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蚕桑产业该何去何从?

2014-05-25 06:55王悦悦惠娜
浙江经济 2014年5期
关键词:蚕农蚕茧蚕桑

王悦悦 惠娜

蚕桑产业是浙江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对农民增收、丝绸业发展、环境改善和出口贸易等具有重要作用。在20世纪,浙江蚕茧产量长期独占鳌头,1992年蚕茧产量更是创下了14.07万吨的历史纪录,占全国总产量的25%。但随着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蚕桑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随之出现了蚕农养蚕积极性不高、蚕桑生产规模缩减等一系列负面效应,这更是让浙江蚕桑产业雪上加霜。虽然浙江政府在2003年出台的《浙江省蚕桑西进发展规划》、《浙江省蚕桑优化改造规划》以及蚕桑西进工程,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蚕桑产业不断萎缩的态势,提高了蚕农的收益,但大多数蚕农对蚕桑业的发展前景失去了信心,甚至有蚕农“弃蚕毁桑”。浙江蚕桑产业该何去何从?政府、企业和蚕农又该在产业发展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蚕桑业:传统的农业产业

生产基础优势明显。浙江省作为我国传统的蚕桑生产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蚕农生产经验、质量领先的蚕种桑苗、完善的茧丝加工工艺等,使浙江蚕桑生产基础全国领先。嘉湖蚕区作为浙江的重点蚕桑产区,拥有13家蚕种生产厂商,优质品牌蚕种年产约250万张,优质品种桑苗年产8亿余株,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蚕桑种苗生产供应基地。此外,浙江蚕桑产业生产和技术推广体系健全,社会化服务较完善。全省蚕种统一供种率高达90%左右,蚕茧解舒率近70%。

产区集中,布局更合理。自2003年以来,浙江大力实施蚕桑西进工程和优化改造工程,积极推进蚕桑产业化,调整产区布局,形成了以嘉湖老蚕区为主,临安、建德等浙西县(市)新兴蚕区为辅的区域生产格局。2012年,湖州、嘉兴桑园面积37547公顷,蚕茧产量3.83万吨,占全省62.7%,仍为浙江主要蚕桑生产区。临安、富阳、建德等浙西生产区发展势头良好,成为继老蚕区之后的又一个关键的蚕桑生产基地。

产业链不断延伸。浙江的茧丝绸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已形成了较为发达的产业集群。根据中国茧丝绸协会统计的2012年1-6月全国茧丝绸生产统计系统企业产量排名,各茧丝绸行业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浙江企业占比较大。其中,丝绸服装类排名前十的公司全部来自浙江,浙江在茧丝绸加工工艺方面拥有相对成熟的技术与经验。茧丝绸属于外向型产业,根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2013年1-6月,全国真丝绸商品出口17.85亿美元,同比增长12.82%;出口额排名前五位的省市依次为:浙江、江苏、广东、上海、四川,其中浙江省出口6.45亿美元,占比达36.1%,远远超出其他省市。浙江相对完善的茧丝绸产业链、领先的蚕茧加工技术、较强的贸易出口能力等区域优势,都为浙江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难以回避的发展困境

蚕桑产业趋于萎缩,竞争日益激烈。随着浙江农业、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的内外部环境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浙江蚕桑产业日趋萎缩,其中以嘉湖老蚕区的情况最为严峻。2006-2012年期间,浙江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持续下滑,2012年桑园面积64784公顷,比2006年减少12674公顷;2012年蚕茧产量61115吨,与2006年相比减少36.6%。与其他主要蚕桑生产区(江苏、广西等)相比,浙江土地资源稀缺、人力成本高等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蚕桑产业的发展空间。且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受国家“东桑西移”政策的引导,发展势头如日中天,使浙江蚕桑产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根据《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浙江的蚕茧产量从1991年占全国20.45%的比重下降到2011年的7.13%,而广西省2011年的蚕茧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2.35%,成为全国产量最大的蚕桑生产基地。内部成本优势面临挑战,外部中西部新兴蚕茧区兴起,可以说浙江蚕桑产业的发展是“内忧外患、困难重重”。

