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晓影
尽管日本经济长期低迷,有财政恶化和产业空洞等结构性问题,但日本富裕阶层人口达174万,继美国之后位居全球第二,更是亚太地区高端客户最多的一个市场,对金融机构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极富吸引力。同时,在日本国内市场结构性缩小,富裕阶层及企业发展不断国际化的背景下,日本私人银行业务也面临着一系列战略调整。
历史沿革
18世纪后半期,私人银行在欧洲相继诞生,形成了一种跨越时代的资产积累机制。严格意义上来讲,日本不存在私人银行。明治和大正时期,银行曾经是私人所有,但二战后全部成为要通过国家认可和严格审查的股份公司。放宽准入门槛后,虽然诞生了索尼银行等企业出资的银行,但像欧洲私人银行那样的并不存在。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随着世界各国财富群体的激增,综合性国际金融集团以及专业的资产管理咨询公司逐渐成为提供私人银行服务的两大主体。此时,经历了战后高速成长的日本随着社会财富的扩大和个人财富的高度集中,私人银行业务逐步从“无”到“有”,甚至有竞争升级之势。特别是1996年日本通过“大爆炸”式的金融体系改革,提出了“自由、公平、全球化”的原则,通过放松金融管制建立了金融混业经营模式。1998年日本又通过修改《外汇法》,进一步开放了资本账户,使得私人银行业务所强调的财富全球管理得以实现,企业发展中所涉及到的股权变化、投资收益、财产继承、资产分配、财富转移等问题得以初步解决。当时,嗅觉灵敏且拥有成熟经验的欧美金融集团发现了日本的商机,纷纷涌入了日本市场。同时,日本主要金融机构也开始创设以富裕阶层为主要顾客的私人银行部门。然而,日本富裕阶层的财富管理观念较为传统,对于私人银行这个新事物的内涵和运行机制缺乏理解,加之战后长期以贷款为主业的日本大银行的行事作风难以改变,私人银行业务在日本的发展一直有限。
近年,伴随着IT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业的国际化,日本产生了大量的新贵,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和金融业的认识也都有所提高,形成了潜力较大的市场。同时,战后创业的企业主(占超富裕阶层的80%),面临着新老交替的继承问题。在日本国内市场结构性缩小,长期超低利率,以及消费税(从5%到8%)和遗产税(从50%到55%)将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日本家族资产的国际化和家族成员的非居住化趋势明显,国际化的节税对策也必将随着企业的国际化而展开。另外,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所显现的自然灾害风险和福岛核电站的重大事故风险也成为推动日本私人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的潜在因素。
服务主体
伴随着日本金融集团的重组,现在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日资及外资主要金融机构及其业务内容如下。
日资金融机构的私人银行业务
三菱UFJ金融集团中,三菱东京UFJ银行设有私人银行营业室。作为集团子公司的三菱UFJ财富管理证券(100%出资)、三菱UFJ美林PB证券(50%出资)和三菱UFJ私人财务咨询(73.6%出资)也提供私人银行服务。三菱UFJ证券和三菱UFJ信托银行都设有私人银行部门。
瑞穗金融集团中,瑞穗银行设有私人银行咨询业务部,不仅向顾客提供银行、证券和信托等金融商品,并和提供非金融商品及服务(不动产、艺术、慈善事业等)的企业进行合作,旨在提供与欧美金融机构相匹敌的综合私人银行服务。此外,瑞穗信托银行、瑞穗证券、瑞穗投资证券也都设有私人银行部门。
三井住友金融集团中,三井住友银行设置了个人、法人和企业金融部门三位一体的提案本部,并在其中设置了提供定制型商品和高度运营手法的私人银行事业部和专门针对事业继承的咨询部门。期待从个人交易和法人交易的两方面吸引企业主。2013年7月24日,三井住友银行收购了2002年起在日本专门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唯一外资信托银行——法国兴业信托银行。另外,三井住友信托银行也提供专门的私人银行业务。
野村证券的金融管理总部也在推进上市企业、IPO企业以及个人资产管理领域方面的业务。全国的总店分店由拥有高度资产管理服务经验的员工针对超富裕层、富裕层,提供高度咨询服务。另外,从2006年4月开始野村证券在全国的总店和分店通过面向富裕层的SMA(资产管理账户),提供资产运用服务。
