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红,郑建中,张持晨,郭继志,苏纯惠
(1.山西医科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1;2.潍坊医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 老年保健 ●
潍坊市养老院老年人幸福指数研究
胡伟红1,郑建中1,张持晨1,郭继志2,苏纯惠1
(1.山西医科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1;2.潍坊医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目的]通过对潍坊市养老院老年人幸福指数的调查与研究,了解养老院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及幸福度,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此次调查的141位老人中,58.9%的老年人幸福指数得分≥12分,但有19.9%的老年人幸福指数得分≤0分。养老院老年人的幸福指数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子女个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退休前职业、经济状况、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有无慢性病等因素联系紧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潍坊市养老院老年人幸福指数整体较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生活环境有待改善、精神娱乐活动相对有限等。养老机构除采用多方筹资,以缓解经济压力外,也可结合健康管理等新兴技术与方法,加强对老年人的慢性病防治及人文关怀,健全并发展养老院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丰富院内娱乐活动,从而让老人安度晚年的同时,实现老有所为、幸福常伴。
养老院;老年人;幸福指数;幸福度量表;影响因素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面对庞大的老年人群和已经来临的老龄化高峰期,“养老”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1-4]。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及核心家庭的大量增加,单纯的居家养老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老人进入养老机构,然而这些老人在养老院的生活状况如何?是否安享晚年?这些均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所在[5-7]。本研究拟以幸福指数为衡量标准,调查区域内养老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幸福度,以期为提升养老院老年人生活质量以及为相关部门制定可行性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潍坊市5所养老院的共计150名60岁以上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1份,有效回收率为94%。
1.2 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内容需要,采用自行编制的“潍坊市养老院老年人幸福指数调查问卷”调查老年人基本状况,选用“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dland Scale of Happiness”量表,测量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1 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的141人中,女性占57.4%,男性占42.6%。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中,76~85岁年龄段人数最多,占41.8%,其次是66~75岁占39%,65岁以下老年人最少,仅占5%。文化程度以小学、文盲半文盲为主,分别占30.5%、20.6%,见表1。
2.2 幸福度量表得分情况分析
选用Kozma等人制订的幸福度量表(MUNSH)来测算老年人幸福指数,MUNSH 由正性情感(PA)和负性情感(NA)、正性体验(PE)和负性体验(NE)4个维度24 个条目组成,其中10个条目反映正性和负性情感,14个条目反映正性和负性体验,对每项目回答“是”记2 分,答“不知道”记1 分,答“否”记0 分,总幸福度=PA-NA+PE-NE,得分范围-24 至+24,得分越高说明主观幸福感越高,反之主观幸福感越低[8-11]。本研究将量表得分划分为三个等级:12~24 分(高),1~11 分(中),-24~0分(低)。表2结果显示,养老院老年人总体幸福指数得分较高,58.9%的被调查者幸福指数得分≥12分。值得注意的是仍有19.9%的老年人幸福指数总分≤0分。
表1 问卷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分布
表2 老年人幸福指数得分情况(MUNSH)
2.3 幸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3.1 性别因素分析
对男、女两组养老院老年人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P=0.326 ,男、女两组养老院老年人幸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养老院老年人幸福指数在男女之间存在差异,见表3。
茅台要善于借国家形象提升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契机,因时因地制宜,丰富推介内容,创新方式方法,通过与中国优秀品牌、优秀产品抱团出海等方式,引导海外消费者在感知、感受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接受中国白酒。
表3 男、女两组养老院老年人幸福指数的两独立样本t检验
2.3.2 年龄因素分析
将调查对象分为4个年龄组,即≤65岁、66~75岁、76~85岁、≥86岁,对4个年龄组采用F检验以分析不同年龄组间幸福指数有无差异。由不同年龄组调查者幸福指数的均数比较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幸福指数呈上升趋势,但经F检验后(P=0.176)证明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不同年龄组间养老院老年人幸福指数存在差异,见表4。
表4 不同年龄组间老年人幸福指数的均数比较及方差分析
2.3.3 文化程度因素分析
据不同文化程度被调查者的均数比较显示,幸福度随文化程度的提高而提升,其中大专学历的幸福指数最高。然而,经F检验(P=0.125),证明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尚不能认为不同文化程度的养老院老年人幸福指数存在差异,见表5。
表5 不同文化程度老年人幸福指数的均数比较及方差分析
2.3.4 退休前职业因素分析
对被调查者退休前职业类别进行分类,比较不同职业的老年人幸福指数有无差异。如表6所示,养老院老年人退休前职业按幸福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军人,事业单位人员,医疗卫生工作者,企业单位人员,其他,党政机关公务员,商业、服务业人员,文化教育工作者,农民,个体私营业主。对其进行方差分析,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可认为退休前不同职业类别的老年人幸福指数存在差异。
表6 退休前不同职业老年人幸福指数的均数比较及方差分析
2.3.5 经济状况因素分析
表7 不同经济状况下老年人幸福指数的均数比较及方差分析
2.3.6 子女数因素分析
在此次调查中,多数被访者均有子女,对其子女个数进行分类,比较子女数不同的老年人幸福指数有无差异。据老年人幸福指数的均数比较显示,子女个数越多,养老院老年人幸福指数越高,但经F检验后得到P=0.399,故尚不能认为子女数不同的老年人幸福指数存在差异,见表8。
表8 不同子女数老年人幸福指数的均数比较及方差分析
2.3.7 生活自理能力因素分析