市场大起大落,价格不稳定。茧丝绸产品是我国外贸出口的传统商品,其价格受国内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上涨、汇率的变化及国际经济形势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终端产品价格的波动造成上下游产品供求的波动,最终导致蚕茧收购价格的起伏不定。2007年湖州蚕茧收购价是每50千克1000元左右,但2008年降到了480元,2010年的收购价在达到1630元后,2011年又创了2300元的历史新高。成本的不断上涨和蚕茧价格的剧烈波动,让蚕农认为养蚕风险太大,蚕农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加上蚕茧优劣评级体系尚未完成,使价格评定不合理,不同等级蚕茧价格差别大,影响了蚕桑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图 2006-2012年浙江省蚕桑生产情况统计

蚕农老龄化严重,技术人才短缺。虽然浙江蚕桑产业基础好,在生产技术上也领先全国,但仍无法走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困境。目前,大多数从业人员年龄大、文化程度低,61.62%的蚕农年龄在60岁以上,他们对新品种、新技术接受能力差,缺乏现代化管理能力。因此,亟需培养一支擅长将茧丝绸产业规模化、机械化的技术服务人才队伍。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技术创新的支撑,蚕桑产业技术人员的缺失,对栽桑养蚕技术的提高有很大的限制。从长远来看,若蚕桑技术水平停滞不前,则会让传统产业走向没落。

规模小,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目前浙江蚕桑生产中“家庭作坊模式”仍占有较大比例,大多数散户养蚕人家,规模相对较小,原始蚕桑生产的方式依旧可见,特别在老蚕区,弃桑不管、有桑不养蚕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蚕农分散经营,制约了规模经营的开展、技术水平的提高及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也让蚕农们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和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面临更大的风险,这显然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相背离。将零散的蚕农以合作社的形式组织起来,可以有效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产业战略性结构调整,降低生产成本与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浙江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截止到2011年底浙江已有蚕桑专业合作社188家,但不健全的蚕茧收购机制体系,在一定程度打击了蚕农与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合作社的顺利开展,造成产业组织程度提高不明显。

政府、企业和蚕农的角色定位

宏观层面: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近年来,浙江蚕桑产业的萎缩,与政府过多关注其他可以带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产业而忽视蚕桑产业不无关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是解决当前蚕桑产业不断萎缩的根本保证。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完善相关投入机制。积极出台推进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加强与当地科技、经济信息等有关部门的合作;依托龙头企业与合作社,与蚕农共同推进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二是加强宏观调控,稳定市场价格。各级政府或相关协会应积极调查收集茧丝绸的市场信息,及时公开发布市场动态报告,便于企业和农户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种养计划,减少由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供需不平衡;完善相关蚕茧评级定价体系,建立优质优价的收购标准,加强对蚕茧收购市场的监督,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收购行为。在外贸出口中,政府部门要以稳定价格为原则,调控茧丝绸产品的储备与管理。三是加快生产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加科研投入,加强科学研究,重视对蚕农的技术培训,培养一大批拥有蚕桑专业技术的高精尖接班人,同时建立一支熟悉各蚕桑基地情况的技术骨干力量,为蚕农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中观层面:发展合作组织,强化龙头企业带动。积极发展蚕桑合作组织。依靠合作社,将分散经营的蚕农组织起来,共同开展蚕种订购、统防统治、蚕茧收购、技术培训等活动,集中采购化肥、农药、伐条机、蚕茧收烘机等生产物资和机械设备,为散户提供全程的技术咨询服务。进一步壮大蚕桑龙头企业,继续深化蚕桑产业贸工农一体化改革,推进蚕桑产业组织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进程。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小微型蚕桑企业和个体户,深化“企业——基地——蚕农”的生产经营模式,实行蚕农入股、订单蚕业、二次返利等蚕农乐于接受的措施,建立种桑养蚕、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确保蚕农提高质量意识的同时增加收入,企业又能获得稳定的原料来源,真正实现“互利共赢”,提高蚕桑产业化程度。

微观层面:增强合作意识,提高蚕农积极性。浙江蚕桑生产多为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模式,灵活性高,但生产方式粗放、成本居高不下,且承担的市场风险大。蚕农应转变传统观念,增强合作意识,积极参与到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当中去。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还应加大先进生产方式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要求,亦是蚕农增收的来源。蚕农可根据自身及当地生产条件,开展桑园养家禽、建鱼塘、套种蔬果等方式挖掘桑园的潜在利用价值。此外,桑葚、桑皮、蚕蛹等蚕桑副产品用途广泛,在传统利用副产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发新型用途,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拓宽蚕农增收的途径,发扬蚕桑传统文化精神。

猜你喜欢
蚕农蚕茧蚕桑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躲雨
卖蚕茧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