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凤,潘和平
(安徽建筑大学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
普通高等院校(简称普通高校)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施高等教育的全日制大学、独立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 358所,其中本科院校1 112所,高职(专科)院校1 246所。毕业生人数从2003年的188万增加到2011年的608万,增幅达223%。
然而,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的顺利发展,毕业生供给与市场需求却出现了严重脱节[1],就业率始终不高。就业率是度量一国政治文明与经济景气的重要指标之一,自2003年教育部出台政策将年度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率适度挂钩以来,普通高校初次就业率呈如下变化趋势:2003~2006年在75%上下小幅波动,之后逐步下降,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2009年降至低谷(68%),此后缓慢上升,2010年达77.8%(图1)。
图1 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2003~2010)
影响毕业生就业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2]、高校专业设置和教育模式[3]、人口增长[4]等,但相关理论研究似乎无法完全解释就业率变化的深层次机理。探求就业率的本质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普通高校为研究对象,选择2003至2010年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考察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解析各因素对就业率的影响程度及方向,探讨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途径。
毕业生就业率是指高校的毕业生在毕业时或一定统计时间内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的人数(包括就业、考研、出国和自主创业等)占该校毕业生总数的比例[5]。根据统计时点可将就业率指标划分为2类,一是初次就业率,通常于每年的6、7月份毕业生毕业时统计得到;二是毕业半年后就业率,通常于每年的12月份统计。本文的“就业率”系指初次就业率。
我国各级教育部门在公布就业率时,主要采取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的计算公式,即:
目前,就业率统计信息的初始采集者主要是高校,虽然不失为一种简便的做法,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3点:其一,统计数据主要关注“就业数量”,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就业质量”(如专业对口状况、就业起薪、岗位稳定性等),无法准确反映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及就业水平。其二,“隐性就业”(如自主就业、自谋职业、就业和出国等)问题给统计工作带来不便,若不考虑这部分就业便不能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就业状况,但如果加以统计又难以真实揭示专业的市场需求。其三,由于就业率事关高校声誉、专业设置和教学评估,受利益驱动,各高校不得不努力提高就业率,甚至出现数据造假、学生“被就业”等现象,使得就业率“失真”情形日益严重。
研究表明[6-7],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主要受毕业生供给和社会需求两方面因素的制约。其中,毕业生供给包括供给数量(毕业生人数)和质量(学校教育水平)两部分;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则主要由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决定。
钟震、董晓君(2009)[4]指出,人口过快增长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岗位竞争日趋激烈,对就业率造成负面影响。
假设1:毕业生人数与就业率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根据彭洪林等[8](2012)的研究,高校的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乃至整体素质,进而影响着就业率。
假设2:高校教育投入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将对就业率产生积极影响。
经济发展影响着岗位数量的供给。根据奥肯定律,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崔玉平[2](2011)也发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有积极影响。
假设3:经济增长与就业率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3次产业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3年的1∶3.77∶3.18升级为2010的1∶5.96∶4.96。于开红[9](2012)认为,产业结构的优化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假设4:产业结构变化与就业率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本文以2003至2010为研究期间,以“初次就业率”为因变量,数据来源于教育部网站。
相关的自变量及指标说明见表1。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和产业比重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2011),生均教育经费和科技经费支出取自《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4~2011),其余数据均来自《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4~2011)。各指标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
表1 指标描述
表2 描述统计量
根据相关理论,可以建立因变量y与自变量xi(i=1,2,…,n)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其中,n为自变量的个数,βi(i=1,2,…,n)为对应的回归项系数,β0为常数项,μ~ Ν(0,σ2)为随机扰动项。
本文实施多元线性回归的工具为SPSS19.0。鉴于指标的单位不同,首先利用软件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同时,多重共线性诊断表明,自变量之间不存在高度的相关性。选择“进入”法进行回归,结果显示,模型拟合优度良好(表3)。
表3 模型汇总