对被调查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统计描述及分析后发现,生活自理能力越强幸福指数越高,方差分析结果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可认为生活自理能力不同的养老院老年人幸福指数存在差异,详见表9。
表9 生活自理能力不同养老院老年人幸福指数的均数比较及方差分析
2.3.8 慢性病因素分析
慢性病对老年人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此次调查也发现没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比有慢性病的幸福指数高,P=0.043,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可认为是否患有慢性病对老年人幸福指数存在影响,详见表10。
表10 有无慢性病与老年人幸福指数的均数比较及方差分析
3.1 退休前职业的影响
由于退休前职业类别的不同,导致老年人幸福指数存在差异,该差异源于职业间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医疗保障等方面的不同。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如教师、医生在社会网络关系及社会影响力方面有着较为显著的优势,在其退休后往往可以获得更多的关心或参加更为丰富的社会活动,这也是该群体幸福度较高的原因所在。
3.2 经济状况的影响
经济状况是导致老年人幸福指数存在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养老院老年人在退休前所享受的经济收入与社会保障均有所不同。经济条件好的老年人,生活质量、心理安全感与满足感较高,幸福度也相对较高,这与经济条件较差的老年人形成较为鲜明的对比。相关机构可试行老年人津贴制度,推动老年福利由救助型向普惠型转变。依靠国家、社会、群众组织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有计划的完善现有医疗保障制度,加大国家用于老年医疗经费的支出比例,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从而扫清经济困难老年人的困扰,从根本上提高其幸福度。
3.3 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生活自理能力是衡量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已有研究证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心理负担重、患病风险高。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的老年人,因子女无暇照顾、养老机构护工人员短缺等原因,其护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生活满意度较低。针对该现象,养老机构应增加相应照护人员数量并开展专业化培训,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陪护照料服务,从而减轻其心理负担,降低患病风险。
3.4 慢性病的影响
本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养老院老年人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慢性病,加之医疗资源相对短缺,使不少老年人得不到充分的医疗保障。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需要长期服药和定期就诊,不仅要忍受身体上的病痛,还要承受较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导致幸福指数降低。养老机构应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定期为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同时实施个性化的健康管理,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12]。
本研究发现,养老院老年人幸福指数与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并无显著关联,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从而证实幸福指数是否受上述因素影响。在实际调查中还发现,因受访者经济条件所限,导致其所选择的养老机构在基础设施,居住环境,娱乐活动场所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虽部分被访者未将此列为影响幸福度的关键因素,但养老机构也应进一步美化环境、完善设施,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如书法、棋牌、剪纸等。同时,相关管理机构应协调并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围绕老年人形成系统化的社会支持网络,强化其人文关怀,从不同角度关注、支持老年群体,使得老年人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1] 汪 舫.对二线城市新型社会养老模式的认识[J].卫生软科学,2014,28(1):1-3.
[2] 黄 毅,佟晓光.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1):4853-4855.
[3] 文 洁.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J].财政监督,2013,17:69-71.
[4] 谭纪萍,刘 瑛,王 鑫,等.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与老年健康研究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335-4337.
[5] 陈文婷.城市养老院老人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团体辅导[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6] 黄金花,苗元江.关注幸福指数 构建和谐社会[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8):64-65.
[7] 方桂珍,张 仁.社区高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8):716-719.
[8] 王 艺,程恩富.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幸福指数”探究[J].学术月刊,2013,(4):68-75.
[9] 陈军华,李 心.新型社区居民幸福指数评价模型与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3,(21):22-25.
[10] HERVAS G, VAZQUEZ C. 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measure of integrative well-being in seven languages: the Pemberton Happiness Index[J].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 2013,22(11):66.
[11] 柯 华.落实公共卫生服务提高群众幸福指数[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9):903-905.
[12] 张持晨,于 琦,童 玲,等.实施“健康管理管万家”工程 为创建和谐社会注入新元素[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27(6) :604-606.
(本文编辑:谢碧钰)
R197.7
A
1003-2800(2014)08-0522-05
2014-03-3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ZH239)
胡伟红(1990-),女,山东潍坊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健康管理与促进方面的研究。
张持晨(1981-),男,山西交城人,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健康管理与促进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