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心城市集聚带动能力评价

2014-05-23 06:44汪增洋费金金
皖西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辐射力市域中心

汪增洋,费金金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233030)

目前关于中心城市集聚带动能力的相关研究较多,既有定性研究也有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集聚和扩散是经济中心城市的2种基本运动形式[1],只有发挥中心城市在经济区的集聚和扩散功能,才能增强中心城市的带动能力[2],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带动、创新等功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3]。定量研究方面,学者们利用零售引力定理和断裂点概念[4],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5]、主成分分析法[6]、模糊综合评价法[7]等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带动能力进行评价,探讨提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的途径和措施。除此之外,也有学者综合定性与定量分析,基于因子分析和脉冲响应分析方法,论证中心城市集聚、扩散活动本质及一般运行路径[8]。

研究中心城市辐射集聚带动能力的文献较多,但尚没有针对安徽省进行分析研究的成果。近年来安徽省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两位数,在实现快速的经济增长方面,中心城市的作用功不可没,所以,研究安徽省中心城市辐射集聚带动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安徽省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比较突出,2011年省内人均GDP最高的铜陵市(79 644元)是全省平均水平(30 433元)的2倍多,是宿州(14 959元)、亳州(12 866元)、阜阳(11 202元)的5倍以上。研究安徽省中心城市辐射集聚带动作用对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政策意义。本文借鉴陈鸿彬教授建立的指标体系[9]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16个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带动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研究方法选取和指标体系构建

(一)研究方法选取

综合评价中心城市的集聚带动能力涉及指标体系的指标非常多,而且不同指标间多少存在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将多个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互不相关的综合指标,且这些综合指标反映了原始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

(二)指标体系构建

中心城市集聚带动能力是市区集聚吸引力和市域发展辐射力的综合。在中心城市市区集聚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中,使用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的总量指标和分量指标(表1)。在中心城市市域发展辐射力评价指标体系中,主要使用均量指标和增量指标(表2)。指标数据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2012》和2012年安徽省各地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安徽中心城市集聚带动能力评价

(一)评价指标的计算

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原理,首先要把逆指标转换成正指标,将逆指标取倒数将其转为正指标。然后,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观测量纲的差异及数量级的影响,标准化后的变量均值为0,方差为1。根据中心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指标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大小提取主成分,提出个数满足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90%以上,以充分反映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力全部的信息。按照此标准集聚力和辐射力都提取了7个主成分(表3)。

表1 安徽城市市区集聚力评价指标体系

表2 安徽城市市域辐射力评价指标体系

表3 集聚力、辐射力的累积方差贡献率

中心城市市区集聚力各主成分的线性方程:

中心城市市域辐射力各主成分的线性方程:

最后,以各主成分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为权重对主成分得分进行加权求和,得到中心城市市区集聚力得分和市域辐射力得分。中心城市市区集聚力(Fx)综合主成分指标函数和中心城市市域辐射力(Fy)综合主成分指标函数分别为(1)式和(2)式;Fx和Fy主成分分值和综合得分为表4和表5。

表4 中心城市的市区集聚力综合评价结果

从(1)和(2)式可以看出,集聚力和辐射力得分主要是主成分1和主成分2所决定的,这2个主成分主要反映的是经济发展实力的强弱。

(二)中心城市集聚带动能力评价

将各中心城市市区集聚力得分和市域辐射力得分相加后除以2,得到各中心城市集聚带动能力的综合评价得分。从图1可以看出2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安徽省集聚带动能力较强的城市主要位于南方,而集聚带动能力较弱的城市主要位于北方;第二、集聚带动能力越强的城市,其辐射力大于集聚力(合肥、芜湖除外),相反,集聚带动能力越弱的城市,其集聚力大于辐射力(池州除外)。说明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作为地区经济增长的中心城市是一个先集聚后辐射扩散的过程,只有先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力才能不断提高中心城市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表5 中心城市的市域辐射力综合评价结果