表4给出了回归方程的系数。可以看出:(1)毕业生的数量与就业率之间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符合假设1。(2)在体现“毕业生供给质量”的3个指标中,“生均教育经费”和“专业点数”的回归系数均为小于0,表明对就业率有负面影响,但统计意义并不显著;“师生比”的回归系数在统计学意义上是显著的,表明“师生比”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使就业率提高0.432倍,符合假设2。需要说明的是,“师生比”与“就业率”之间存在的这种正相关关系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即当“师生比”处在一定范围时,这种关系是成立的。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师生比”最佳值一般在1∶14左右。当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师生比超过1∶40)或过剩(师生比低于1∶4)时,教师数量略有增减对就业率的影响微乎其微,相应地“师生比”与“就业率”之间的显著相关性也不复存在。我国2003~2011年普通高校的师生比均在1∶16以上,随着师资缺口逐年扩大,提高“师生比”有助于缓解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3)“国内生产总值”与就业率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符合假设3。(4)第三产业比重对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影响最大,但作用的方向却是负的,并且具有统计显著性,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对就业率带来了不利影响,违背了假设4。结合“专业点数”的回归系数可以发现,导致就业率与产业结构调整背道而驰的关键原因就在于高校的专业设置不尽合理。换句话说,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失业主要是教育模式发展滞后造成的结构性失业,这一现象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由表4还可得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可以看出,对就业率影响最大的前3项指标依次为:第三产业比重、毕业生人数和国内生产总值。
表4 回归系数a
(一)科学规划专业设置。本文回归分析表明,专业点数的增加并未对就业率产生积极影响。由于缺乏科学的人才需求预测与规划,高等教育专业与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的盲目性。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10]。为此,有必要在专业设置上开展科学的需求调查和论证,在办学观念上由单纯依据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转变为根据产业结构变化和社会需求开设专业。
(二)合理安排教育投入。根据本文的回归结果,生均教育经费的增加不仅未能使就业率改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负面影响(尽管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然而,这并非说明生均教育经费与就业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恰恰相反,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增加教师福利,是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就业率的,关键问题是在不同地区、不同归属(部属和地方)以及不同层次(重点与非重点)的普通高校之间,教育经费分配不够合理,利用效率也不高。同时,高校科技经费支出总体水平偏低,产学研规模仍然较小,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也无法发挥高校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优化教育资源分配、提高教育经费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11]。
(三)最重要也最根本的是,尽快从对“就业率”的关注转变为对“就业竞争力”的重视。事实上,高校就业率本身并无对错之分,定位不同、培养目标不同的院校其就业率也缺乏可比性。教育部从1999年开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进行统计和公布,其初衷原本在于促进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文化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就业。但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生家长和高校自身对就业率的过度重视,使得与就业率相关的政策效果大打折扣。文献[12]指出,“就业竞争力”既包含显性的指标如“就业率”和“平均起薪”等,也包括隐性的指标如“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和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和岗位稳定性等,建议以“就业竞争力”衡量“就业质量”代替以“就业率”衡量“就业数量”。
[1]黄敬宝.大学生就业动态变化的调查[J].经济纵横,2012(9):86-90.
[2]崔玉平.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的区域经济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1(3):1-6.
[3]徐小波.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8(27):142-143.
[4]钟震,董晓君.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证与政策建言[J].求索,2009(9):164-165,173.
[5]马于强.关于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120-122.
[6]栗晏.普通高校就业率影响因素、理性分析及建议[J].教育与职业,2010(35):102-103.
[7]李春玲.80后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6所985高校毕业生的调查[J].江苏社会科学,2012(3):45-53.
[8]彭洪林,崔万秋,曾秀敏.以就业质量评估为核心 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2(9):57-58.
[9]于开红.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与社会就业的实证分析[J].求索,2012(3):34-36.
[10]叶亦祥,孙绍荣.宏观调控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资源分区控制法[J].中国高教研究,2010(5):46-49.
[11]陈晓宇.我国教育经费结构:回顾与展望[J].教育与经济,2012(1):21-28.
[12]张红,乔忠.大学生综合就业能力评价体系构建[J].山东社会科学,2011(4):86-90.