.7%,确认后存活半年及以内的565例占30.4%,1年及以内的726例占39.1%,2年及以内的960例占51.7%,3年及以内的1157例占62.3%,4年及以内的1329例占71.6%,5年及以内的1470例占79.2%,6年及以内的1586例占85.4%,7年及以内的1648例占88.8%,8年及以内的1716例占92.4%,9年及以内的1738例占93.6%,10年内的1760例占94.8%,确认后存活10年及以上的仅占5.2%。
自2005年开始艾滋病网络直报,2007年开始实名制检测及随访管理,死亡病例报告逐步得到落实,分析结果提示大理州HIV感染者/AIDS病人报告死亡数逐年上升,2005年报告死亡数首次超过100例,2008年超过200例,2012年最多292例。从感染途径看死亡病例主要是吸毒人群,同时经性途径感染人群死亡比例逐年上升,2012年上升到45.6%。
2005年以来,艾滋病发病和死亡数分别占历年累计发病和死亡数的83.6%和92.5%,提示大理州艾滋病流行20多年目前正处于发病和死亡高峰时期。2005-2007年,AIDS死亡病例在当年所有死亡病例中所占比例超过50.0%,2008年以后这一比例又逐步下降,2012年占38.4%,说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能有效的减少死亡。目前AIDS是大理州HIV感染者/AIDS病人病例死亡的主要原因,这与河南省[3]、云南省德宏州[4]和昆明市[5]的研究情况一致。但调查发现,目前HIV感染者/AIDS病人死亡原因的报告、分类不统一、不够规范。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已于2012年8月初下发文件[6],开展新死因分类试点工作,死因报告的不规范开始得到改进。但在之前所使用的《个案随访表》中所列出的主要死因有:AIDS、自杀、吸毒过量、其他(请注明)。当随访责任人发现病例的死亡原因不属于前三类的,就会选择其他,并将其所了解的死亡原因备注,该备注项的填写缺乏统一的规定;有的死于疾病但未写明致死的疾病名称,而只写了临床表现,如呼吸、消化道出血;有的死亡原因填写不具体,如肿瘤。本研究仅局限于对已报告资料的分析,没有进行死亡原因的核实调查,遇到几例此类情况,将其归为其他。AIDS的潜伏期长,可达10年以上,即使出现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治疗,生存时间也会延长。但本次结果显示大理州HIV感染者/AIDS病人死亡病例在HIV确认阳性后存活时间短,存活时间的中位数是1.9年,HIV确认阳性后1年内死亡的比例达39.1%。在死亡病例中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低,仅占10.7%。同时结果显示:大理州HIV感染者/AIDS病人死亡病例的平均死亡年龄只有(40.1 ±11.9)岁,大部分死于青壮年时期,造成了严重的潜在工作寿命损失,与一些学者的调查结果[1~3,5]相似。在做过CD4检测的793例中,CD4<350个/μl的占78.4%,表明病例发现晚,不少病例已经是AIDS晚期了才发现感染HIV,发现后在短时间内即死亡。这与昆明市[5]相似,昆明市死亡病例在HIV确认阳性后1年内即死亡的比例达47.9%[5]。提示:应继续加强HIV检测动员,扩大检测覆盖面,力争使HIV感染者/AIDS病人病例“早诊断,早治疗”。
表1 1994-2012年底大理州HIV感染者/AIDS病人死亡病例人口学特征与死因构成(n=1857)
表2 1994-2012年大理州HIV感染者/AIDS病人死亡病例感染途径、CD4检测结果、抗病毒治疗情况与死因构成(n=1857)
[1] 高 省,汪 宁,王 璐,等.我国9个市(县)艾滋病相关死亡回顾性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8.42(12):884-887.
[2] 李东民,高 省,王 璐,等.河南省部分艾滋病高流行村庄居民死亡状况调查[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0.16(2):130-133.
[3] 李 宁,孙定勇,马彦民,等.2008-2009年河南省新报告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死亡情况[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0, 44(11):999-1002.
[4] 段 松,韩 晶,杨跃诚,等.1989-2010年云南省德宏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死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9):896 -900.
[5] 徐艳声,赵山平,梁 军,等.1997-2011年昆明市HIV感染者AIDS病人死亡情况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3.19(2):117 -119.
[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爱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关于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新死因分类试点工作的通知[R].2012.
(本文编辑:何庆节)
An analysis on death cases of HIV/AIDS patients in 1994-2012 in DaLi prefecture
HUANG Li-Hua, LU Mei-Jing, CHEN Zhi-juan, CHEN Xiao-Ming
(Dali CDC, Dali Yunnan 671000,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deaths cases of HIV /AIDS patients in dali prefecture.MethodsAnalyze d deaths cases of HIV /AIDS patients who lived in Dali prefecture and were inputted in “China N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 for HIV /AID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fore 2012.ResultsUp to the end of 2012, a total of 1857 deceased local HIV /AIDS cases were reported in dali. Among them, 84.2% were males, 66.0% were Han nationality,19.7% were Bai nationality,52.5% were married, 86.9% of them were under the junior high school, 54.1% were farmers and 25.4% were unemployed. 75.0% of them were 25-44 years old. The average death age was (40.1±11.9) years old. Those who died of AIDS, non-AIDS related diseases, drug overuse, and suicide was 57.4%、20.8%、15.9%、1.6%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4.3% died of unknown causes. The median of survival time after HIV positive confirmation was only 1.9 years, and 39.1% died within 1 year.ConclusionsThe annually reported number of local deceased HIV /AIDS cases is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 in DaLi. AIDS is the main cause of death.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o the quality of death-cause reporting. HIV /AIDS cases detect too late, the coverage of HIV testing should be urgently expanded.
HIV /AIDS, death reason, length of survival
R512.91
B
1003-2800(2014)08-0533-04
2014-05-23
黄丽花(1968-),女,白族,大理云龙人,学士,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性病艾滋病防治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