大和证券在1999年7月设立私人银行部,正式开始面向富裕层的业务。大和证券私人银行业务提供大和SMA、保险商品、金融衍生债、不动产私募基金等商品,资产分配及事业继承等咨询服务、大和LMS(有价证券担保贷款)和股份管理服务等。
外资金融机构的私人银行业务
1987年,花旗银行首次在东京开设私人银行业务,到90年代后期拥有超过100人的私人银行家。然而,2004年由于违反法律,花旗私人银行业务从日本撤出。
瑞士银行东京分行,在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地提供财富管理服务。此外,瑞银证券也在东京设有分公司,单独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瑞银专注于“瑞银咨询流程”这种客户咨询流程。具体来说,以投资概况的听证会为开端,通过投资计划的提出、投资计划的执行、投资计划的回顾等一系列的流程,提供与商品销售截然不同的服务。
汇丰银行私人银行开始于1996年,针对金融资产在3亿日元以上的富裕阶层、超富裕阶层,在汇丰银行东京分行以及汇丰证券东京分公司提供财富管理服务。此外,从2008年1月起,汇丰针对金融资产1000万日元以上的较富裕阶层,在东京、大阪等主要城市,推出了名为HSBC Premium的财富管理服务。然而,2011年底,瑞士信贷收购了汇丰银行在日本的私人银行业务(资产2亿日元以上的最高端部分),2012年汇丰关闭了HSBC Premium,完全撤出了面向富裕階层的服务。
三菱UFJ美林PB证券公司是一家“东西合璧”的私人银行专业公司,成立于2006年5月。该公司的目标是接管美林日本证券的个人金融部门,融合美林的商品开发能力与三菱东京UFJ银行的客户基础,创建新型私人银行。2012年12月26日,该公司被三菱UFJ证券和三菱东京UFJ银行收购。
此外,几年前,海外资产转移和移民成为热门话题,海外金融机构的私人银行家也积极从海外直接向日本超富裕阶层客户提供服务。后在日本强化税务监督和各种反洗钱措施之下,资产转移仅仅成为了一时的热潮。
发展战略
从上述动向可以看出,近年,日本市场的外资私人银行业务相互整合,被日本本土金融集团收购的也不少。这对于日本金融机构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首先,尽管日本是一个富有的国家,对私人银行服务的潜在需求很高,但传统的私人银行业务运营模式的重心在于税务规划和财富保护等,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不过是金融商品銷售提案,离私人银行业务所指向的购买代理理念有很大差距,需要构建世界范围的开放式业务平台,用最优选的产品服务客户。
其次,日本高端客户的需求与日俱增,需要寻求更多的信息,更好的机构表现,更广阔的服务产品线以及更低廉的价格。因此,日本的私人银行业务必须转变商业模式,从顾客需求的角度出发,开发出更具战略意义的业务,侧重并不断提升运营控制能力。例如,加强对财富源泉的开发管理,从不动产、绘画、贵金属等实物资产为对象的传统资产管理发展成为以人力资本、家族资本和社会资本为对象的新型资产管理模式,从企业资金和家族计划两个角度出发,为作为财富源泉的家族企业的收益性和成长性进行提案。
再次,日本金融机构需要通过向海外发展,与海外金融机构合作,发掘在日本看不到的商机,并借此把握新的国际标准,及时应对顾客的国际化需求。这样既能确保日本国内高端客户,也有利于开发海外高端市场。
另外,日本金融机构需要强化人才,以应对国际化的综合金融需求。例如,直接雇佣或培养了解全球市场,同时又能使用流畅的英语及本地语言的私人银行家;采用创业人或家族企业中在企业资金或M&A领域有实际成绩的人才作为家族企业资金顾问;取消金融机构的短期人事调动,促使加快积累相关技术和经验;延长退休年龄,发挥私人银行业务所需的综合金融知识和高度的顾客交流能力,兼顾下一代的人才培养任务。除此之外,日本金融机构面向亚洲寻求更多的机会,就要制定对外国富裕阶层的优惠制度。例如,对没有取得日本国籍或永久居住权的外国人,给予长期居留签证和资产税的非课税待遇等,以此提升日本作为亚洲富裕阶层资产保全中心的作用。
总之,从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基础条件来看,日本拥有不逊于瑞士的吸引富裕阶层的基础条件,经济和政治也比较稳定,还有良好的司法制度,在亚洲私人银行业务领域拥有很强的竞争力。日本的金融机构如果能够及时调整战略,不仅能够吸引日本国内高端顾客,也能够吸引亚洲地区的新贵,不仅能为日本个人金融资产谋求更多的运作机会,也有助于为亚洲经济及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