图1 中心城市集聚带动能力综合评价得分

集聚带动能力综合得分最高的合肥,在市区集聚力方面,主成分1和主成分2的得分排名最高,从主成分的线性方程来看,这2个主成分主要反映的是经济发展实力的强弱,说明合肥的经济发展实力处于全省领先地位。但从主成分3、6、7的得分来看,合肥的功能竞争实力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年增长率、人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都处于全省中等水平。在市域辐射力方面,主成分1和主成分3得分仅次于铜陵,这2个主成分主要反映的是经济发展潜力和功能竞争潜力,说明合肥的经济发展潜力和功能竞争潜力较高。从主成分2、5、7上看,合肥的环境外联潜力还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人均公路客货运量等方面还比较低。

集聚带动能力较强的铜陵、芜湖、马鞍山,在市区集聚力方面,主成分2和主成分5的得分都较低,主要表现在人均绿地面积、污水处理率等反映环境外联实力方面还比较弱。市域辐射力方面,铜陵市域辐射力综合得分最高,但主成分5、主成分6和主成分7的得分较低,主要体现在地方财政收入年增长率、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增长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增长率为负值,排名全省末3位。芜湖市域辐射力主成分2、主成分3和主成分6的得分为负值,主要体现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人数偏低。马鞍山市域辐射力主成分3的得分最低,主要表现在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均工资增长率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50%。

集聚带动能力较弱的中心城市有淮南、淮北、宣城、黄山、蚌埠、滁州和池州7座城市。在市区集聚力方面,主成分2和主成分4得分都较低,主要体现在GDP总额、储蓄存款年末余额、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等方面较差。池州的市区集聚力主成分1得分较低,表现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生产总值全省排名最后,储蓄存款年末总额、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合计全省排名倒数第2。在市域辐射力方面,滁州的主成分1得分为负值,主要体现为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全省排名较低。蚌埠市域辐射力主成分1的得分为负值,主要体现为百户中使用互联网的用户数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只相当于铜陵的49%。淮南、淮北市域辐射力主成分4的得分较低,就具体指标而言,主要体现为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全省排名末2位。

集聚带动能力弱的中心城市有安庆、六安、阜阳、宿州和亳州。在市区集聚力方面,主成分1的得分均很靠后,具体指标上,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计、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都较低,反映经济实力较弱是影响集聚力的主要方面。在市域辐射力方面,主成分1、2、3、6的得分较低,主要体现为二、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城镇化率、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方面较低。

三、提高安徽中心城市集聚带动能力的建议

集聚带动能力强的合肥,要继续增强经济实力,扩大城市规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金融、商贸、交通、物流产业,推进自主创新,增强对全省经济的集聚带动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迅速、便捷、通畅的现代化内外交通网,实现多种交通方式充分结合、互补联运,以提升对全省经济的集聚带动能力。

带动能力综合评价得分稍低的铜陵,在保持人均指标较高优势的基础上,可按照城市组团发展模式,加快铜陵市区和铜陵县城的相向发展;同时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芜湖、马鞍山要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机遇,实现从松散联合到抱团发展的转变,加快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缩小与省会城市合肥的差距。

对于集聚带动能力较差的安徽北部城市,要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实力和城市经济总量。同时省政府要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打破有限的财力对该类城市经济发展的制约。安徽北部城市是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比较低,应大力推进加大农业投入,完善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推动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

[1]周游,张敏.经济中心城市的集聚与扩散规律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16-22.

[2]林建开.谈增强泉州中心城市带动能力[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4(1):25-27,55.

[3]刘萍.谈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心城市突破战略[J].商业时代,2006(36):10-12.

[4]陶海洋.浅议增强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及其主要途径[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23-27.

[5]冯德显,贾晶,乔旭宁.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力及其评价——以郑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6(3):266-271.

[6]高玲玲,周华东.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评价体系研究——以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2):31-36.

[7]李昕.区域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研究[D].青岛: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8]戴梦莹.中心城市集聚与扩散运行规律的研究——以长三角都市圈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9]陈鸿彬,王兢,陈娟.河南中心城市带动能力评价及提高对策[J].经济地理,2010(4):591-595.

猜你喜欢
辐射力市域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市域没有局外人 治理没有旁观者
市域(郊)铁路功能定位与系统制式选择分析
市域铁路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方案研究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金融辐射力的金融效率分析
上海市对长三角经济圈经济辐射力的计量分析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超声弹性成像及声辐射力脉冲成像鉴别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